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競爭與職業選擇

大陸和日本,在這個方面有點像我們的職業選擇,大陸像學工程的 – 有電機、機械、土木…學的人很多,市場上需要的人也多。學完出來不擔心找不到工作。但是工作上,就是要大家比一比性能和價格,競爭也相當激烈。而日本目前的產業,比較像是學理科的 – 市場並不很大,需要的人也不很多,但是你一旦站穩腳步往下深耕,也許能夠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世界上需要這東西人就只能找你,價錢你說了算。根據韓國人 2014 的調查,日本企業超過二百年的,有 3146 家,超過一百年的企業有 2.2 萬家。而整個大陸超過一百年的企業,只有五家(張小泉剪刀店和王老吉都在內喔)。最近日韓貿易戰,日本不賣韓國人三種半導體材料,韓國人引以為傲、GDP 佔比奇高的半導體產業就在直直發抖。

大陸與日本的背景與能力不同,所以他們的選擇也各自相異。不過都要面對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的競爭。雖然開始的選擇不同,但最後常常是殊途同歸 – 都要面對重重競爭與挑戰、不斷強化自己所長,然後從廣、從深做拓展的選擇。爸爸最近在讀李嘉誠的傳記,他說:「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要面對最難的挑戰,解決最難的問題。跨越過去的,就是贏家,闖不過去就只能回去站穩、重練武功。所謂成功,並不是看你有多聰明,而是看你是否能笑著渡過難關。」

親愛的林瑋:

聽說你坐夜車回台南,這事爸爸以前也常常做,我們以前叫野機車,現在不知道管理的如何。重點,要多注意夜車的保暖和安全。對了,你的 python 裝了 easygui 了嗎? 有沒有碰到問題呢?

上週爸爸有問到你,暑假我們遊日本和大陸有沒有什麼感想。你說,到大陸玩,會比較有「金錢的壓力」,會一直想省錢、會一直比價。的確,大陸是世界的製造中心,所有的大宗商品,多是由大陸所製造。在大陸,你可以買到很便宜好看(但未必耐用)的衣服鞋子…而日本,如果也做大宗商品,以他的生產成本而言,不可能做的比大陸便宜。日本因此發展小眾的、質精難做的特殊商品像是手機鏡頭的感測器、半導體材料、動漫的衍生商品等等。這些商品,買的人是某些個特殊族群,因為量並不大而且種類繁多,所以台灣、大陸的平台或通路商也不敢多進貨(怕呆庫存),往往造成「要買只能去日本」的現象。別的地方買很貴或根本買不到,到了日本你怎麼辦,只能花大錢去買囉。

大陸和日本,在這個方面有點像我們的職業選擇,大陸像學工程的 – 有電機、機械、土木…學的人很多,市場上需要的人也多。學完出來不擔心找不到工作。但是工作上,就是要大家比一比性能和價格,競爭也相當激烈。而日本目前的產業,比較像是學理科的 – 市場並不很大,需要的人也不很多,但是你一旦站穩腳步往下深耕,也許能夠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世界上需要這東西人就只能找你,價錢你說了算。根據韓國人 2014 的調查,日本企業超過二百年的,有 3146 家,超過一百年的企業有 2.2 萬家。而整個大陸超過一百年的企業,只有五家(張小泉剪刀店和王老吉都在內喔)。最近日韓貿易戰,日本不賣韓國人三種半導體材料,韓國人引以為傲、GDP 佔比奇高的半導體產業就在直直發抖。

大陸與日本的背景與能力不同,所以他們的選擇也各自相異。不過都要面對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的競爭。雖然開始的選擇不同,但最後常常是殊途同歸 – 都要面對重重競爭與挑戰、不斷強化自己所長,然後從廣、從深做拓展的選擇。爸爸最近在讀李嘉誠的傳記,他說:「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要面對最難的挑戰,解決最難的問題。跨越過去的,就是贏家,闖不過去就只能回去站穩、重練武功。所謂成功,並不是看你有多聰明,而是看你是否能笑著渡過難關。」

有一本五十年前的書叫「菊與刀」,是一位美國學者寫日本人的書。她說日本人「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斗、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細細思考似乎真的有這麼點味道 – 大部份日本人是謙恭服從的,不少人有著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但內心又驕傲反叛殘忍,崇信武士道精神,對外征戰不斷;日本人浴衣的炫麗、動漫的豐富、cosplay 的盛行,有著超強的創新精神;說實話,爸爸是相當佩服日本人的,能夠在小小的、地震海嘯不斷的、天然資源不豐富的幾個小島上努力經營,確實不容易。不過也實在不喜歡他們的虛偽殘忍(嗯,還有很貴…)。你知道嗎,我們到大陸,吃吃喝喝玩玩買買,幾天花的錢只有去日本的 1/3。在大陸通常大餐吃不完,在日本則是泡麵加個蛋,房間擠又暗…唉,說真的,下次旅遊,咱們去別的地方好嗎…

愛你的爸爸

P.S. 最近爸爸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國家的進程」,他說的是地球上的國家,但又何嘗不能指的是一個社會、一個個人的進程呢。爸爸覺得很有意思,建議你花幾分鐘看看:

世界的竞争是残酷的。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世界各国的位置,永远是一个金字塔的形态,过去的底层国家或民族,活得连牲口都不如。印第安人被屠杀时,剥一块头皮换100美金,非洲黑人被贩卖时,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黑奴25英镑。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极速飞跃,对底层国家的压迫不用那么血淋淋的,显得非常不绅士。底层国家只需要负责提供廉价的人力(佣人),生产生活类产品(衣服鞋子),卖掉自然资源(铁矿、水果),或者给顶级国家提供寻欢作乐的特殊产品(墨西哥的毒品和乌克兰的妓女)。

金字塔的顶层住着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建立的国家结成同盟,共享情报,分享世界资源并保持国家领先优势。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旁边站着笑微微的犹太人,犹太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一起手挽着手,吃着火锅唱着歌,控制着世界的石油、金融、顶尖军事科技、话语权。他们衣着光鲜,谈的都是环保和对冲基金这种高大上的词汇。一副救世主的神圣表情,偶尔向底层国家或民族扔一两块肥肉,下面就听到一片相互撕扯的欢腾之声。

金字塔的第二层,住着高卢人、德意志人、大和人,维京人。这些民族以科技立国,各有各的本事。高卢人有西非传统殖民地,世界第三的军火出口,较领先的航天、高铁、通信,还擅长感性生意,化妆品和红酒营销世界一流。德意志人是一把精工好手,有世界一流的汽车及零配件公司,机床集团、工业机器人,他们比较偏理科,崇尚脚踏实地。大和人同样是二战战败国,所以主要集中在民用高科技领域,同样在汽车、医疗器械、光学制品、炼油遥遥领先,和德意志人一起为世界提供一流产品。维京人那边地广人稀,他们也专注于高端产业链,只做高端军工、家具、制药、特种钢材等等,因为人口少,所以这些国家能搞出世界最顶尖的福利制度,不过这种制度其他国家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只有高利润少人口的国家才可以适用。

第二层的人都有看家本领,掌握的都是顶尖制造为主,卖的东西都很贵。

金字塔的第三层,住着高丽人、罗马人、卡斯蒂利亚人、希腊人、以及一些类似于城邦的特殊地区,比如新加坡城邦、香港城邦。高丽人站在发达国家的门口处,以半导体、二线汽车制造、造船业立国,他们产业相对集中,容易被后起国家一把梭哈。罗马人、卡斯蒂利亚人、希腊人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靠祖上拼搏出来的荣光照耀着他们大腹便便的身躯。虽然还是发达国家,但负债太高,国家基本不增长,还被住在第二层国家的人嫌弃,管他们叫欧猪之类。香港、新加坡属于特殊地域的城邦型社会,吃的是特殊红利,但城邦太小,抗风险能力特别低,也容易被一把梭哈。

第三层的人处于一个比较凶险的位置,随时会有人往金字塔下面掉。

金字塔的第四层开始有点挤了,这里住着汉人、东斯拉夫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南美人等。汉人在过去三百年曾经从第一层重重摔落下来,正在重新往上爬,他们非常勤劳,不可思议的勤劳,为全世界生产各种各样的工业品,成长迅猛得让前三层的人感到害怕。东斯拉夫人是前三层人重点防范对象,他们好战,曾强大到可以将前三层国家一波推倒,是前三层人内心深处的噩梦,前三层人只想把东斯拉夫人分裂分裂再分裂,分到足够安全为止,他们只希望东斯拉人给他们提供美女和石油,但东斯拉夫人十分倔强,咬着牙跟他们一直刚到现在。阿拉伯人靠石油赚了大钱,他们同样经济结构单一,而且无休无止地为了教宗在相互残杀,书读得不多,全靠各层的人对他们有石油需求,所以还能呆在第四层。突厥人站在欧亚的连接位置,他们现在实力配不上他们的野心,因为两头要好,经常被第一层的欺负。南美人出生地特别好,一直处于和平状态,却一直发展不起来,虽然被北边的强大邻居阴影笼罩,重点还是这里的人太爱享受生活,浪,无边无际的浪。 第四层里面汉人最猛,最有可能冲进前三层,但汉人体量太大,他一冲进去,要占好大一块位置,前三层好多人就要掉下来,跟下饺子似的。

金字塔的第四层越来越挤,空气和环境也越来越差,这里還住着印度斯坦人、京族人、马来人、泰族人等,这里要么是初级工业的领地,环境污染严重,血汗工厂众多(必经之路),要么是前三层人的后花园,为他们提供各种见得光和见不得光的服务,前三层人的屌丝阶层最喜欢往这边跑,在这里他们更能找到尊严和优人一等的乐趣。 第四层的人还在努力往上爬,他们刚爬完山脚,越往上爬,才会越危险。

第五层是黑不见底的人类社会的深渊,比如非洲的西部或南部,这里人均日开销不到一美元,人均寿命只有40多岁,他们是前三层人的背景板,总有一些前三层的人跑来找存在感,发一点面包和矿泉水给他们,顺便看看他们这还有多少铀矿,多少金矿,临走前会撒一把眼泪,然后合张影发到互联网,背影就自带爱心效果,下次再来时,会带上本国一大堆矿业公司。 第五层的世界没有颜色,一片漆黑。 世界的金字塔建好后,没有人敢乱动自己的位置,世界资源只有这么多,不可能大家都爬上塔尖,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人端着枪在上面走来走去,充满警惕,谁敢往上爬多一点,他们就会开上一枪,将后面的人打下去。

我们把金字塔里各个国家都看了一遍,发现要爬到上面的阶层,这个国家都具备一些共通条件。 首先,这个国家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主体民族,而且这个民族是一个不被神权束缚的世俗民族。 比如日本的大和民族占总人口的99.9%,德国的德意志民族占总人口的80%,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占总人口的83.9%,韩国高丽民族占96.25%(他们现在是不是不自称高丽人了?不管了先这样叫着),中国的汉族占91.51%,俄罗斯的斯拉夫民族占77.7%。

保持主体民族数量的稳定性,是为了避免一个国家陷入内耗,天天吵架的家庭是不会幸福的,民族势力越均衡,国家越难发展,大家看中东地区和非洲一些国家的边境,就是一条笔直的线,正常国家的边境线都是弯弯曲曲的,那是当年殖民者为了省事在地图上直接这么一划,好了,不管了,结果留下一大堆问题,就拿库尔德人来说,一个几千万人口的民族被划到四个国家,这个民族又特别能打,搞得鸡犬不宁,埃尔多安做梦都想掐死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武装,库尔德人也痛苦,他们想建国,这里动刀,那里开枪,国家怎么都建不起来,所以一个安定的国家必须有稳定的主体民族,一旦出现各个民族数量均衡,这个国家内部就会打得不可开交,你用什么社会制度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日本在这方面就是个好例子,他们严格控制少数民族和外来人口,将某个民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世界所有安定强大的国家,都是主体民族单一,号称世界大融炉的美国有一点特殊,因为他们是移民国家,欧洲裔美国人占62.1%,拉丁裔美国人占17.4%,非裔美国人占13.2%,亚裔美国占5.4%,这个结构其实还算健康,因为欧洲裔主要是英裔和德裔,这是两个十分勤奋的民族,各占25.4%和16.5%(特朗普是德裔),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美国实际上是英国人和德国人的后代在统治。

欧洲的问题是他们YSL化的速度很快,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预计到2070年,英国和法国人口信仰基督教的只占50%,而美国的问题是拉丁裔大量增加,有望在21世纪末成为美国主体民族,美国事实上有被墨西哥化、阿根廷化的风险。

当欧洲真的YSL化,美国真的拉丁化时,这两个地区会因为民族结构太均衡,内部一定会产生内乱。 这个崛起的民族还必须是世俗民族,被神权束缚的民族跟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你不能建好工厂开条流水线,结果员工们一天要五次朝拜,你还没办法跟他讲道理,他们不会感谢劳动让他们拿了薪水,他们会感谢神让他们拿了薪水,因为“你让他们有工作是神的旨意”,而且相信神权的民族,从来没有在现代科学有任何建树,物理、化学、数学、机械、软件所有现代科学中端和顶尖人才全部来自世俗民族。

一个国家有一个稳定的世俗化的主体民族,是一个国家拿到向金字塔上层攀升的门票,这是向上的基础条件。 光这一条,就要淘汰掉中东地区大量神权国家以及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缺少稳定主体民族的好多国家了。 其次,这个国家的人要懂得储蓄。 就是要懂得存钱。

大家一定看过很多嘲笑关于中国人爱存钱的段子了,所以看到这句话一定很不适应吧。 我曾经看过一篇小清新写的游记,说她在某国旅游,看到因为没有钱给孩子治病,一个男人抱着头在医院门口哭,因为当地人没有存钱的习惯,没钱给孩子治病,那个小清新脑回路清奇,结尾居然说“虽然不存钱,但当地人活得很潇洒啊。”你们都知道,我又要开始忍不住嘲笑这些小清新了,我为什么总是要嘲笑他们呢,因为十几年前我也是个傻逼小清新啊,不懂得人生是一段艰苦的旅程,站在粪坑里也能文艺情绪泛滥。

中国人爱存钱是一种美德,中国人存在银行里的钱,会被银行贷出去进行投资,这些钱最后都变成了一座座工厂,一条条高速公路,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就是需要大量的储蓄来推进工业化的现金流,IMF统计,中国的储蓄率是47%,世界平均是26.5%,中国人存在银行里的钱高达178万亿元,住户存款为68.4万亿,这些钱对中国的投资发展太重要了。 在经合组织里,居民储蓄率最高的3个国家分别是瑞士、瑞典、墨西哥,储蓄率分别是18.79%,16.02%,15.45%,瑞士瑞典是发达国家还好理解,墨西哥这么低的储蓄率就是作死,国家没钱投资时就必须大量借外债,国家金融和重点产业一定会被外资所控制,而且国家风险极高,一旦发生催债国家经济就崩溃,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中国人就是不浪,把钱存着,不用等着孩子病了一点小钱都要在医院门口抱头痛哭。 中国现在的储蓄率排在世界第三,前九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中国、韩国、博茨瓦纳、挪威、尼泊尔、土库曼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当然储蓄率并非越高越好,太高会影响消费,太低会影响投资) 美国这个奇葩国家的储蓄率是7.6%,美国具有特殊性,美元可以收割全世界,美国人不着急,钱都放在股市里,但美国人也是人,躲避风险的意识是一样的,2005年美国经济一路向好,储蓄率是3.2%,2008年金融危机,吓得美国人储蓄率飙到2012年的8.9%。

你看,人性其实是一样,没有谁比谁天生高尚,不同的只有经济状况的差别。 发展中国家就应该要存钱,你还在金字塔中部,就不要学金字塔顶部的人享受人生。当然,如果国家已经进入发达社会,这时候就不应该鼓励储蓄,而是更应该鼓励把钱拿出来进行消费。 其实光储蓄这一条,就可以继续淘汰掉世界上70%的发展中国家了,大多都是些不思进取的货。 前面这两条国家崛起的基础条件,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就已经做不到了,世上大多数国家,都陷入在无休无止地内耗,没有精力发展经济。

有了主体民族,有了储蓄率,这个国家就有希望了,这样的民族就不会落在第五层了,至少在第四层的位置。现在还需要这个国家的人,要有非常深的危机感。 这个危机感是指要吃得一代人的苦,不急着贪图享受,并懂得要为未来奋斗。 在这方面,东亚民族跟南美民族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普通的墨西哥人,他在艺术这块可能比东亚人还要擅长一些,他可能会绘画,可能会跳舞,可能弹得一手好吉他,但他们非常不理解东亚人为什么能忍受那么枯燥的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 就像中国人不理解墨西哥人开趴体为什么开着开着就变成聚众吸毒,他们那凑一起就会一起吸食LSD致幻药、魔法蘑菇、大麻一类轻度毒品(当然有时也会上白粉),这些毒品会让他们产生二十分钟的幻觉,通常吸完毒就乱搞,我们这开趴体明明就是吃饭唱K搞烧烤,还经常自己嫌弃自己不够风雅。

韩国人当年为了国家崛起,1970年代几百万人在中东沙漠给阿拉伯人建房子,是唯一能在那么残酷的环境工作三年还不饮酒的工人,中国人为了抢欧美人的电信生意,非洲的深山老林里敢一头扎进去,毒虫猛兽缺水少电都无所畏惧,价格还比别人便宜,东亚人特别脚踏实地。 南美人完全相反,每一任总统选举都要先许诺一大堆福利待遇,先享受,再工作,绝不会有任何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思想。 不用说牺牲一代人,他们连牺牲一个周末都不舍得。(这个周末拿去吸毒多好)

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初期,是不能也不应该对全民实行高福利政策,国家初期高福利会拖垮国家财政,会养懒人,这时对待全民最好的政策是给予工作机会,让大家挣钱,而不是让大家吃福利,福利要等到国家一点点强大再逐步推广下去。 此外,不要相信任何金字塔前两层扔下来的迷惑面包,要坚定不移地工业化,并抓住工业化的节奏。 现在非洲很多穷得要死的国家,一独立后就学欧美搞起了一整套的民主体系,这个我个人是不赞成的,我没有说任何社会制度一定就是对的,我一直认为“要根据一个国家不同的生产力情况搭配社会制度”,民主制要建立在高素质民众的基础上,而且效率非常低,这不适合非洲那些穷得要死的国家,他们更要先解决吃饭问题,解决修好马路问题。

比如中国在2000年代经常发生拆迁事件,为了修高速公路,修高铁,经常会跟原来的住户发生冲突,这时候容易发生极端事件,但反过来想,如果拆迁户一直不搬,影响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建设,像印度那样拖过三五年也解决不了,这个拆迁户是不是也在拖累整座城市的经济,拖累高铁沿线的其他人生活质量,这个时候,民主就真的是对的吗? 我们不要进入一个思维圈套,不是金字塔第一第二层的人扔下来的面包就是对的,他们在爬到第一第二层之前,光是大英帝国就弄死过两亿人口,人权、民主这些东西都是奢侈品,也是有深度技术含量的东西,任何国家应该先解决吃饭问题,发展问题,等国家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再谈这些奢侈品。

这个世界最大的人权是生存权,让人人有工作,让民众摆脱贫穷,上街不会有人乱开枪,就是最大的人权。

如果一个地区搞颜色革命看起来民众有了自由,但失业率高达50%,这样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毒品。 现在学第一第二层的人大谈人权,不如关心今年的工资有没有涨,门前的马路有没有铺上水泥,去远方的高铁有没有建好。只要收入还在增加,路还在修,家家户户都从单车变成了汽车,我们的国家就是在进步,日子过得好,就是实实在在的人权。 而解决这些问题都是要靠工业化推进,中国工业化推进到第一个大阶段,就解决了全民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大部分人有工作的问题,中国工业化推进到第二个大阶段,就让普通人生活质量有了质变,也有钱有精力进行精准扶贫,这时候中国人的社保体系也才慢慢建立起来。

许多人没有注意到,2008年是中国大陆普通民众心态的分界线,2008年前,因为中国的第一阶段工业化,环境污染,基建拆迁,矿难时发,留守儿童,这些都是第一段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痛苦之路,搞得社会矛盾很是强烈,那时中国处于公知遍地的时代,2008年后第二段工业化发力,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都买得起车了,收入也增加了,社会矛盾一下就释放了,民众对金字塔第一第二层扔下来的面包,也大多不屑一顾了。

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在我老家邵阳,在《走向存量残杀的危险世界》里,大家都听过邵阳过去的黑帮故事,但得益于中国工业化全面爬到了中高端位置,这个十八线的邵阳承接了沿海部分工业产业链和省内工业产业链,居然建设得十分现代化了。得益于中国工业化进入全面中级阶段,18线城市邵阳现在也能建得这么现代化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城市,受益于工业化的活生生的例子。

最后,一个国家的崛起,还要会装孙子。 金字塔第一第二层的民族,提着来复枪在上面徘徊,对于那些想往上爬的民族高度警惕,他们手里有两样武器,一样是军队,一样是美元统治。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实都没有完整主权,因为美军基地全球遍地,他们根本没有决定自己民族命运的机会,大多数发展起来的国家,则很容易被美元帝国收割,割韭菜一样,谁站起来就收割谁,比如典型的阿根廷。

为了不被美元收割,中国一直在装孙子,“闷声发大财”,中国在2000年代左右一直在故意做低GDP,将人均GDP在2010年前一直控制在4000美元以内,天天哭穷,就是为了不吸引美元帝国的火力,能闷声发一天财,就绝不吱一声,战忽局的同志曾经将西方世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后来目标太大,还是被发现了) 事实上如果按照美方GDP的算法,中国的GDP其实比现在要更高,因为中国GDP算法是产出型,美国GDP算法是支出型,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不算在GDP里面,比如美国有一个租房GDP,把老百姓的自住房折算成一个租金,按这种算法,中国自住房存量是200万亿人民币,以5%的贴现率算,中国的GDP能增加10万亿人民币。

此外,在中国农村自建房也不算在GDP,而现在中国农村正在进行新一代自建房热潮,普通三四层小楼正在向别墅化过渡,这也是一大笔GDP。中国还不计算规工以下企业的GDP,对很多小企业的小动作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对黄赌毒灰色产业链也不计算在GDP以内,这其实都隐藏了好大一笔社会财富。

伊朗则是不会装孙子的一个反面教材,在2015年伊核协议签订后,伊朗每天卖出200万桶石油,有了钱的伊朗财政一下就宽松了,这时候伊朗并没有闷声发大财,大搞国内建设,而是急着将什叶派之弧大战略再推进,资助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也往叙利亚开基地逼近以色列,一下子就被以色列跟美国集火攻击,经济瞬间又被打下来了。 伊朗就此错过了一个绝佳的民族崛起的时机。

大家看,一个国家能从一穷二白往上爬,从最黑暗的第五层开始爬,要具备的历史通行证有这么多,要有一个世俗化的主体民族,要有懂储蓄爱拼搏的人民,要有危机感,还要坚定不移地不受蛊惑大步走向工业化,最后还得会装孙子,许多国家连第一张第二张通行证都拿不到,就从爬升的阶梯掉下来了,有些刚拿到第三第四张通行证,因为太高调,又被第一第二层的狙击手打了下来,爬到第四层的中国正在向第三层探头探脑,他只要再往上爬上一小步,就看会到一大波第三层的民族乱纷纷往下掉。

现代世界的金字塔排列已经有近五十年其实没怎么变过了,现在有一个庞然大物爬了上来,也来不及狙击,金字塔前三层的居民们,请备好降落伞,以免摔下来摔得太重,摔得太痛。 这个不可阻止的庞然大物,就是我们低调勤奋,踏实奋进的中华民族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IxNzI4Mw==&mid=2671000209&idx=1&sn=0a70d204c09609c8597437d0d9b5d02d&chksm=8595f1fdb2e278ebfec397a913302a4b57c1376e1d73bcb9e0b13cce2b9f853e947111f58458&mpshare=1&scene=1&srcid=0903cQEvLn4U6sscaMs5QCVe&sharer_sharetime=1567576590867&sharer_shareid=4e8ac9cf807d681685c2a93e9c615199&key=7679ddb44c01301b75caa10de5503299aab2a47b4fe34ba69f75c47a789f269d71cbe2839745b022f2f42d61267524ec7b14ed7e32b145f2925e75d04b6fb094213caf944b99d1e1f92df113820833a0&ascene=1&uin=MjkwMzk1MDQ0NA%3D%3D&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2060833&lang=zh_CN&pass_ticket=efrV%2Bz7%2BN%2BD8DjxWJZLWRYTrvAUUDI9HEzRprTRzHTX%2Fds22yMU%2BECp3mo9SVZJR&winzoom=1.375##

「保持一致性」的博弈

要保持你的一致性,不要耍小聪明。如果你不一致,很容易讓對方認為你是「隨機策略」,而面對隨機策略的優勢策略是「永远的背叛」(知道如何对应反覆无常的小人了吗?)。记得一定要赏善罚恶,建立你的口碑,讓所有人願意跟你合作,不搞背叛。爸爸記得一句話:做人的最高品質是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爸爸小時候,爺爺常常教我們,傲心不可有,傲骨不可無

親愛的孩子:

明天你就滿十八歲了,爸爸祝福你「願原力與你同在」!!上週我們講了三個槍手、五個海盜的故事,這些例子屬於博弈論(也有人說是競爭論)的範疇,不過呢,他們跟囚徒困境相同,屬於「同時一次性出牌」的情況。這類例子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比較像是一種特例。美國有一位羅伯特先生,他是密西根大學教授、研究策略的專家,寫了一本書叫「合作的進化」,他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交往間的合作(善意)或背叛(惡意),在經常見面(重覆出牌)的狀況下,到底哪一種策略會勝出?

舉例來說,如果你和某位同學互借筆記本,並且幫忙對方指出筆記本的問題或錯誤,那麼兩位同學都得到 100 分;如果你借給了他(合作),他卻不借給你,或是沒跟你說你筆記裏的錯誤(背叛),那麼他得了 100 你得 60 分。如果你們互不相借(背叛),因為知道只能靠自己,所以各得到 75 分。像這樣,他找了 62 組隊伍,將他們的合作/背叛策略寫成電腦程序,並進行了多達百萬次的博弈,讓每個隊伍重覆跟其他隊伍進行出牌。最後計算得分,猜猜哪一種策略贏得的分數最高?

是的,這樣的遊戲進行了幾個回合,只要見面次數夠多,第一名的策略都是固定的,而且十分簡單易懂:每次見到新隊伍都採「好人策略」,就是先合作。下次見面時,如果上一次對方是合作的,那麼這次我就出合作的牌;如果上次對方背叛,我們這次就背叛。就這樣,這種簡單粗暴,看起來豪無心機的策略,卻每每贏得比賽,相較於什麼壞人法、隨機法厲害的多。這種策略的好處在於第一:方法很清晰,別人一看就懂,不需要用複雜的方式預測;第二,他讓人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想害我必須付出代價;第三,他是寬容的,只要你願意重啟合作,我就會給你機會,如此可以吸引傾向合作的隊伍,抱團共贏拿高分。

有一個弗里德曼策略,一開始也都是與人為善,但是一旦對方有一次背叛,他就永遠採取背叛策略對應。這種過於小心眼的策略使得他在「好人策略」的排名中總是排在後面。另一種很厲害的壞人策略叫「唐寧策略」,它會根据對手的反應調整自己应对的方案:如果对手是老好人,那就增加背叛的机率;如果对手睚眦必报,它就会乖乖合作。所以,善意出发、以牙还牙、宽容以对,这样清晰的态度来应对人跟人的合作與竞争,看来很可能是一个优势策略。

這本書還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對方高分而嫉妒,不要因為對方低分而輕乎,要保持你的一致性,不要耍小聪明。如果你不一致,很容易讓對方認為你是「隨機策略」,而面對隨機策略的優勢策略是「永远的背叛」(知道如何对应反覆无常的小人了吗?)。记得一定要赏善罚恶,建立你的口碑,讓所有人願意跟你合作,不搞背叛。爸爸記得一句話:做人的最高品質是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爸爸小時候,爺爺常常教我們,傲心不可有,傲骨不可無,也類似這個道理。

如何,覺得有趣嗎? 但事實上,這種做人的優勢策略存在一個很大的前題,才能為真,而且這樣的例子相當的多…要不要試著猜一下? 有想法可以寫個簡單的信給爸爸!!

愛你的爸爸

2019/03/28

選擇的遊戲

在利益面前,有些人,無論你對他多好,他都會反對你;有些人跟著你,也未必永遠都同意你的安排或分配,而是不得不為的無奈之舉。過了這個山,到了那個橋,也許他對你的態度就會丕變。

親愛的林瑋林瑄:

最近好嗎? 這兩天大伯為中興大學 EMBA 來上海上課,爸爸過來上海探班,也跟著上一堂你大伯的財務管理課,偷學個兩招。

上次跟你們聊過競爭論,有三個美國槍手A, B, C想要對決, 他們都知道彼此的準確度:A 80%, B 70%, C 60%。當他們一起到大街上開第一槍時,誰的存活機會最大呢? 我們先看 A,A 的最佳策略是向 B 開槍;B 的最佳策略是向 A;C 的最佳策略也是向 A。所以 A 的存活率是 (1-0.7)X(1-0.6)=0.12;B 是 0.2;而 C,因為沒有人向他開槍,所以是 100%。這不是一個僅在書本上的競爭論例子,事實上,很多企業的總經理競爭,都存在這個問題。最好的接班人,最容易被他人攻擊,因此可能最早陣亡。而不那麼精準的 C 活下來接了班、當了老大…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五個海盜搶了 100 兩黃金,他們決定用以下方式來決定黃金的分法:先抽出順序籤,決定 1,2,3,4,5 號人選。抽完簽後大家不得討論,讓 1 號先說他的分配方法,每個方法如果得到超過 50%(不包括 50%) 的贊成票,則按照此法分配。反之,若是沒有超過 50%,就把這個分配者推下海餵鯊魚,然後讓下一號海盜說出他的分配方式。很幸運的,你抽到了 1 號,那麼,你的分配應該如何,才能讓你活著,並得到最大的利益?

這個問題很容易把人卡住,但實際上,做一個簡單的表,就能把問題變得簡單:橫軸是抽到簽的人選,縱軸是第幾次分配,中間則是每個人的贊成(Y)或反對(N)票。填表的方式是從第五次開始填。第五次,基本上不用投票,因為前四個都掛了,5 號讓自己獨得 100 兩。那麼第四次呢? 前三個都餵了鯊魚,四號的分配即使把 100 兩都給了5 號,5 號很可能還是投下反對票 – 死了的海盜比活著的海盜好…所以到了第四次投票時,4 號基本上也是個必死的局…因為知道不能投到第四次,所以在第三次投票時,無論 3 號如何分配,4 號都得贊成,畢竟小命還是比較重要的。對 5 號來說,他希望前面的人都死,他可以獨得 100 兩,所以,除了第五次投贊成,其他一定都反對。3 號知道,只要前面的兩個人死了,他就可以獨拿,那麼他的態度就很容易猜了,答案就是反對前面兩次的投票。因此,在第二次投票時,我們有了兩位堅決的反對者(3 號和 5 號),所以無論 2 號怎麼分配,他都得下海。好了,來到了這個例子的最開始,聰明的 1 號海盜「瑋哥」(天啊!!),你有了堅定的支持者 2 號和 4 號,勇敢的做出分配吧。視金錢為糞土的爸爸,會分給自己 98 兩,2 號 1 兩,4 號 1 兩…

  1 號 2 號 3 號 4 號 5 號
第 1 次 Y 100 Y 0 N 0 Y 0 N 0
第 2 次   Y N Y N
第 3 次     Y 100 Y 0 N 0
第 4 次       Y N
第 5 次         Y 100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在利益面前,有些人,無論你對他多好,他都會反對你;有些人跟著你,也未必永遠都同意你的安排或分配,而是不得不為的無奈之舉。過了這個山,到了那個橋,也許他對你的態度就會丕變。另一件事情是溝通,事實上這個例子有個茫點,在第一次分配時,4 號的態度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大家可以溝通,而你又像爸爸那麼大氣,只給了 4 號 1 兩。那麼當 3 號出價 2 兩,讓 4 號反對你 1 號的分配法,那麼你也很有可能從得到 98 兩,變成鯊魚嘴裏的美食。領導者必需讓決策透明,這是說給鬼聽的,很多的決策一出就見光死。很多人,為了利益,甚至可能不顧整體的利益,把關鍵的訊息,轉頭賣給你的競爭對手。

仔細想想,這兩個有趣的例子還告訴了你什麼,如果有空,寫個簡單的 mail ,或是在晚上的連線跟爸爸分享。最後我們可以思考的問題是,如果你是 3 號海盜,或是槍手 A,如何破解這樣的局呢?

愛你的

爸爸

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