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狗腿文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親愛的林瑋:

這次回來台灣,很享受十天舒服、幸福的好日子,也長胖了幾公斤。爸爸去年三月過來大陸,是看到台灣政治問題,萬一發生兩岸事件,家裏對於這種風險,佈局不夠深入。加上你考大學在即,如果能到大陸唸書,對未來也許有加分的效果,那麼在大陸工作的爸爸也可以就近聯絡、幫忙申請送件…十四個月以來,爸爸在大陸,已經建立了基本的資產,也對大陸的居住環境,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今年年底之前,爸爸想在江蘇南通買一套房子。如果台海的狀況惡化,我們全家還有一個安身立命的點。這個目標達到後,爸爸想,也是該回台灣的時候了。

回台灣的考量,家庭是最重要的因素。爸爸感覺,阿公的健康情形並不很好,阿媽和阿妮兩人的壓力很大;奶奶八十歲,也需要有人照護。在這個時期,我們做孩子的,應該花比較多的時間陪伴他們,跟他們說說話。大陸的醫療環境,現在還不是很完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台灣的水準,所以暫時不適合把老人家帶到大陸長住。爸爸不在台灣的這一段時間,需要麻煩你幫忙,花一些時間陪陪奶奶、阿公阿媽,有空跟他們出門散散步、跟他們講講笑話、也許可以幫忙他們設定一下手機平板、幫忙他們量量血壓血糖…你的媽媽是個很獨立、很勇敢的好母親,她能把這個家安排得那麼好實在很不容易。但把這麼多的事情、壓力放在你媽媽的身上,也是相當地不公平。

爸爸還是會續繼寫一些心得給你,爸爸覺得用寫信的方式會比較好,因為很多事情當面聊的時候,會因為時間、場景的不同有所限制。有時辭語用的不妥當反而會造成我們父子之間的誤解。用寫信的方式,讓對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閱讀和思考,應該會比較好。很多同事都說他們親子之間有代溝的問題 – 代溝的界定很容易,每當爸爸講一些事,你的心裏浮出一個「厚」 (or 吼 or 三條線),那就是代溝了。爸爸承認,爸爸在跟你差不多大的時候和你爺爺之間就有代溝存在…這很正常,就像你是一個新創公司,有「極端」無限可能的未來;而爸爸像是成熟期的公司,只有「差不多」無限可能的未來 🙂 就算我們之間面對相似的問題,想法也未必相同。爸爸也曾經年輕,你將要經歷的事情爸爸可能過去已有痛苦的體驗,可以跟你分享。你可以當做參考,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在你們成長的過程,爸爸一直秉持的做法就是永遠給你們無盡的愛,從不懲罰;永遠保持開放的溝通和傾聽、分享經驗,但由你們自行選擇。以前是這樣,未來也將如此…Anyway, 我們把這些交流用文字儲存,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回頭來看,也許會相當有趣。就像我們在看小時候的照片,充滿著愛、歡樂、美好的回憶。

最近有位前輩傳了一段文字給我,我覺得很不錯。他說,在倫敦西敏寺墓碑群中,有一個做工粗糙的無名大理石碑。跟二十多位英國前國王,以及一眾名人如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人的墓碑比較起來,這個無名碑前,總吸引了最多人在此駐足思考。雖然人們不知道墓下埋著是誰、做過什麼事,但卻被碑上的文字深深震撼,原文是這樣的: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爸爸的譯文是這樣的:

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像力沒有極限,我夢想改變世界。當我長大、變得聰明的時候,我發現這世界很難改變,於是我把目標拉近到改變我的國家。

但,這依然太難…

在我垂暮之年,絕望的我想做出最後的嘗試,去改變我的家庭。然而,連我最親近的家人們,我都改變不了。

現在,我行將就木,我意識到,倘若當初我先改變自己,我將成為家裏的榜樣並影響我的家庭。也許我能進而啟發和鼓動更多的改變,讓國家變得美好。甚至,可能改變了世界。

爸爸上網搜尋了西敏寺的這段文字,發現這是出自於一本外國人寫的心靈雞湯(網路上還有這墓碑的照片)。有人說,他特別去西敏寺尋找這個墓碑,但怎麼也沒找到…不論這石碑是否存在過,我覺得這段文字相當值得深思。爸爸在職場看到許許多多的人,甘願於平庸。他們不斷抱怨,說沒加薪、升不了官、賺不多錢、同事和老闆對他有偏見…卻很少想到,他的能力和對公司的貢獻,一直沒有成長。爸爸一路走來,一直在選擇走難走的路,挑戰自己的惰性、邁出自己的舒適圈。從學習機械、學寫程式、學管理、學談判採購、學關務物流、學經濟學財務、學著跟客戶、跟官員、跟供應商談生意、解決問題、學做個稱職的總經理(學吹吵死人不償命的蕯克斯風? )…爸爸不抽煙、盡量不喝酒,從來不賭博;每天差不多十一點睡,早上五點半起床。每隔一兩年,爸爸給自己一兩個重要的研究功課,然後盡力去達成。在大陸的時間,假日我就一個人窩在辦公室看書。爸爸很喜歡自己選擇的這條路,能夠不斷學習,做實驗去証明書本知識的對錯,滿足了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累積足夠的知識後,就嘗試發展自己的理論…不論成敗,這些都是十分快樂有趣的体驗。

就像打薩爾達,一場場的冒險,讓我們發現,某條不起眼的小徑裏,有破關最重要的物件。大 Boss 怎麼都打不死,我們就得不斷去找他的弱點、改變方法來突破他的防禦。嘗試的過程,會挫折、會掉血、會 GG。偶而會有一點點難過,但那些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更強。慢慢的,你能夠感受到蕯爾達程式設計師的理念,知道他的提示在哪裏、應該準備什麼、進而猜到大 Boss 的弱點…爸爸把人生當成一場大型的遊戲,不斷嘗試、受挫折、掉血是正常的。意外就像是路上突然磞出來的醜惡怪獸,雖然讓你失血又失寶,但經驗值也隨之上升。沿路打怪、撿錢撿寶,又收了幾個小弟,一起向前破關…慢慢的,你能體會造物者(if any…)的理念,他的提示與設定的規率(or 自然率)。然後,你開始可以擺脫大部份受制於人的情境,有能力預測前方的風險與機遇。寶物庫裏,也慢慢累績了好些個武器、盔甲、增加能力的寶石。不論遇到野蠻人、吸血鬼、放冷箭的骷髏頭…你都能從容應付。

今天母親節爸爸要狗腿一點。爸爸出生在一個很棒的家庭,爺爺奶奶給爸爸一個充滿著愛與自由、不虞匮乏的成長環境。家人雖然不多,但感情深厚。爸爸覺得這一生最幸運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跟你媽媽談戀愛、結婚。巴菲特曾經說過,選擇伴侶不僅僅是選擇了一個人,更是選擇了一生的生活方式。爸爸和媽媽一路互相扶持、互相信任、互相體諒,互相尊重,給對方最大的自由度,讓對方能夠在最大的限度下,做最好的選擇。我們把各自的父母都接來一起住,以前他們辛苦地拉拔我們長大,現在換我們照護他們。也謝謝媽媽給我一對很棒的孩子,爸爸和媽媽努力建立一個充滿愛與自由、不虞匱乏的成長環境,讓你們能夠從容面對未來挑戰,去嘗試、去突破、去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愛你的

爸爸

2019/05/12

PPAP 愛情策略

下一個 P,Plan and Predict。我們要思考,未來的老師會在哪裏? 假如你讀的是師大,那…太沒挑戰性了…我們假設你讀的是成大好了。老師通常出自國文、英語、歷史、地理…而且老師呢,通常要修教育學分班。一個是選課的時候到學分班去守株待免找目標(這個難度太低了…),另一個就是跟這些系所聯誼(難度同樣不高)。看到了嗎,Predict 的技巧,就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籃子裏想事情。當你想好你要找的目標(未來的老師、顏值高、個性文靜…),假設自己是她,思考她會修什麼課、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你就會很多方向可以佈局。

親愛的林瑋:

上次爸爸用 PPAP 模型來分析你的理想情人。經過了第一個 P,Put everything down and Prepare 之後,假設,你認為你的優勢策略:未來你的另一半是老師。那麼,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到下一個 P,Plan and Predict。我們要思考,未來的老師會在哪裏? 假如你讀的是師大,那…太沒挑戰性了…我們假設你讀的是成大好了。老師通常出自國文、英語、歷史、地理…而且老師呢,通常要修教育學分班。一個是選課的時候到學分班去守株待免找目標(這個難度太低了…),另一個就是跟這些系所聯誼(難度同樣不高)。看到了嗎,Predict 的技巧,就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籃子裏想事情。當你想好你要找的目標(未來的老師、顏值高、個性文靜…),假設自己是她,思考她會修什麼課、去什麼地方、做什麼事…你就會很多方向可以佈局。

這樣吧,假設你喜歡愛讀書、文靜一點的女孩子,這樣的女孩可能不喜歡聯誼的場合,那麼你應該可以去圖書館裏找找。按照 PPAP 模型,進入第三步 Arrange and Action,我們來思考一下可以怎麼佈局,怎麼行動。

你到圖書館,第一是找個合適的位子。儘量不要找離入口太近的位子,這會不利於你的觀察。能夠穿過比較多人、從裏往外看到越多人的位子會更好。第二是時間。圖書館一開門你就衝進來,坐定之後你就會發現,你旁邊坐的都是一些臭男生或是恐龍女…這樣很不好…太早坐定位,你就是被選擇的獵物。你應該找適合的時機進來 – 當館內讀書區裏,人有點又不會太多,這時候你就有選擇權了。更好的是你在排隊時,就看到心儀的對象。如果她旁邊沒有他,那就加倍的好,你應該想辦法排到她的後面,讓她先選位子,然後找同一桌或者即便是不同桌子,也要坐在她可看見的視野內…這樣,你可以更容易地觀察她,也可以讓她看到你。在 Game theory 裏,後出牌的人,往往有更多策略可以應用,叫做後發優勢。

選位子還有一些重點,舉例來說:有男朋友又在同一間學校的,通常會跟男朋友一起去圖書館,或是幫男朋友留位子,也通常不會跟女性同學或室友一起去唸書(你懂的…),這種難度比較高。有男朋友但不在同一間學校、或是沒有男朋友的,要嘛自己獨自一人,要嘛會跟女性朋友一起。然後,別忘了看一看她放在桌上的書,如果多是國文類的,那麼她很有機會是國文系的(廢話…)。總之,藉由好的位置、好的時機,你可以把圖書館內的幾個目標觀察清楚,至少可以知道她們大概是什麼系的,可能有沒有男朋友…這些情報,有利用你的判斷、選擇,甚至後續跟她們談論的話題。

注意,爸爸說的是她們。如果你的目標只有一個…那麼可能代表你的位子選的不好。從機率的觀點,十個女生裏,應該有一個二個是還可以的。大學一間圖書室裏,至少有五、六十人,女生比較多,應該有三、四十個,至少有五到八個是還行的。再說,過於漂亮的女生,未來麻煩也比較多。在大學的階段,你要想辦法認識女人這種動物。她們的想法,跟男人相當不一樣…所以你要學習如何跟女生相處、交往、甚至分手。累積夠多的經驗,對你未來上班、婚姻生活,都不是件壞事,反正咱們不吃虧…

坐定了位子,在你正面 120 度的區間內,假設你有三個目標是你覺得不錯的。那麼,當然你不能盯著人家一直看…很噁…但你可以利用每 10 分鐘抬頭的時間,用眼睛掃一下你的三個目標。如果她們正好也抬起頭來,那麼緣份來了。我們試算一下機率:假設每 10 分鐘你抬頭動動脖子動動手,每次持續 15 秒,那麼基本上我們可以把這 600 秒分成每 15 秒的 40 段。如果她的休息時間也差不多,那麼你有大於 1/40 的機率可以看到這位女生抬起頭來(時間是連續,不是離散的,前後都有可能接觸到,所以機率比 1/40 大)。Anyway, 我們用 1/40 來算,假設你待在圖書館四個小時,抬頭 24 次,每一次同時掃過 3 個目標,所以應該會有二次機會跟女生們對視。

接下來,你要把自己當成一匹馬。你知道,騎在馬上,馬是看不見主人的。好的馬可以憑著主人肌肉的變化,就知道主人想要往前、往後、還是快跑…一個不認識你的女生,如果對你有好感,那麼她的眼神通常會在對視時,下意識地往下閃,然後,一會兒之後會偷看你是否有注意她(很像是罪犯重回犯罪現場的心態)。很明確不喜歡你這一型的女生,那眼神不但不會閃,還可能眉頭皺一下。當然也有很大的可能,她完全沒有注意到你…其實,人類的本能,是完全可以感知對方的好感或敵意的,你只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然後我們繼續佈局。

我們先把第二類,很明確對你沒有好感的女生從目標名單中去掉,強扭的瓜不甜,別浪費太多時間…第一類女生的成功率最高,第三類則是在沒有第一類女生時,當做備案試試看。除了抬頭之外,你還有倒水、上廁所的機會沒用到,不能浪費。你要在她倒水、上廁所的時候,也跟著去倒水、上廁所,重點只是要讓她看到你。這才剛開始,不要太衝動,你可以在她去倒水、上廁所時,也跟著走出去,在她回來必經的路上,做做伸展,或是拿本書到外頭翻閱,擺出你最帥的角度,略帶憂鬱的神情,讓她注意到你。

按照心理學,如果一天碰到二次同樣的人,就會在心理留下痕跡。她在圖書館,一定也會休息、抬頭四處看一看。如果她沒有男朋友,一定也會像男生一樣,稍微看一看長像不錯的帥哥,在心裏品評一番。所以,你差不多擺個一、二次姿勢讓你在她心理留下好印象(也許她抬頭休息時,也常常望向你),這樣就更方便我們進行下一個步驟。

在她收書包準備離開的時候,一般是她最放鬆、也可能比較有空的時刻,這是你最佳的攻擊點。你一定要很快地把書包收好,儘量比她先離開圖書館。你腳步可以慢一點,或是在外面晃一下,創造一個不期而遇的時機。然後,你可以上前問她問題。例如,你的車子煞車不很靈光,請教她哪裏可以修車;或是哪裏吃飯比較好吃、哪裏咖啡好喝…你可以叫她學姐,假裝不很了解這個學校的樣子,然後誠心跟她請教。如果她說她也剛進大學不很了解(表示她也是大一),你們肯定有很多的話題可以聊。如果她擺出學姐的老練,那也沒什麼,大四的學生是不會去圖書館的,不就是大個一二歲嗎,喜歡的話還是要追求。總之,在她也同樣有你的印象下,談話就更容易展開,可以跟她請教一些事,再確認她是不是你喜歡的個性。如果她急著離開,表示她對你沒意思、或是她完全沒有幫助人的同情心,那就要果斷放棄,不要糾結。反正,每一次你去圖書館,如果把握的好,都應該有一次搭訕的機會…如果你一週去圖書館兩次,一學期算二十週,你可以面試四十位美女…

可以問的問題很多,電話地址比較突兀,比較精典的範例是社團,她參加的社團,你就勉為其難的去看一下,可以讓她照顧你(女生一向喜歡這個 fu)。如果她真的沒有社團,那就把你的社團推薦給她,按照心理學理論,如果她對你有意思,她會來社團的…記得,很多老套的方式,接下來都可以用一用。老套絕不是不好,至少是傳達你想追求她的一個訊號。然後,有一種男人叫「愛在心裏口難開」,這一類人真的是笨到了極點,十分不足取。喜歡一個人,就創造一個適當的時機讓她明白。真的不適合,也千萬別勉強。你個頭不矮、五官端正、家世清白。說你長很帥,有點老王賣瓜的嫌疑…不過,實際上,的確是很帥 !!

就這樣,你看,姻緣…不過是設計好的機率題,一點都不難。這技巧一回生二回熟,有空試一下唄。

愛你的

爸爸

P.S. 這個 PPAP 模型,是爸爸的原創,還不錯吧?

愛情的數學觀點

北京 3000 萬人,若平均分布在 1.6 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每平方公里有 1875 人。要從 1875 人裏,把四個好男人找出來,以結婚為前提下交往…從統計來說,你可能要認識滿 500 人,才能挖掘到一位未婚高富帥…問題是,這位女性標準的高富帥先生,在現實世界裏,多半不喜歡這樣有學歷有錢有成就的精明大齡女(有錢人嘛,你懂的…)。

親愛的林瑋:

考完試了嗎? 這一篇爸爸想跟你談談愛情。愛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你的很多選擇像是結婚生子做什麼住哪裏,往往會被愛情左右。你跟你未來的太太,也許要牽手相處五、六十年。婚姻的好壞,會影響你一生的幸福(記得我們遠房親戚林肯先生與瑪麗的故事?)。

前一陣子大伯來蘇州(又是大伯…),他問我要不要去上一個修心善財班。這個善財班呢,是給一些有錢卻不快樂的善財童子辦的(有沒有想到自由發揮的那首歌?),五天四夜的課程打折之後收費人民幣三萬元,算來約是台幣十三萬。課程呢,就是教人打打坐啦、順順心啦、講講人生大道理什麼的…爸爸用了 0.1 秒鐘思考,就決定拒絕參加。一來爸爸本來就是修自在的道,心裏常常安定喜樂。如果要我吃五天的素食還要交十三萬肯定會十分不快樂。雖然不去上課,但認識一下老師學生也蠻好的。於是那些需要靜心修禪的學生們找了個小酒吧,大伯、我還有幾位老師學生們十幾人就進入搖滾樂、點心和美酒環繞的紅塵世界裏修行…

聊著聊著,爸爸發現,這些有錢人心裏十分空虛、孤獨。有個學生,說她十四歲就上了大學,現在當心臟科醫生,很有錢但找不到合適的對向,三十四、五歲(我猜)還結不了婚;另一個是做保險的,說她國中交的男朋友,把她拋棄了又撿回來、再拋棄再撿回來,這個動作後面再重覆了三次…她很喜歡這個男人,又恨他的花心和絕情。然後呢,她差不多三十七、八歲了吧,也沒結婚。很多人,事業做得還不錯,但一碰到愛情就一籌莫展。

讓我們先用數學幫這兩位來自北京的朋友算一算美好愛情的機率。北京是有了名的地狹人稠,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找對象應該不難。

北京有 3000 萬人口,假設男人女人各一半,那麼男人就是 1500 萬人。

假設年齡平均分布在 1~75 歲之間,那麼每一個年歲區間,約有1500 / 75 = 20 萬男人。

假設適合婚嫁的男女年齡差異在五歲之間,那麼適合她們年紀的對象,在北京總共是 20 X 5 = 100 萬。

按照 2016 年二月北京發佈的資料,北京適婚年齡有配偶的比例是 76.4%, 也就是說,還沒結婚的男女約有 25% 。而男女未婚的比例約在 6:5 ,男人多一些,女人少一些。所以,她們的目標,北京未婚且年紀差異五歲以內的男人,人數大約有 100 X 25% X 6 / 5 = 30 萬。

這三十萬人裏,一定有學歷低的、個性差的、太胖的、過矮的、臉上有刀疤的、缺手斷腿的…這樣算好了,學歷能力個性臉蛋配得上她們的,算十裏取二好了,那麼總數大約是 30 X 20% = 6 萬未婚,高富帥好男人。

假設這 6 萬人平均分布在北京 1.6 萬平方公里內,每一平方公里大約有四人是她們的眼中的白馬王子。

北京 3000 萬人,若平均分布在 1.6 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每平方公里有 1875 人。要從 1875 人裏,把四個好男人找出來,以結婚為前提下交往…從統計來說,你可能要認識滿 500 人,才能挖掘到一位未婚高富帥…問題是,這位女性標準的高富帥先生,在現實世界裏,多半不喜歡這樣有學歷有錢有成就的精明大齡女(有錢人嘛,你懂的…)。

再說認識 500人的困難度。這麼說好了,爸爸在昆山住的吉田小區大小約有 0.7 平方公里,內有二十二棟住房樓,每一棟二十五層樓,每層八戶。就算每一戶只有一個人,這個小區內至少有 4400 人。爸爸在這住了一年,總共認識幾個呢,十個不到…包括三位同事,你乾爹乾媽,還有早上運動、會互相問好的阿伯,就差不多是這樣子了。公司是比較集中的區域,但許多公司因為管理上的問題,是禁止同公司的婚姻的…

看出問題了嗎,這些有學歷、有成就、顏值不差的大齡女,想要搭上有學歷有成就個性不壞的適齡男,機率超級低。如果她們不改變策略和行為,繼續朝九晚五假日加班,按照她們的習性妄想美好的愛情,用過去証明失敗的方法面對未來的挑戰。爸爸只能願上帝祝福她們…

要戰勝這個機率問題,其實很簡單。用爸爸的 PPAP 模型來說,第一個 P 是 put everything down and prepare。先把你手邊的女友放下,開始做準備工作。拿你來說,假如你希望未來走學術研究的路,那麼你希望你的太太從事什麼工作,對你來說最為理想? 學商的女生? 如果她成天應酬無法顧家、或是因為優秀升官快、賺錢比你多很多,你是否可以接受? 如果她學的是工程,在產業界上班,常常可能要調派各地、或需要長時間在工廠裏,動不動加班寫報告…你覺得,適合嗎?

假設你希望,你太太也能夠一起走學術的路,或者未來的她是一位老師,能夠穩定持家、照顧孩子、又有寒暑假可以帶(代)你去旅行…只要她的顏值個性符合你的需求,那麼這就會是你的「優勢策略」(@競爭論 or Game Theory)。

當然不是說,學商學工程的女生一定不適合你。記得嗎,一個好的策略能讓你花最少的資源,得到最高的期望值。工程上,我們的新產品用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模型。在設計的階段就解決了生產的可能問題,那麼這個產品有更高的機會量產賺錢。扁鵲能治重疾,他的二哥能在重疾之前治病,他的大哥能預防疾病於未發,孰高孰低不言而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事後控制不若事中控制不若事前控制。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大家都想早知道,卻都不提早就把事情思考清楚再採取行動…雖說未來很多事情不可控,但我們不願用一個好的模型做預測做計劃做風險控管以及良好的執行,放任自己隨波逐流。你說,這樣的人類是不是很可笑?

回到你的愛情故事,假設你覺得未來你的她,如果是國高中老師,應該很不錯。那麼我們繼續推演,國高中教師的系所不外乎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老師的出處最多也許是師大,適合的年齡也許是你的年齡正負二歲。看到了嗎,你的目標在你讀大學時自動集中,任你挑選。過了大學,目標就分散了,你需要更多的資源或很好的運氣才能碰到你愛的也愛你的那個她。另外,如果你希望你未來的太太也能夠在大學任教,那麼你也許可以在讀研究所或博士班時,採取必要行動(爸爸會教你的)。或者,你現在交往的女生,如果她也有讀博士的想法,那麼就應該把這段感情用心維持好一點…甚至,你需要用一些策略,讓你心誼的女生照著你所想的方向前進。

這樣講,爸爸知道,你一定又要說,爸爸太世俗了、太世故了、太功利了。但你知道嗎,爺爺奶奶從大陸過來,我們沒有什麼親戚朋友。爺爺加上奶奶一個月賺的錢並不多,努力省下來的錢,差不多就夠孩子們唸書而已。你想想,大伯、姑姑在國外唸書,一學期一個人的註冊費大概就要三十萬台幣,加上生活和住宿(你去過美國和歐洲,應該知道物價),對爺爺奶奶來說實在是個過份沉重的負擔。你可能不知道,當年爺爺奶奶被人倒了債,被朋友騙走會錢(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來會,有點像地下銀行,利息很高的那種)的事情。那時爺爺奶奶自責又心急如焚的樣子,爸爸一輩子也忘不了。爺爺省吃儉用苦了一輩子,他過世的時候,爸爸整理遺物,銀行帳戶幾乎沒有多少錢。因此爸爸很早很早就決心用自己的努力,建立一個家庭,讓家人都能丰衣足食,在需要用錢的唸書階段,不用為錢操心…大伯和爸爸為什麼來大陸? 大陸的國力,在未來十年內,很有機會超越美國。台灣本身無論是政治力、經濟力越來越弱。民進黨真的敢獨立,老早在阿扁時代就獨立了,結果不但沒獨立,還貪污貪到牢裏。現在民進黨想要往美國靠,美國卻相當不靠譜。如果有一天,大陸真的用武力把台灣拿下來,我們一輩子辛苦打拼積累的成果就會如泡沫般破碎,不單一家子回到原點繼續吃苦,台灣人在中國人的世界裏,必定淪為次等國民。爸爸想讓你來大陸唸書,真不是吃飽太閒沒事找事,而是有很多層面,尤其是風險的考量。從另一個角度,身為中國人,能擺脫過去二百年來,我們被侵略、被屠殺、被世界列強玩弄於股掌…爸爸希望在你這一代,中國人整合起來,走上國際的大舞台,展現我們的傲人影響力。當然,政治或是軍事上的時間點,爸爸無法預測,但從歷史的軌跡和對未來的研判,爸爸和大伯不得不採取風險規避的行動,在大陸認識一些有力人事、建立據點,然後把部份資源移轉過來,就算發生了不好的事,你們讀書的錢也不會有問題。也請你多体諒爸爸暫時離開家裏的許多不便。

唉啊,離題了。下一次,爸爸保証教你訂定把妹策略和行動指導,敬請期待。

愛你的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