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和做人

1. 入對行,跟對人,比做什麼策略都重要。如果你要成為獵人,那麼就要早早練習,至少要有把握跑贏大部份別的獵人。
2. 「在博弈之前,博弈就已經開始。」孫子也說:「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在打獵前先想好,遇到獅子時,同行獵人的可能策略,並準備好對應的招數。否則等到獅子出現、別的獵人出招時,我們才開始想如何做才是對的…那麼你活該成為獅子的食物。
3. 如果一起打獵的獵人都跑超快,那麼帶一隻跑不快的狗,也是好的。
4. 儘量不要跟太精明、太計較的獵人走在一起。你可能不知不覺就被算計了。
5. 我們表現於外的,最好不要太精明、太計較,不然沒有人跟你做朋友。
6. 永遠要有存糧

親愛的林瑋林瑄:

​ 開學好嗎? 暑假我們一起學習的「記憶技巧」「學習卡片」好用嗎? 這些技巧利用了人類大腦的特點,來強化學習的效率。效率增加了,我們可利用的時間就更多,可以用來發展自己的興趣、進行社交活動或多多運動。

​ 爸爸最近開始慢慢整理自己幾十年來做的筆記。原因是閱讀過市面上的管理書藉,發現這些概念以前就曾經看過,也做過了筆記。但爸爸的筆記可能是看過一本書之後寫的、或是參加會議、甚至讀完一篇文章的感想。資料很多但是卻比較片段,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而沒有完整的系統,就比較不容易思考並發想出新的想法。建立完整系統這一點,其實是向大伯學的。爸爸發現大伯常常把所有雜誌裏,同一個話題的所有文章都集中起來一起看。這樣子很容易建立起一個知識體系。如果再利用像心智圖,就更容易形成一個不會忘記的圖像。

​ Anyway, 爸爸最近整理策略的書,看到之前一個獅子和兩個獵人的故事。這故事很老套,就是兩個獵人在打獵,突然一隻獅子衝出來。一個獵人想到,反正跑不過獅子,那麼逃跑似乎沒什麼意義。但另一個獵人卻把球鞋繫好,猛力衝出。他說,的確跑不過獅子,但我只要跑的比你快就好了。

​ 這個簡單的故事,利用策略的觀點再想一下,就會有更多有趣的思考點:

  1. 如果你是跑的慢的,你可以怎麼做來提高你的生存機會?

  2. 如果這隻獅子是隻聰明的獅子,你猜它會先弄死跑得快的,還是跑的慢的?

  3. 如果這隻獅子看來瘦弱又好像受傷,兩個獵人合作獵獅,有很高成功的可能性,你想如何說服另一位獵人不跑走而是合作?

    3-1 如果你是跑的慢的獵人

    3-2 如果你是跑的快的獵人

  4. 你是跑得快的獵人,前面有兩條路,跑得慢的獵人要求分頭跑,你該同意嗎?

  5. 如果你知道,附近有獅子的敵人「大黑熊」,但大黑熊也可能吃了你,你會跑向大黑熊的方向嗎?

  6. 如果你知道有一條路,路旁就有獅子喜歡的食物,你會跑向那條路嗎?

​ 親愛的林瑋林瑄,爸爸希望你們想一想這幾個題目的答案,如果你想到更多拓展題,那麼更好,麻煩你寫信告訴爸爸。如果我們把人生、或是未來就業工作,比做是一個不斷的打獵過程。我們做為獵人,一般的狀況下,打獵物、吃獵物都沒有問題。但也有可能碰到獵物很少、或敵人(獅子和黑熊)很兇的時候。在團隊中,有一些獵人知道自己速度慢,當碰到獅子的時候,就使拌子、開黑槍讓跑得快的你受傷跌倒,成為獅子的食物。

​ 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有時候,你也不能怪這些獵人。他們如果不這麼做,那麼不單他活不下去,他的家人也許會餓死凍死。誠心而論,面對生死,換做是爸爸,為了家人能存活,也許也不會一直很優雅高尚。

​ 從這個拓展的獅子獵人故事,爸爸認為:

  1. 入對行,跟對人,比做什麼策略都重要。如果你要成為獵人,那麼就要早早練習,至少要有把握跑贏大部份別的獵人。
  2. 「在博弈之前,博弈就已經開始。」孫子也說:「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在打獵前先想好,遇到獅子時,同行獵人的可能策略,並準備好對應的招數。否則等到獅子出現、別的獵人出招時,我們才開始想如何做才是對的…那麼你活該成為獅子的食物。
  3. 如果一起打獵的獵人都跑超快,那麼帶一隻跑不快的狗,也是好的。
  4. 儘量不要跟太精明、太計較的獵人走在一起。你可能不知不覺就被算計了。
  5. 我們表現於外的,最好不要太精明、太計較,不然沒有人跟你做朋友。即便人家跟你一起打獵,因為你表現出精於算計,他們會不知覺的聯合防著你。獅子出現時,搞不好先讓你倒下,省得你出招算計他們…古人說「大智若愚」,那是一點不錯的。內心精於算計,外表大氣一點、傻一點。利益之前,讓別人多佔點便宜,那麼隨之而來,合作的機會就多了。
  6. 永遠要有存糧,實現財務自由之後,這種工作上的爭鬥撕殺就不過是個有趣的遊戲。真的不喜歡,就回家吃自己休息休息,活得簡單優雅也可以。

​ 親愛的林瑋林瑄,如果我們把這次新冠病毒當成獅子。當聽到獅子的吼叫,就衝去買口罩,買消毒水、買衛生紙、買食物和水的人,我們都要尊敬他們。因為這些人戰勝了人類的惰性,預測可能的風險並做出行動。真的發生可怕的狀況時,他們才是可能成為不多的、活下來的人。即便行動是錯的,因為他們能做預測並快速行動,通常也不會出大錯。而一般般的人,通常都等到獅子展現獠牙撲身過來時,才驚慌失措。每天去排隊等口罩、罵政府,然後呢,口罩只會被特權階級徵用,少部份流向那些必需使用的醫生護士(其實還是不夠),死道友不死貧道,一般人呢,疫情過去就有口罩了。這些一般般的人,完全沒有想到,是他自己的不做為,造成了生死的危機…那麼你們想做哪一種人呢?

​ 總結一下,爸爸覺得很有趣的是:通往「自由」之路,往往是一條刻苦、努力、自我學習成長的「自律之路」。做計劃、做策略時,要用最悲觀的心態模擬可能發生的狀況、要用最樂觀的心態來應對已發生的事件、並快速做出行動。而做人呢,要存大智慧在心裏,表現於外的,憨憨傻傻就可以。這種很兩極的觀念和心態,其實放在一起才最有力量。易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古人誠不我欺。

愛你們的爸爸

「保持一致性」的博弈

要保持你的一致性,不要耍小聪明。如果你不一致,很容易讓對方認為你是「隨機策略」,而面對隨機策略的優勢策略是「永远的背叛」(知道如何对应反覆无常的小人了吗?)。记得一定要赏善罚恶,建立你的口碑,讓所有人願意跟你合作,不搞背叛。爸爸記得一句話:做人的最高品質是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爸爸小時候,爺爺常常教我們,傲心不可有,傲骨不可無

親愛的孩子:

明天你就滿十八歲了,爸爸祝福你「願原力與你同在」!!上週我們講了三個槍手、五個海盜的故事,這些例子屬於博弈論(也有人說是競爭論)的範疇,不過呢,他們跟囚徒困境相同,屬於「同時一次性出牌」的情況。這類例子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比較像是一種特例。美國有一位羅伯特先生,他是密西根大學教授、研究策略的專家,寫了一本書叫「合作的進化」,他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交往間的合作(善意)或背叛(惡意),在經常見面(重覆出牌)的狀況下,到底哪一種策略會勝出?

舉例來說,如果你和某位同學互借筆記本,並且幫忙對方指出筆記本的問題或錯誤,那麼兩位同學都得到 100 分;如果你借給了他(合作),他卻不借給你,或是沒跟你說你筆記裏的錯誤(背叛),那麼他得了 100 你得 60 分。如果你們互不相借(背叛),因為知道只能靠自己,所以各得到 75 分。像這樣,他找了 62 組隊伍,將他們的合作/背叛策略寫成電腦程序,並進行了多達百萬次的博弈,讓每個隊伍重覆跟其他隊伍進行出牌。最後計算得分,猜猜哪一種策略贏得的分數最高?

是的,這樣的遊戲進行了幾個回合,只要見面次數夠多,第一名的策略都是固定的,而且十分簡單易懂:每次見到新隊伍都採「好人策略」,就是先合作。下次見面時,如果上一次對方是合作的,那麼這次我就出合作的牌;如果上次對方背叛,我們這次就背叛。就這樣,這種簡單粗暴,看起來豪無心機的策略,卻每每贏得比賽,相較於什麼壞人法、隨機法厲害的多。這種策略的好處在於第一:方法很清晰,別人一看就懂,不需要用複雜的方式預測;第二,他讓人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想害我必須付出代價;第三,他是寬容的,只要你願意重啟合作,我就會給你機會,如此可以吸引傾向合作的隊伍,抱團共贏拿高分。

有一個弗里德曼策略,一開始也都是與人為善,但是一旦對方有一次背叛,他就永遠採取背叛策略對應。這種過於小心眼的策略使得他在「好人策略」的排名中總是排在後面。另一種很厲害的壞人策略叫「唐寧策略」,它會根据對手的反應調整自己应对的方案:如果对手是老好人,那就增加背叛的机率;如果对手睚眦必报,它就会乖乖合作。所以,善意出发、以牙还牙、宽容以对,这样清晰的态度来应对人跟人的合作與竞争,看来很可能是一个优势策略。

這本書還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對方高分而嫉妒,不要因為對方低分而輕乎,要保持你的一致性,不要耍小聪明。如果你不一致,很容易讓對方認為你是「隨機策略」,而面對隨機策略的優勢策略是「永远的背叛」(知道如何对应反覆无常的小人了吗?)。记得一定要赏善罚恶,建立你的口碑,讓所有人願意跟你合作,不搞背叛。爸爸記得一句話:做人的最高品質是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爸爸小時候,爺爺常常教我們,傲心不可有,傲骨不可無,也類似這個道理。

如何,覺得有趣嗎? 但事實上,這種做人的優勢策略存在一個很大的前題,才能為真,而且這樣的例子相當的多…要不要試著猜一下? 有想法可以寫個簡單的信給爸爸!!

愛你的爸爸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