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的管理課 – 談領導

領導主要講的是帶團隊。講的是「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講的是「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侵略如火」;做到「打仗悍不畏死,上班如嗑大麻;進度快似旋風,賺錢行雲流水」。那麼你至少要做以下幾件事:

認識你自己 – 形成領導風格
認識你的羊 – 建立信任
說服你的羊 – 建立願景
把羊變成獅 – 達到目標

一樣,先分享 ppt 檔案,歡迎轉傳… 林震的管理課_2_領導

有篇網路上的文章「優秀的公司考慮利潤,但偉大的公司往往考慮人心」。我覺得十分有意思。做過不少的企業輔導,走進一家公司,觀察開會的狀況,就會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隊 – 是充滿野心、活力十足,還是死氣沉沉,一隻腳已踏入墳墓?

領導主要講的是帶團隊。講的是「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講的是「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侵略如火」;做到「打仗悍不畏死,上班如嗑大麻;進度快似旋風,賺錢行雲流水」。那麼你至少要做以下幾件事:

  1. 認識你自己 – 形成領導風格
  2. 認識你的羊 – 建立信任
  3. 說服你的羊 – 建立願景
  4. 把羊變成獅 – 達到目標

這份檔案裏也介紹了一個衝突化解的方法,不論在家庭或是企業,都非常實用。另外,帶團隊可以用 Situational Leadership 這一套方法來實踐。這套理論是概據下屬「能力」、「意願」的不同,調整我們的領導方式,擴大影響力。

最後,我們要破解「什麼激勵最能提高工作效率」。領導力是架構在信任和追隨之上的。沒有兩位傑出的領導者是完全相同的。不論是歷史上開國之君,如秦始皇、劉邦、李淵;或是現代的巨商馬化騰、馬云…他們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領導風格? 很值得我們研究。

林震的管理課 – PPA 法

提出一個 PPA model。不同於 PDCA,PPA 是:

P: Put down all you have and Prepare (放下心態做準備)
P: Plan and Predict (預測並做好計劃)
A: Arrange and Action (佈局與精準執行)
then, PPA again

林震的管理課_1_目標

從來不敢說,自己很懂得管理。但一路走來,也有一些心得來分享。很多人,因為「個人工作」優秀而升任主管,然而公司卻很少針對新手主管提供良好的課程、或為每一位新手主管指派「合格的導師」。這種放水流的做法使得很多部門,因新手主管的「不良管理」而士氣低落、績效變差。甚至導致優秀的人才離開…

第一堂管理課,我帶著聽眾,從經營、領導、管理這三個大分類來辨認目前擔認的主管職,其核心要務是什麼,用什麼方式可以「先上手」。基本能力上的構建,我提出一個 PPA model。不同於 PDCA,PPA 是:

P: Put down all you have and Prepare (放下心態做準備)
P: Plan and Predict (預測並做好計劃)
A: Arrange and Action (佈局與精準執行)
then, PPA again

為什麼 PDCA 不適合? 還記得基本的論文架構嗎? 雖然畢業有一陣子了,但我仍記得是這個樣子:

  1. 研究背景及動機
  2. 文獻回顧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結果
  5. 結論與建議

寫論文的過程有些類似我們解決問題,第一步可不是做「計劃」。在做計劃之前,至少要知道,解決這個問題能為我們(公司)帶來多少效益。這個問題,在公司內、外、在學界、異業是不是有類似的研究? 別人怎麼解決的? 甚至對上要溝通,是不是主管也認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這些動作要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往下走 – 開始思考計劃。計劃不應該只有一個,諸葛亮都還有三個錦囊呢。至少要有 A/B 計劃,做為主、次備案。計劃沒經過沙盤推演也不行,魔鬼藏在細節裏。這個部份反而是最難的,會有很多不可控的變數,至少要把關鍵因子找出來監控。沙盤推演除了軍隊裏做得比較好之外,商業界比較沒有好的模型做這一塊。而動手(Do)之前肯定要先佈局,放出尖兵、探子,選擇最佳的時機。精準執行當然也是成功的關鍵之一,但前面這些步驟不做,簡單的題目也就罷了,困難的題目,套用 PDCA 這種莽夫粗暴型的攻略,商業上「偷雞不著」的反例很多。

第三個 section, 是教導主管採用 Delphi 法,做一個類似 KT 的 Situation Appraisal。「非強勢型」主管,用 Delphi 這一招可是有相當多的好處。除了可以塑造主管對部屬的關心、建立信任感。整個過程也是可操作、可順利轉換和說服下屬,朝自己或自己主管想要的方向前進。好處多多。

如果對這份資料有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或寫 mail 給我。

專業與管理之路

管理和領導技能除了理論基礎之外,就是長時間的經驗和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行為方式,化成你血液、基因的一部份,融合到日常言語、姿勢、待人接物的態度…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很高興林瑋寫信給爸爸。爸爸觀察到林瑋做得很棒的事情,就是在辦迎新活動的過程中和過程後,對自己的領導行為做了檢討,思考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沒有人天生就會管理或領導,也不可能讀兩三本書就變成厲害的領導者。管理和領導技能除了理論基礎之外,就是長時間的經驗和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行為方式,化成你血液、基因的一部份,融合到日常言語、姿勢、待人接物的態度…持續地做、持續地修正, 精益求精,必能有所成就。

爸爸在如東,也把所有的幹部集中起來,對他們進行管理的訓練課程。一面訓練、一面做活動,把如東公司的潛在問題挖出來。問題清楚呈現了,答案就在不遠之處。連續幾次的課程,從設定目標、領導與溝通、管理人的思維…題目主要是針對如東公司內的組織人事問題而設計的,比較是速成的解決方案而沒有很好的系統(部份也因為這些幹部本身就有管理的經驗了)。因此可能不很適合林瑋,所以基本上,只要翻閱一下即可。若是要學習管理,爸爸建議你在大三大四的時候,修一修經濟學、統計學、哲學、管理學。這四門學問對你們未來,如果你想走管理的路,爸爸認為相當重要。修課的好處是,對一門學問做有系統的整理和解析。相較於坊間的暢銷書,由於商業化的因素(就是要有人買),所以常常只能針對一二個重點,用故事或是比較輕鬆的方式讓人易於閱讀和理解。這樣的書籍最好是有了基礎之後再行閱讀,否則容易先入為主,以為管理就是這樣那樣…其實管理的功能:組織、規劃、領導、控制、用人、溝通…這些缺一不可。雖然,即便是最好的領導者也難以面面俱到,但他們大多集中發展自己最有優勢的一兩項,其他的部分,可以找好的副手幫忙。而且,對於不同情境應有不同的側重,同時避免在某一個方面做得特別不到位。能做到這樣,已經不容易了。

爸爸還有個想法,林瑋其實不用急著學習管理。大學裏有個很有趣的科系「企業管理系」,這個系所畢業的年輕人進入公司,尤其是中國、日本、韓國的企業,一定不可能直接給他一個副理經理,大多都是從小小的管理師做起,弄弄文件搞幾個專案什麼的。原因很簡單,學歷大家差不多,經歷一定不如老幾年的員工,年紀和社會歷練都不足以服人的狀況下,坐上管理職也只是災難的開始。另一個問題是,在公司裏他們又不會做採購、不了解關務、財務、會計、法律、業務…那他們該做些什麼好呢? 一般的公司裏,唯有那些專業能力表現突出,在眾人之間能夠嶄露頭角,加上個性適合、有管理和溝通的特質…才有機會在公司觀察兩三年後晉升為基層管理人,然後一步步往上爬。如果你要走學術的路,那麼物理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支柱,必須先把專業做到位,拿到足以服人的成績之後,再考慮自己未來的路,是繼續走專業的研究道路,還是挪移部份的時間做管理工作? 很多時候,這兩者是難以兼得的。

其實我們家的人,都有一股天生的特質,很容易讓人親近和跟隨。我想這是由爺爺奶奶的家庭教育所造成的。我們的腦袋都還可以,又有不錯的表達、溝通能力。如果做人能大氣大方,可以公平公正的判斷事情、解決困難,那麼對於管理工作,我們的確存在一些優勢。不過,像爸爸之前所說,學習如群山繞主峰,主峰必需夠強壯。大二、大三正好是林瑋大學期間對主要科目學習最吃重的時刻,本科的學習,還是最重要的。管理的課程,可以在大四修這門課。在大四之前,爸爸每週的信件也慢慢傳給你一些想法,你就當課餘讀物看一看。這是爸爸給你的建議。這封信,爸爸也寄給大伯。大伯久在學界,他的看法會比爸爸來的深刻,也更足以做為參考。不論如何,爸爸覺得在大一的暑假做一些活動,磨練自己的溝通、管理和領導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但完全不用因為事情進展不很順利而擔心。人生的每個點,都能反省思考,得到經驗、持續學習、進步就非常好了。

關於音樂,爸爸很高興你又開始彈鋼琴。音樂是很美好的。除了陶冶性情、減輕壓力,也常常能幫助大腦跳脫和創新。林瑄也一樣,如果畫畫是自己很喜歡做的事,那麼就跟音樂一樣,我們可以每天撥出一點時間來。繪畫和音樂是可以伴你們一生的,爸爸很希望林瑋有空錄製一首新曲給爸爸欣賞。也請林瑄把她的美圖讓大家稱讚一下。最後,祝福大家有個平靜、安祥的下一週!!

P.S. 1. 奶奶最近做了兩場演講,造成很大的轟動和迴響。奶奶很了不起,一直都在學習,一直都在寫作,一直都在服務社會,不斷地分享人生的經驗給他人,不求任何回報。我們大家都要跟奶奶學習。

最後,附上一曲歌辭,是大陸歌手許巍所唱的「喜悅」。爸爸在下班的途中聽到廣播裏的這首曲子,很喜歡那種平靜和思念家人的心情:

喜悅 許巍

难忘的九月, 一只蝴蝶在飞舞, 翩然起舞你左右, 落在我手上

和风中的雨丝, 庐山东林的晚钟, 梵音飘渺在耳边, 回旋向天际

多么难舍的九月, 我能日夜守护你, 记忆深处的旅行, 短暂的相聚

愿此时的暖阳, 也在静静照耀你, 带着我所有的感激, 对你们的思念

命运的使然, 我这漂泊的游子, 每次思念远方的你们, 我会向故乡顶礼

(心中升起的喜悦, 总在归乡的旅程, 当家门在开启时, 这世界变得温暖 )  X 2

心中升起的喜悦, 总在归乡的旅程, 当家门在开启时, 我会紧紧拥抱你

愛你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