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思維,走出自己的傳說

「富爸爸」說,收入 = 能力 X 影響力 X 工具。第一個 factor 是能力。在其他的條件不變下,能力比別人強,收入會增加。「富爸爸」還說,你的思維方式造就了你今天的樣子,許多人計劃假期比規劃人生還要充分;很多事、很多決定我們總是不斷問別人,想得到別人給你的答案,卻忘了自己手上就有地圖,只是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

親愛的林瑋:

​ 恭喜你考上了機車執照。有了執照,應該要有台機車讓你爬爬躁。普通的二手機車,可能需要台幣三萬元。我們繼續來算,上了大學,一些生活必需品、衣服、營養均衡的食物、甚至跟同學去看電影、跟女友出去都需要錢。如何建立一個金錢觀,用好的方式得到(甚至存到)足夠的金錢,應該是現在的你所需要的。

​ 書架上有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你可以看看。作者叫羅伯特.清崎,他的親生爸爸是哈佛的博士,後來在省教育廳工作,是個標準的中上層階級,不過這個爸爸永遠在他個人財務問題中掙扎,過世的時候只留下一些待付的帳單。另一位爸爸是他的好朋友邁克的父親,白手起家,後來成為夏威夷最有錢的人之一。兩位爸爸都是夠聰明、夠努力的人,為什麼結果如此不同? 爸爸覺得,錢有點像空氣,空氣少的時候你需要小心地小口呼吸;空氣夠多的時候你就可以自由地正常呼吸做自己。空氣再多其實對自己也沒啥大用,應該回到社會做更有意義的事。大伯和爸爸已經計劃,只留下我們退休後需要的錢,多的部份,會用爺爺奶奶的名字組織一個慈善基金會。至於你和林瑄,未來想要如何呼吸,想過哪一種日子,得靠自己努力。

​ 我們先稍微算一算,在大學開學之前,你得付清學費,假設 2.5 萬,買一台二手機車 3 萬,買幾件衣服、生活日用品、一雙運動鞋,算 5000 好了,那麼就是 6 萬。到了大學,每個月的飯錢,一天算 150,三十天要 4500。加上宿舍費 1000,衣服和日常用品 1000,每個月回家一次 1500,跟女朋友聚二次共 2000。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就接近一萬。機車今年買了,明後年還有手機、電腦、書本、補習、申請國外大學。一年下來差不多要 20 萬…吼,很硬啊!!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這個「錢不夠用」的惡夢會不斷發生。爸爸的同事月薪 2.5 萬,要負擔房租每月 7000、水電瓦斯 1000、吃飯錢 6000,要跟女友約會 3000、跟同事朋友聚會2000、買衣買鞋日用品什麼的再 1000~2000。過年過節紅白禮金加上來,就成為標準的月光族甚至開始負債。結婚之前為婚紗婚禮婚戒發愁,結婚之後為車貸房貸發病,生了小孩奶粉尿布幼兒園的花費令人發瘋。

​ 一位爸爸的同事,選擇在下班後,去 7-11 商店做兼職時薪工。加上來回路程,每天多花三個半小時,賺取一個月大約 9000 的收入。但問題是,他晚上的睡眠不足,上班時常常沒有精神,有時工作沒做完,需要加班時也不能配合。時間久了,公司對他的能力不放心,重要的工作不可能讓他負責,每次談升官、加薪就沒了他…另一位爸爸的同事,選擇在家中自學英文、學電腦、學管理。雖然從基層做起,但很快展現出他的學習力與活力。他英文不錯,有外國客戶來看產線就由他帶領解說。慢慢的,他的能力越來越強,會議時常常能夠發表有深度的看法,也獲得了主管的信任,把好的專案交給他。時間再長一些,公司覺得他展現出很好的潛力,應該培養他做為重要的接班幹部,於是他很快升了官、加了薪,也得到不錯的紅利。為了留住人才,公司還送他去中山大學唸 EMBA 拿到了一個學位。

​ 爸爸在職場二十多年,也擔任海外子公司的總經理。對企業來說,人才是資產,人力是負債。多數企業裏只有 10%~20% 是人才 – 公司給他錢、給他房子車子,想辦法留他在公司幫公司賺錢。其餘的人可有可無,走了就再召一個,也許還可以省些錢。公司一年賺的錢就這麼多,能分的錢更少,只能用在刀口上。賺來的錢主要還是要給董事和股東,如果他們不滿意,總經理就下台一鞠躬。即使最會賺錢的台積電,分的錢也不可能人人滿意。生意不好的時候,很現實,選擇很簡單很殘酷:只留住人才,讓可有可無的人力走路。

​ 「富爸爸」說,收入 = 能力 X 影響力 X 工具。第一個 factor 是能力。在其他的條件不變下,能力比別人強,收入會增加。「富爸爸」還說,你的思維方式造就了你今天的樣子,許多人計劃假期比規劃人生還要充分;很多事、很多決定我們總是不斷問別人,想得到別人給你的答案,卻忘了自己手上就有地圖,只是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爸爸覺得,在人生的剛開始階段,要想辦法投資自己的能力。每一年學習一項技能,十年內就一定看得出來你與別人的不一樣。能力的建立剛開始比較難,需要花比較多時間來練習。能力建得夠多時,會開始觸類旁通,越來越好學、越學越快速。

​ 爸爸曾經給過你一個檔案,叫做 Webber’s Adventure,希望你還留著。你曾經問爸爸,為什麼要這樣給錢,為什麼要用錢衡量一切? 爸爸當然可以,像大部份的富爸爸一樣,每年給你 20 萬,讓你過上夠富裕、無憂的大學生活 – 很多富二代,就是這樣子,一路走向腐爛。或者,爸爸也可以像部份的窮爸爸一般,最多幫你付學費,其他的就由你自己來想辦法 – 其結果很可能會是,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當家教、去 7-11、加油站浪費時間精力…這兩種都不是爸爸的風格。爸爸選擇用 Webber’s Adventure,為你增加的每種能力計價。當你達到某種能力時,爸爸給你獎勵,讓你無後顧之慮,也更有時間精力充實自己所需要的下一項能力。事實上,這個社會就是這麼做的,每多一項能力,在其他條件不變下,你的收入將增加。爸爸很希望你在資源豐富的學校裏,學習更多能力和技巧。除了語文、學業、女朋友,你需要建立教授、學長學弟的資源圈、強化你的領導力、學習音樂、運動和電腦。在建立這些能力的同時,手上也能有足夠的錢,讓你在寒暑假,跟同學朋友到國內外自助旅行,增加你的視野、習練你的能力。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餐廳、去 7-11、去加油站去賺辛苦錢、學生存的能力。但,如果你只想學生存,那麼為何上大學,為何學習物理? Anyway,選擇在你的手上,爸爸永遠會尊重你的決定。然而,爸爸還是要請你注意,由於你學的是物理,學業成績相當重要,不可輕乎。

​ 如果你也同意爸爸的想法,我們甚至可以把 Webber’s Adventure 做一些改變,增加或減少項目或是獎勵的金額,你可以提出你的建議做法,我們來討論 – 未來的你也要學習如何跟你的老闆提資源、提需求、提薪水和職位,我們先練習練習。最後,如果爸爸可以建議你,在開學之前還有三個多月,你可以利用假日,去找你以前的師父學習兩套拳(2 萬),自己學 python 和練習一、二曲鋼琴 (2-3 萬),每個禮拜跟爸爸寫 600 字以上的信件(一萬二),你可以教教爸爸物理,尤其是暗物質相關的理論和想法,或者談談你自己想要的工作、甚至問爸爸一些問題。這樣在開學之前,你手頭就有五、六萬元,買台摩托車還有剩呢…如何?? (BTW, 這段時間申請學校的書信往來,爸爸算你四封信是合格的,你已經有4000在帳上了,恭喜恭喜,加油加油!!)

​ 「富爸爸」說,窮人為錢工作,而富人讓錢為他工作。因此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那麼,我們該如何達到「讓錢為你工作」的財富自由呢? 爸爸下次再跟你聊聊,到達財務自由之路。

愛你的爸爸

Webber_adventure

選擇理論與優質世界

選擇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個行為和表現出的情緒、甚至連痛苦也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選擇的第一件事,就是定義自己的美麗新世界,書中的術語叫優質世界。只要能夠滿足優質世界中的一幅畫面,我們就會感覺快樂。像是讀英文、唸化學本來不很快樂,但如果這是你優質世界所必需的一個畫面 – 你能夠因為英文強、物理化學強而考上好的大學、研究所、到國外唸博士;未來的你能夠以流利的英文書寫論文、跟外國學者、客戶做良好的溝通、或因為英文能力強,可以更容易地晉升公司高級管理者、獲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那麼學習英文就是必要的。

親愛的林瑋:

​ 先恭喜你,高中畢業了。爸爸看到你和媽媽、妹妹的照片,心裏十分為你感到高興。

​ 上次爸爸回台灣,媽媽拉著爸爸看了一部片子「我們與惡的距離」,講的是二個家庭,一個家中有成員殺了人,另一個是家人有人得到精神分烈症,這兩個家庭成員因為社會的不能接受,導致其他家人的痛苦。爸爸曾經看過一位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的「信」,也是很類似的場景 – 故事的主角是一對父母雙亡、相依為命的兄弟。哥哥因為工作受傷,失業在家,又需籌措弟弟的學費,挺而走險去偷錢。不幸的是,在偷錢的過程中,女主人回來發現了他,哥哥失手殺了人。周圍的人知道了哥哥殺人的事,用無聲的壓力,導致弟弟後來休了學、失去工作、放棄了對音樂夢想的追求…有一度,弟弟找到了得之不易的幸福,跟深愛他的女子結了婚,生了孩子,但仍然在社會的壓迫下,難以得到平凡的安定生活。這本小說,把殺人者的家人,被社會貼標籤、排擠、自卑的種種心態,講得很透徹。弟弟曾經選擇逃避、選擇放棄自己、也可以選擇積極地面對困境。這本書很有深度,電子檔我附在信後面,有興趣可以花一、二個小時當成小說讀一讀。

​ 有本書中文翻做「選擇理論」- 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 William Glasser 所寫的。透過本書,作者想探討的是,人到底是自私的(or 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的)、還是容易被情感、慾望、意志所影響的(感性的)? 書中對於理性、感性、快樂、痛苦的論述,寫得很到位。但真正我覺得很有趣、或很有用的部份,是利用選擇理論,在每次做選擇時,把選項列出來,推測每一個選項可能導致的後果,然後再做出決定。這跟爸爸的 PPAP 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譬如說,有很多高中生,覺得學習英文、數學、理化…這些學科對他未來沒有幫助。而且這些學科很難,他根本沒興趣,也不想去了解。這種態度導致他成績不好,被老師、父母責怪,他們也活得很痛苦。事實上,爸爸也不很喜歡學英文,出了社會後,除了區分酒有沒有變成醋,甚至沒怎麼用過化學,那麼爸爸為什麼要花時間看英文唸化學呢?

​ 選擇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個行為和表現出的情緒、甚至連痛苦也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選擇的第一件事,就是定義自己的美麗新世界,書中的術語叫優質世界(也是爸爸常說的美麗新世界)。只要能夠滿足優質世界中的一幅畫面,我們就會感覺快樂。像是讀英文、唸化學本來不很快樂,但如果這是你優質世界所必需的一個畫面 – 你能夠因為英文強、物理化學強而考上好的大學、研究所、到國外唸博士;未來的你能夠以流利的英文書寫論文、跟外國學者、客戶做良好的溝通、或因為英文能力強,可以更容易地晉升公司高級管理者、獲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那麼學習英文就是必要的。當你多背一個單詞、片語、GRE / TOEFL 進步100分時,就是往你的美麗世界邁進一步,也就更能夠自我的激勵地學習英文。往往是由於英文進步了,讓你感覺對英文更有興趣,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 反過來講,遇見你不很喜歡的科目,假設是化學,你有幾個選擇,一個是放棄,一個是隨便唸唸虛應故事,你也可以很用心地把化學唸好。這三個選擇一定會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未來,那麼你必須做出一個決定,該用什麼態度來唸化學。人類史告訴我們,絕大部份人類的腦力智能都差不多,那麼,態度就決定了成果 or 成就 or 你的未來。

​ 洛克菲勒在 1902 年寫跟他孩子的信,爸爸覺得很不錯,節錄如下:


我知道,屈從是思想的大敵,也是自由的獄吏。然而,對於一個胸懷大志的人而言,保持必要的屈從與忍耐,恰恰是一條屢試不爽的成功策略。追溯過往,曾經我忍耐過許多,也因忍耐得到過許多。

在我創業之初,由於資金缺乏,我的合夥人克拉克先生邀請他昔日同事加德納先生入夥。對此我舉雙手贊成,因為有了這位富人的加入,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有能力做、只要有足夠資金就能做成的事情。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克拉克帶來了一個錢包的同時,卻送給了我一份屈辱,他們要把克拉克 • 洛克菲勒公司更名為克拉克 • 加德納公司,而他們將洛克菲勒的姓氏從公司名稱中抹去的理由是:加德納出身名門,他的姓氏能吸引更多的客戶。

這是一個大大刺傷我尊嚴的理由!我憤怒啊!我同樣是合夥人,加德納帶來的只是他那一份資金而已,難道他出身貴族就可以剝奪我應得的名分嗎?但是,我忍下了,我告訴自己:你要控制住自己,要保持心態平靜,這只是開始,路還長著呢…

我故作鎮靜,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告訴克拉克:「這沒什麽。」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想想看,一個遭受不公平、自尊心正受到傷害的人,他怎麽能有如此的寬容大度!但是,我用理性澆滅了我心頭燃燒著的熊熊怒火,因為我知道這會給我帶來好處。

忍耐不是盲目的容忍,你需要冷靜地考量情勢,要知道你的決定是否會偏離或加害你的目標。對克拉克大發雷霆不僅有失體面,更重要的是,它會給我們的合作製造裂痕,甚至可能讓公司一腳把我踢出去、讓我從頭再來的惡果。而團結則可以形成合力,讓我們的事業越做越大,我的個人力量和利益也必將隨之壯大。

我知道自己要到哪裏去。在這之後我繼續一如既往、不知疲倦地熱情工作。到了第三個年頭,我就成功地把那位極盡奢侈的加德納先生請出了公司,讓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的牌子重新豎立起來!那時人們開始尊稱我為洛克菲勒先生。

在我眼裏忍耐並非忍氣吞聲、也絕非卑躬屈膝,忍耐是一種策略,同時也是一種性格磨練,它所孕育出的是好勝之心。這是我與克拉克先生合作期間,得出的心得。

我崇尚平等,厭惡居高臨下發號施令。然而,克拉克先生在我面前卻總要擺出趾高氣揚的架勢,這令我非常反感。他似乎從不把我放在眼裏,把我視為目光短淺的小職員,甚至當面貶低我除了記賬和管錢之外一無所能,沒有他我更一文不值。這是公然的挑釁,我卻裝作充耳不聞,我知道自己尊重自己比什麽都重要,但是,我在心裏已經同他開戰,我一遍一遍地叮囑自己:超過他,我的強大是對他最好的羞辱,是打在他臉上最響的耳光。

結果正像你所知道的那樣,克拉克 • 加德納公司永遠成為了歷史,取代它的是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就此我搭上了成為億萬富翁的特快列車。能忍人所不能忍之忤,才能為人所不能為之事。

在任何時候沖動都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如果忍耐能化解不該發生的沖突,這樣的忍耐永遠是值得的。但是,如果頑固地一意孤行,非但不能化解危機,還會帶來更大的災難。安德魯斯先生似乎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安德魯斯先生是一個沒有商業頭腦卻自以為是的人,他缺乏成為偉大商人的雄心卻有著邪惡的偏見。這種人與我發生沖突毫不奇怪。

導致我們最終分道揚鑣的那場沖突,緣於公司發放股東的紅利。那一年我們幹得不錯,賺了很多錢,可是我不想把公司賺到的錢全都讓股東們拿回家,我希望能將其中的一半收益再投入到公司的經營中去。但安德魯斯堅決反對,這個自私自利的家夥想把賺來的錢全分了,甚至怒氣沖沖地威脅我說,他不想在公司繼續幹下去 了。我不能忍受任何阻止公司強大的想法,我只能向他攤牌,請他為他持有的股票開價,他說一百萬,我說沒問題,第二天我就用一百萬買下了他的股份。

錢一到手,安德魯斯興奮極了,他自以為自己交了好運,認為他手裏持有的股票根本不值一百萬。但他沒有想到,我很快一轉手就賺了三十萬。這事傳到他那裏,他竟然罵我手段卑鄙。我不想因為區區三十萬就落得個卑鄙的名聲,就派人告訴他可以按原價收回。但懊惱中的安德魯斯拒絕了我的好意。事實上他拒絕的是一次成為全美巨富的機會,如果他能把他價值一百萬的股票保留到今天,就會成為絕對的千萬富翁。但為賭一時之氣,他喪失了終生再也抓不住的機會。

約翰,在這個世界上要我們忍耐的人和事太多太多,而引誘我們感情用事的人和事也太多太多。所以,你要修煉自己管理情緒和控制感情的能力,要注意在做決策時不要受感情左右,而是完全根據需要來做決定,要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你還需要知道,在這個世界裏,沒有太多的機會可以爭取。如果你真的想成功,除了要掌握並保護自己的機會,更要設法爭取機會。


​ 這封信寫得很精采,告訴了我們,朝著你的優質世界走,把三觀放正確,耐著性子佈局與行動,把一塊塊拼圖整合起來,就很有機會達到成功的彼岸。

​ 到了大學,尤其是一年級時,會有很多你覺得不喜歡、或者你覺得對未來沒什麼用處的課程。像國文、化學、體育、甚至某些特別的物理學…你有三個選擇,一是放棄不管、一是隨便應付,還有就是既然選了(或是必選),就把這課程學好…你需要去想,你的優質世界是不是需要這些課程。未來你申請學校,審核的老師會去專注哪些課程? 會去關心你是否具備哪些能力和特質? 然後,針對你擁有的資源做盤點,該去打哪種工、參加哪個社團、花多少時間學習其他的技能、該認識誰…你要有一個策略地圖,把未來幾年的目標寫給你自己,然後耐著性子一步步佈局、行動,跳出舒適圈,做個跟別人不一樣的林瑋。

愛你的爸爸

博士 (麻省理工?)
四年級
三年級
二年級
一年級
碩士 (台大物理?)
二年級
一年級
重要目標 重要技能 社團? 打工 該認識的人
學士 (中央物理)
四年級
三年級
二年級
一年級

不創新就等死

歐洲大陸並沒有多大,但裏面有十數個國家,不斷處於互相聯合、競爭、攻擊的場景。不創新,國力變弱的時候,國家就很危險。這個情況,跟我們中國春秋戰國的情況很像,而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是文化上最有創新能力的時刻。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之後,秦始皇統一天下,中國在後來慢慢演變為儒家的一言堂,所有的制度都會老化,頓化。當大家(或既得利益者)覺得很好,制度會喪失活力…我們覺得中國很行,老祖宗傳下來的很有一套,我們覺得別人都是蠻夷。當我們失去好奇心和行動力,沒有創新研發,再大的家業也將敗光。

親愛的林瑋:

​ 看夠了古代智人和現代智人的燒殺擄掠,我們今天可以看一些有趣的事。首先,我們把庫克船長的故事重新講一次。只是這次我們把庫克船長,用 Space X 的老闆,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代替。庫克解決了當時航海最麻煩的壞血病,Elon Musk 則解決了太空飛行的安全和成本問題。搭配已有的太陽能技術、機器人、高速通訊、人造肉、水回收、太空綠化造氧、引力製造…這個拼圖很容易,Elon Musk 會佔領一個個天體,宣稱這些天上的星星都屬於美國,然後大力挖礦、移民,把地球稀缺的戰略物資用力搬回來…就像當年庫克船長做的事情。如果有低等外星生物抵抗,嗯啍,我們智人擁有的優良傳統可不是蓋的…美國人拿到外星球的資源,在地球上,肯定是威風無比橫著走的霸主,說不定,美國夢就是統一地球。

​ 反過來講,如果我們地球被科技領先的外星物種盯上,除非核彈對外星人庫克船長有威脅,否則,我們地球人的麻煩就大了。

​ 下一件事,我們要想想,為什麼印度人、非洲人、中國人、埃及人、印加人、印尼人…不如這些歐洲人呢,到底是什麼原因,這些曾經叱咋一時的古老帝國,碰到為數不多的歐洲人,就散了架? 人類簡史上有一段,我覺得很有意思,抄錄如下:

​ 當穆斯林(回教徒)征服印度的時候,並沒有帶上考古學家、地質學家、人類學家或動物學家來好好研究印度的歷史、文化、土壤和動物。但換成英國征服印度之後,一切都不同了。1802 年 4 月 10 日,英國開始印度大調查,足足持續長達 60 年。期間動用數以萬計的當地勞工、學者和導遊,精心繪制了整個印度的地圖、標示出邊界、測量出距離,甚至喜馬拉雅山的其他山峰的精確高度也在此時完成測量…他們同時不辭勞苦地收集了關於罕見印度蜘蛛的信息,為各種色彩斑瀾的蝴蝶編目,追查已經失傳的印度語言源頭、以及挖掘一處又一處遭到遺忘的廢墟。英國人在 1922 年,發現了印度最早的偉大文明,也破解了印度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曾經是中東地區長達 3000 年間主要使用的文字,但能夠識讀這種文字的人,在千年之前就已離世。當地印度人常常可以看到刻有楔形文字的紀念碑、石碑、古遺跡,但從沒有嘗試去理解…直到,英國人的到來。

​ 看出來了嗎? 英國人有著好奇心和能夠嘗試錯誤的行動力,不斷發展出自己的新能力。這些能力讓他們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正如古代的智人,如果沒有好奇心、行動力。他們不會從樹上爬下來行走。

​ 我們的古猿祖先看到巨齒虎捕殺獵物、飽食大餐之後,由於牙齒間隙比較大,很多骨頭之間的肉吃不到就離開了。古猿祖先們耐心地等著,這些肉還有豺、狼要餉用,他們也不是好惹的。直到食物鏈上層的動物們離開,古猿祖先爬下了樹,好奇地吃了些肉。由於腸胃中沒有消化肉食的微生物,古猿祖先們一定曾經上吐下瀉、痛苦不已,然後被樹上的同類笑到掉下了樹。祖先們沒有放棄,再試了幾次,然後再試了幾次,直到腸胃中的菌種比較齊全,人類才慢慢可以吸收動物性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正好幫助人類將大腦的容量擴大,讓人類變得更聰明。樹上食物和樹下食物通吃的結果,就是生存機率大大增加…至於火,是所有動物害怕的。我們那充滿好奇心的祖先,一定曾經被火灼傷。然而,他們發現,烤過的肉不但好吃好消化,身體也變得強壯不生病(火將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蟲殺死)。另外,火也能讓食物產生很奇特的變化。像小麥、水稻、馬鈴薯,在自然的狀態下是沒辦法被人類消化吸收。但經過火的烹煮,就能成為我們的美味主食。

​ 歐洲人承認自己的無知,他們用嚴謹的邏輯和態度,建立起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體系,再逐一完善。歐洲大陸並沒有多大,但裏面有十數個國家,不斷處於互相聯合、競爭、攻擊的場景。不創新,國力變弱的時候,國家就很危險。這個情況,跟我們中國春秋戰國的情況很像,而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是文化上最有創新能力的時刻。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之後,秦始皇統一天下,中國在後來慢慢演變為儒家的一言堂,所有的制度都會老化,頓化。當大家(或既得利益者)覺得很好,制度會喪失活力…我們覺得中國很行,老祖宗傳下來的很有一套,我們覺得別人都是蠻夷。當我們失去好奇心和行動力,沒有創新研發,再大的家業也將敗光。

​ 除了好奇心和行動力之外,我覺得中國人缺乏嚴謹的態度。中國人一定也知道,手沒拿好的東西會往下掉,但牛頓在 1687 年,提出三大運動定律,用三個簡單而嚴謹的數學公式,就可以計算炮彈與行星的運行。中國人不是沒有金銀銅鐵鍚,但從來沒有嚴謹的態度去做分類、詳細地紀錄他們的特性。神農嚐了百草,我們的中藥裏,長白山的人參跟吉林、河北、山東的人參,種類和藥性有何不同? 這事老祖宗沒教,後來的中國人似乎也沒問,都是差不多先生…

​ 還有中國的制度也很有問題,在國外,官員的權力受到監督。在中國,官員的權力高上了天。所以搞藝術的李白想當官、寫文章的蘇軾想當官…現在也差不多,當醫生的、賣菜的、做3C生意的,都想請話說的不清不楚的總統讓位…中國人就是我鬥你、你鬥我,內鬥是高人一等,對外則不堪一擊。中國熱門的影集,大多跟宮廷鬥爭有關。外國人不是沒有,但更多的是科幻的、未來的猜想。腦袋用在哪裏,從這事情就知道了。

​ 也許有點走題,不過,歷史告訴我們一件事,小國能夠成功活下來、而且活得夠久的,都只有一個字,就是「強」。以色列靠政治力和戰鬥力虎口奪食,在眾敵環伺下生存,談不攏就飛機砲彈轟一輪。新加坡靠的是經濟能力和行政效率.梵諦岡靠的是宗教力。過去以科技島聞名的台灣,現在只有台積電上得了檯面,5G 的技術我們落後中、美太多,我們除了幫中、美打打工,基本上沒關我們台灣什麼事了…台灣的政客只妄想藉美國人的勢、吃日本人的豆腐,不能下定決心,用全部力量發展自己的科技能力…歷史告訴我們,大家繼續做夢去吧,很快夢就做到頭了!!

​ 我們再想一想,台積電幫世界前十大 IC 設計公司代工,佔所有世界代工晶片的 50%,如果台積電停工,短時間內,地球上連收音機都組不出一台來。現在美國想封住華為的晶片供應,你是中國,你想出大招,但是大陸沒有太多牌,你會如何做? 爸爸真的希望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愛你的

爸爸

2019/05/22

滿手血腥的民主

法國的文學家、思想家羅曼羅蘭曾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人類未來會不會改變,看現在的情勢:美中貿易戰爭、中東爭議不斷、伊朗伊拉克的亂局…爸爸覺得很難一下子變好。但這已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了。不論如何,如果你在於食物鏈的頂端,你有機會改變規則,或者,至少減少世局對你的干擾。

親愛的林瑋:

​ 爸爸的人類史是用意識流的方式,用一些歷史故事和數據,把茹毛飲血的古老智人和西裝筆挺的現代智人,比較比較。

​ 我們回到十八世紀時的歐洲,當時講到長途海洋航行,都要有心理準備,就是一半以上的船員無法扺達終點。航行沒過多久,很多船員就慵懶昏沉、心情沮喪。伴隨著牙齒等軟組織的出血,船員發燒、黃疸、無法控制四肢,最後死亡。英國有位庫克船長,採用了所謂的「民俗療法」- 吃柑橘類水果,並在每次登陸採買時,補充蔬菜水果。就這樣,他解決了「壞血病」,也開啟了英國的大航海時代。庫克不但是經驗老到的船長,也是英國海軍軍官。對于船隊「發現」的島嶼,不論上面有人沒人,他都聲稱此島是英國的領土。

​ 在他征服澳洲、塔斯馬尼亞、紐西蘭後,一百年內,澳洲原住民人數銳減 90%,沒死的原住民交出所有肥沃的土地,淪為次等人民,受到嚴重的歧視和迫害。更慘的是塔斯馬尼亞,島上原住民遺世獨立上萬年,遭到這些從天而降、西裝筆挺的歐洲紳士滅了族。這些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歐洲人們滿口仁義道德,也滿手血腥,面對同是人類的其他人種,斷然揮下手上的屠刀。

​ 這樣的故事不斷在地球的眾多角落發生。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憑著一個公司的力量,打下了印尼大部份的島嶼,以一個公司,統治印尼近 200 年,而後才交由荷蘭政府,繼續統治印尼 150 年。1876 年,比利時國王成立了一個非政府人道組織,宣稱目的是探索中非,並打擊剛果河沿岸的奴隸貿易。1885 年,歐洲列強同意將剛果盆地大約 230 萬平方公里土地撥給該組織,這片足足有 75 倍比利時的國家,之後稱為剛果自由邦。問題是,這個改變,從沒問過居住在此,二、三千萬原住民的意見。比利時政府在剛果推動橡膠產業,規定非洲住民種植、上繳橡膠。交少的部落,常被砍掉手臂、或被滅村以示懲罰。據統計,從 1885 到 1908 年間,這個「人道組織」殺了 600 – 1000 萬剛果人,差不多就是剛果人的二、三成。

​ 發生在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故事,我們是清楚的。英國人向中國出口藥物(就是鴉片),賺得滿面春風。當中國禁煙,表達反對時,英國人發動了戰爭。當時鴉片成癮有 4000 萬中國人,足足是當時總人口的 1/10。不過咱們中國人也不是好孩子,國力強的時候就去滅匈奴、滅月氏、寮國…擴大自己的領地,讓自己「流芳百世」。

​ 人類簡史上寫了一個笑話,爸爸覺得很有趣,摘錄如下: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壯和伯茲·艾德林踏上了月球表面。在登錄前的幾個月,阿波羅一號的航天員都是在美國西部一個類似月球的沙漠裏受訓。當地也是幾個美國原住民部落的居住地,而有這麽個故事(或者傳說),講的是航天員有一次碰到當地人的情形:

有一天,航天員受訓的時候剛好碰到一位上了年紀的美國原住民。老人問他們在那裏做什麽。航天員說他們屬於一個研究探險隊,不久之後就要上月球了。聽到他們這麽說,老人沉吟了一會兒,問他們能不能幫個忙。

「要幫什麽忙呢?」他們問。

「是這樣的,族人們相信我們的聖靈住在月亮上。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為我們族人帶個重要的口信?」老人問。

「要帶什麽話呢?」航天員問。

這位老人用族語說了一串話,並要求航天員重復再三,直到確定他們背得滾瓜爛熟為止。

「這是什麽意思?」航天員問、

「啊,這個是族人和月亮上的聖靈之間的秘密。」

等到航天員回了基地,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位會講當地族語的人,希望能翻譯這段話的意思。他們把這段話嘰裏咕嚕背出來,讓這位翻譯簡直笑翻了。等到翻譯好不容易平靜下來,航天員問他,這段話究竟說的是什麽。翻譯說,這些航天員費盡心力背下來的這句話是:「不管這些人跟您說什麽,千萬別相信他們。他們只是要來偷走您的土地。」

​ 親愛的林瑋,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暇的。我們現在的自由經濟,曾經是養奴賣奴、屠殺原住民的推手。現在也很多是官商沟結、坑殺股民的執行者…未來的你,不論在學校單位還是私人企業,都會有一次次的廝殺,成王敗寇。也許,這就是人生必經之路。不用擔心,爸爸在公司還算是一顆重要的棋子,而這顆棋子,也在走著自己的棋局。盤中的局勢千變萬化,任何一個主角加入或退出都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也是這盤棋局最有趣的地方。

​ 法國的文學家、思想家羅曼羅蘭曾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人類未來會不會改變,看現在的情勢:美中貿易戰爭、中東爭議不斷、伊朗伊拉克的亂局…爸爸覺得很難一下子變好。但這已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了。不論如何,如果你在於食物鏈的頂端,你有機會改變規則,或者,至少減少世局對你的干擾。加油吧,我的寶貝!

愛你的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