職涯規劃與選擇

自小喜歡機械的我,如願考上台大機械系。在大三升大四的那個暑假,老師幫忙提供了工讀的機會。就在工讀時,我才發現,機械業並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個發現,完全顛覆了原本對未來的想法。然而,畢業只剩一年,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不喜歡這個行業,那升學又是為何? 繼續唸書不也是為了就業嗎…

職涯規劃與選擇20220115_v3

2022年是我第四年到成功大學擔任學生們的職涯顧問。看到台下學生對於未來踏入社會的期待與徬徨,不由得回想起當年的自己…

自小喜歡機械的我,如願考上台大機械系。在大三升大四的那個暑假,老師幫忙提供了工讀的機會。就在工讀時,我才發現,機械業並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個發現,完全顛覆了原本對未來的想法。然而,畢業只剩一年,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不喜歡這個行業,那升學又是為何? 繼續唸書不也是為了就業嗎…所幸我有一位大我四歲的哥哥,以及和哥哥一起長大的好友,他們提供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議,幫助我在很沮喪的情況下找到方向。

職涯規劃??

有人說,如果想讓上帝哈哈大笑,你可以跟祂說:「我有個計劃 !」

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那麼職涯規劃重要嗎? 的確,你理想的公司在你畢業時,或許已步入下坡;更吸引人的新產業和公司可能誕生。也因此,我認為職涯規劃的重點不在於「計劃」,而在於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並執行一套實力養成的好習慣。人生中的許多事的確有其偶然性,然而也有其必然性。你做了某些事,後面引發的骨牌效應,可能延伸出去。我希望能幫忙學生的,不是事事求完美、也非做得更多, 而是「聚焦」「專注」,做對能帶動後續變化的好事!

知己

有人說:「財富等於成功,成功就會快樂」。我認為,職業只是人生的一小塊,其他還有家庭、社交、身體、心靈、物質、興趣。當然,職業很重要,因為其他幾塊的發展都蠻花錢…人生像是走在平衡木上開啟雜耍模式,不斷有球飛來。有些球是機會,接得好可以升官發財;有些球卻是惡夢,公司倒閉、家人生病、出門被撞、老婆生氣…如何做,才能讓自己備好底氣? 留有餘裕?

我們第一個練習,也許也是這堂課最重要最重要的事。在講義的第十頁,從自己「十年後視角」講一個故事,自己的成功故事。十年後的今天,我在工作、財富、家庭、健康、交友等等事項的獲得是什麼? 是否已經有房有車、存款充足? 有健康的身心、陪伴的家人朋友、朝夢想不斷前行 ?

拜託不要像前幾屆的學生,很厲害地套用「馬雲模式」、「比爾蓋茲模式」、「巴菲特模式」…在職場有幾個誤區:勤勞就能成功、聰明就能成功、有興趣熱情就能成功…Iam sorry, but it’s not true… 不論是執行長或是公司最厲害的研發天才,他們都是集專長、熱誠、核心能力和運氣完美結合的結果。所以,把別人的成功模式套用在自己的人生事業上,就像硬穿上不合身的衣服,未必是對的。別人的角色已經被別人演走了,你得做你自己。不用別人的標準,而是用你自己的方式定義成功。現在,請誠懇地面對自己,問清楚自己,十年後我真的想要什麼。

我們在一張白紙上,寫下自己的「成功宣言」。後面的事就簡單多了,我們以終為始,把第八年、第六年、第四年、第二年應該達到的短期目標寫出來。這些個短期目標,最好要能夠 SMART – (Specifit 明確化,Measurable 可衡量,Archievable 可達成,Relevant 相關的,Time-bound 具時限性)。然後,用同一張白紙把這些記錄下來。

知彼

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而不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知道自己想要的,接下來就是思考哪個產業、哪個公司、哪種工作更符合自己的需求。這事情談起來會很廣,課堂上,我會用學生想知道的產業、工作提提我的想法。

不過基本的邏輯,如果沒想直接走上創業的路,那還是選擇產業集中的地區,以龍頭、大型企業起始。畢竟在職涯剛剛開始的前幾年還是以學習大公司的組織制度、利用大公司的資源來學習、累積實力為主。如果想要升官快,那儘量選擇公司正在大幅擴張的單位入手。很必要的工作,就是開始上網路看一下公司的產品、研究方向,如果是商學專業,那麼應該研讀一下公司的財報。所有公司在 interview 的時候,熱門的必考題就是知道你對公司了解多少。你越了解公司,可能表示你認同公司的產業生態,如果又具備公司需要的學經歷或能力,那麼你拿到 offer 的機率是會增高。

在這一階段,我們要列出二、三個目標的公司和單位,查一查,那些單位需要什麼專業? 能力? 語言?

佈局

進行到這裏,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的,也知道我們目標公司、部門和他們需要的能力。那麼事情就更明朗了。我們還是以終為始,如果在畢業之前要具備那些能力,那我目前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麼? 這些能力,最好能夠藉由學校的資源,用修課、做專題甚至以研究論文的方式留下佐証紀錄。另外,應該利用還在學校的時間,找一些關係進入公司當工讀生,如果表現得好,任何部門都可以讓你認識公司的中階主管,增加你進入公司的機率。

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我們要注意,我們要準備的是進入公司的「基本能力」,不是去考研究所拿博士論文。面試的考題,通常會不會太精深複雜。學習要從科目的大架構入手,試著用心智圖記錄下來,用「費曼學習法」把重要的觀念,用自己的話講給自己聽。如果該修的課程具備了,我們接下來學習的方向,首選那些學校擁有的資源,且收獲期長的能力。像語言能力、基礎的管理、統計,甚至經濟學、投資學都是未來的你所需要的,在學校又是拓手可得的資源,很值得你花點時間把這些課程修一修。

最後,要對你的時間做出適當的安排,如講義的35頁,安排對你重要的事,其他不那麼重要的事,如果做不到斷捨離,就必需把花在上面的時間降到最低。

功成

如果能夠做到知己知彼,也投入時間佈局準備,那麼我認為,你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據說,「成功」有兩種,一種成功是向前衡量,計算 the gap,看你離目標有多遠。而另一種,則是往後衡量,計算 the gain,看自己成長了多少。

我們對未來展開規劃、佈局、一步步強化自己的實力,會讓你每天都過得心安、充實,朝自己定義的成功前行。計算 the gap,發現離目標慢慢靠近;計算 the gain,發現自己每一天都在成長。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機嗎?」說這話的人是美國職籃 NBA 湖人隊明星控衛 Kobe Bryant,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他說一般的球員早上10 點開始訓練兩個小時,中午吃飯休息看比賽錄影,下午再訓練一次。而他呢,每天三點多起床,四點就出去跑步兩小時,回家休息小睡一下,白天和隊友練兩次。晚上回家之後,九到十點再練一次。他的一整天,都圍繞在訓練、休息恢復這兩件事上。他說他天天如此,長久下來,對手和他越差越遠。

Kobe 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覺得很棒,以此互勉:

「You work hard enough to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You know that, we all know that. But hopefully when you get home at night, you realize that those times when you get up early, you work hard. Those times when you stay up late, you work hard. Those times when you don’t feel like working, you are too tired and you don’t want to push yourself. But you still do it anyway. That is actually the dream.」

最後,鼓勵大家:

再少的進步,乘以 3652 (十年) 也會變得巨大;

再大的困難,除以 3652 (十年) 也將變得可行。

Now, let’s work on it, hold it, and make it happen!!

George Lin

2022/02/01

職涯選擇與交友

以前讀水滸傳,看到宋江宋公明,觉得這個人很了不起。宋江长得黑黑矮矮,文的不行(考不上公務員),也沒啥厲害的策略,靠著賄賂才當了個小官。武的就不說了,不如其他人甚多。不過他能當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頭,還排好每一個人座次位置,那是相當不容易的。那些人是誰? 是強盜、殺人犯,一言不和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我很懷疑那個時候(if any…)宋江跟李逵說,他排名不是第二、不是第十二,而是二十二的時候,李逵的反應是什麼?

親愛的林瑋:

​ 爸爸很喜歡收到你寄來的信。是的,這一套靜心養氣的方式,經過上千年、最聰明的中國人們親身試驗,也發展出氣功、針炙、中醫草藥的理論系統和實踐方法。在科技發達的現代,這中國的「老發明」,正被推廣到全世界。當然,人體切開來真找不到氣脈,但,你能說這是假的嗎?

​ 爸爸說過,爸爸小時候(其實也不小了),確實看過「那東西」,而且不只一次看過或經歷過。爸爸也親眼看過爸爸乾媽的氣功師父,擺出一個太極拳「單鞭」姿勢,就從食、中、無名指射出三道淡黃色的氣功線,幫人順氣治病。爸爸雖然練不出這麼炫的功夫,卻著實從這放鬆靜心的方式裏得到很多的好處。

​ 第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睡得少但睡很飽,很容易入睡、睡六小時就足夠。原因可能是,當你用很放鬆的方式入睡,你的肌肉可以得到最好的休息;而當你靜心的時候,腦子可以發出跟熟睡一樣強的 theta and delta 波,可以幫助大腦的養護和長期記憶(作夢很可能就是這麼來的,請參考人工智慧,尤其是 CNN 的掃描和重複的機制)。

第二個好處就是情緒的控制會很好,有時生氣、碰到挫折、難過的時候,用這個方式可以很快讓自己平靜下來,不多想不亂想…睡個覺醒來又可以滿血向前衝。

​ 第三個好處就是身體變好。你發現了嗎? 爸爸很少生病,即使有時不舒服也能夠很快康復。對了,剛開始練的時候,都會有個排毒期,氣功會幫你把體內的病氣濁氣排出。這時通常會導致身體不舒服、可能有類似小感冒的症狀出來,那個沒事,堅持一陣子就可以看到好處了。

​ 爸爸上次問你兩個問題,其實是藉著兩個問題讓你更了解自己。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的選擇,也許慢慢的,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當然,如果你很糾結、很難選…也許就代表這兩件事的未來期望值很接近,那麼,爸爸建議你選擇困難的、或是少有人走的路。畢竟你還年輕,難走的路走得多了,後面的路,至少在心態上,會感覺比較好走。

​ 爸爸自己呢,小時候喜歡看小說看電影,總想著長大賺到一筆錢就去開家書店或錄影帶店,那樣一輩子都可以看免費的書和電影。工作也超簡單:坐在小桌上,看書結個帳…讀書的時候,數學和物理學得不錯,爸爸覺得學機械弄個機械手動來動去很有趣。聯考時就選了機械系…沒想到在大三實習時,那時台灣的機械業環境(在台中精機實習,還是台灣上市公司)嚇死寶寶我了。實習完回到學校,爸爸決心培養第二專長。仔細查找後,發現機械系的控制組要修很多資訊系的課,也寫不少程式、PLC code。所以爸爸研究所就進了機器人實驗室寫控制器。如果那時出國唸書,爸爸申請的是醫學工程(至少環境比較乾淨),也是想走出純機械的路。不過還好,因為沒有出國,爸爸的指導教授呂秀雄老師,跟台積電做了一個科專的案子。那個時候是台灣最大的科專案,拿了國家二千萬。靠著這層關係,爸爸第一個工作,是進了台積電當了製造課長,去管人。

​ 不知道是不是台積電慧眼識英雄? 把學機械、會寫程式的爸爸,趕鴨子上架般,調去管理產線的作業員。剛開始很不適應,但做了段時間卻發現,可能爸爸最擅長的事情是做管理。台積電的員工裏,台、清、交、成研究所以上畢業的人占了大多數,不過爸爸還是能在激烈競爭中勝出。後來去了奇景光電和現在的台虹,爸爸還是做的是擅長的管理工作。

​ 不過爸爸喜歡的事情還是依然在進行,爸爸還是大量閱讀、寫程式,玩玩音樂喝喝茶。說來有趣,爸爸最近寫了一個搭配醫療器材的程式,是做血液檢查的機器的控制和影像辨視的軟體。想一想,這不就是跟醫學工程相關的工作嗎? 實在很妙!

爸爸常想,擅長的管理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爸爸覺得還是想當喜歡的,只是因為是工作,所以比較沒有把管理這件事,放在喜歡,能讓自己放鬆的事物上。實際上,爸爸還是閱讀很多跟管理相關的書藉,甚至也翻譯了一本財務管理的書…

最後說說交朋友。爸爸以前讀水滸傳,看到宋江宋公明,觉得這個人很了不起。宋江长得黑黑矮矮,文的不行(考不上公務員),也沒啥厲害的策略,靠著賄賂才當了個小官。武的就不說了,不如其他人甚多。不過他能當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頭,還排好每一個人座次位置,那是相當不容易的。那些人是誰? 是強盜、殺人犯,一言不和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我很懷疑那個時候(if any…)宋江跟李逵說,他排名不是第二、不是第十二,而是二十二的時候,李逵的反應是什麼? 會是快樂愉悅並保証會安心工作的嗎? 不論你在哪個學校,都會有更聰明的學生、老師。當然,不如你的肯定也不少。爸爸希望你能謙虛,向更厲害的同學、學長、老師學習。然後能融合、整合所有人。一個實驗室,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思考下指令;一個公司不可能人人都搞策略搞財務、都動口不動手。購物平台還是要有人機械化的,把價格標對,把貨包好出出去,在最短的時間送到客戶手上…這些細節、與做這些細節的員工,往往才是成功的關鍵,必需了解他們,善用並善待他們。

​ 另外,知己未必要是跟你有同樣頻率。其實最好的事情是,知己能夠從不同的觀點看你,然後真誠的給你建議。我們常常背著自己設定的包袱,以自己的觀點出發,所以看事情的角度被限制了而不自知,這時候若能有位知己幫忙自己查缺補漏,這樣你可以更全面、做事更完滿。

​ 最後,爸爸祝福你學業順利。天氣變冷了,要注意保暖。騎車不要爭快,注意安全。爸爸十三號回台灣,待十天,到時咱們見面聊。

愛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