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繼續吃!

決勝的關鍵,在於我們的大腦。科學家發現,即使是最頂尖的運動員,也可以靠著基本上對他們說謊,來騙他們進步。在其中的一個實驗裏,科學家讓自行車選手用最快的速度踩踏四千公尺的室內健身腳踏車。接著,他們一邊看自己先前踩踏車子的錄影檔,用相同的節奏速度一邊再度練習。選手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已經偷偷調快了撥放的速度,而選手就在不知情的況狀下,突破了原先他們的極限…

親愛的林瑋:

這個星期好嗎? 爸爸上個星期把所有集團的新產品都帶到南通國際會展中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展)做展出。星期四、五、六幾乎整天都在展會現場跟來看展的官員、客戶、還有一些亂七八糟、想接公司生意的供應商接洽。不過也趁著空檔,唸完一本半的書,一本是大伯給爸爸看的「蘋果橘子思考術」,另外半本是美國人 Ray Dalio 所著的「原則」。星期日則整天待在宿舍,一方面休息休息,一方面整理筆記和這個星期的心得。

在「蘋果橘子」這本書中,作者說了幾個很有趣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講的是日本大胃王小林尊。小林尊是個身高173公分的瘦子。因為缺錢,他看上了電視大胃王的比賽獎金。比賽規則是在十二分鐘內,盡可能吃下最多的「熱狗+麵包」。在小林尊參加比賽之前,大會的最佳紀錄是二十五又八分之一個。小林尊開始練習時,他先去看了過去的比賽紀錄影片。他觀察到,大部份的參賽者想的是如何「吃更多」。而他發現,常常在他練習之後的短時間內他還能夠吃更多東西。所以問題應該不是「吃更多」,而是如何讓熱狗+麵包變得「更容易」吃。他單獨分析了熱狗和麵包,試著把他們切成不同的大小來就食。他試著把熱狗麵包切成塊,用手幫忙嘴巴做一些事,並分散大腦對熱狗麵包的噁心感。他的實驗也証明,熱狗和麵包一起吃,會有密度衝突:熱狗本身是一條緊密壓縮的肉,而麵包雖然鬆軟,但卻用掉了很多咀嚼的時間。他因此自製出植物油加溫水的溶液,在比賽時把麵包撕裂泡溼軟後吃下。他發展出自己的節奏-前四分鐘努力衝剌,中間四分鐘放鬆,最後四分鐘再衝剌。練習時他上下跳動,扭動身體,讓胃挪出更多的空間。他也發現,練習前的充足睡眠能夠讓他吃的更多更快。正式比賽時,結果很驚人,他把世界紀錄,從二十五又八分之一,推到五十個。

比賽結束後,記者問小林尊的感覺如何,小林尊說:「我可以繼續吃!」。

決勝的關鍵,在於我們的大腦。科學家發現,即使是最頂尖的運動員,也可以靠著基本上對他們說謊,來騙他們進步。在其中的一個實驗裏,科學家讓自行車選手用最快的速度踩踏四千公尺的室內健身腳踏車。接著,他們一邊看自己先前踩踏車子的錄影檔,用相同的節奏速度一邊再度練習。選手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已經偷偷調快了撥放的速度,而選手就在不知情的況狀下,突破了原先他們的極限…

真正的思考者,要讓自己的大腦極度開放、極度透明。爸爸的 PPAP 模型裏,第一步(Put down everything you have and Prepare)就是要放下,放下所有你所有、你所知。不要固守自己對事物「應該」是什麼的看法,讓自己極度開放透明,像一個純真的孩子,回歸自我,不遮掩、不自欺。用不同的觀點角度來看問題、問問題、請教別人、思考答案、嘗試錯誤。我們可以參考別人的解法,但不被別人的看法所影響,變成我們的障礙。

現在問題來了,爸爸發現,越是聰明的人,越難做到這樣的開放透明。像爸爸之前所說「因為優秀而難以卓越」。爸爸也是一樣,本身的聰明度是夠的,也夠自律、夠努力、執行力還行。但爸爸常常在機會到來之時猶豫不決,也常常做了錯誤的決策,但卻因為已經投入很多而不知放棄。爸爸的耐心不夠,短期的專案很拿手,但長期需要耐心的案子或者學習,爸爸往往難以堅持。

爸爸發現,很多問題的答案,老祖宗都透過易經,告訴我們了。爸爸這個週未再寫一些心得跟你分享。

愛你的爸爸

難以卓越的聰明人

聪明的人反而很难让脑袋開放透明。這些聰明人,有着很多的「成功经验」,很容易先入为主的认为哪个好、那个不好。聪明的人通常背着一些不能失败、不能丢脸的包袱。聪明人常常想要更多、享受更多,也有更多交际应酬。所以很快的,聪明人就变得不聪明了,優秀的聰明人反而難以卓越。

嗨, 亲爱的林玮:

最近在学简体输入法。说真的实在不习惯,打字的速度变得好慢。但爸爸觉得,该学的还是要学,所以也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练习。

上次爸爸说到,聪明的人反而很难让脑袋開放透明。這些聰明人,有着很多的「成功经验」,很容易先入为主的认为哪个好、那个不好。聪明的人通常背着一些不能失败、不能丢脸的包袱。聪明人常常想要更多、享受更多,也有更多交际应酬。所以很快的,聪明人就变得不聪明了,優秀的聰明人反而難以卓越。

其實早年的爸爸,同样也有这些聰明毛病。所以爸爸先用一般的管理方法,讓自己很有紀律地變得簡單。譬如說,爸爸規定自己不打高爾夫球,這種運動太浪費時間了,而且爸爸目前的職業並不需要。爸爸規定自己,每天按照基本的作息時間,如下所示:

06:30 準時起床

06:30-07:45 唸書(前一段時間唸易經,現在改為日文學習)

07:45-08:00 洗刷刷準備上班

08:30-18:30 上班

18:30-19:00 吃飯

19:00-20:00 音樂時間(練 saxophone)

20:00-21:00 運動時間(每天目標 10,000 步)

21:00-21:30 洗刷刷

21:30-22:30 跟媽媽視訊,唸書(最近是複習易經)

22:30-24:00 放空時間 – 唸小說、上網購物…

當然也會有例外的時候,像一些朋友聚會、官員拜訪吃飯什麼的。爸爸要求自己要謹慎選擇,一個星期不可以超過兩次。另外,爸爸也給自己設定了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獎勵。像爸爸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如果易經唸完兩遍,並通過「易經撲克牌」的測試,那麼就買一件防割外套給自己;如果爸爸通過日語 N5 的考試,就獎勵自己一件好看的皮衣;如果爸爸多學會吹奏一首難度很高的蕯克斯風曲子,爸爸就可以再買一個紫砂壺…

你看,爸爸也在執行爸爸自己的 adventure. 爸爸利用自己常常想亂花錢的慾望,轉換為學習的動力。每當自己完成一個目標的時候,享受自己送給自己的小禮物,這種快樂很難用文字表達出來。保持這樣的動力,如果每一年可以比你同年齡的人多讀三十本書,多練會一種技能,那麼十年、二十年之後,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差異。

不過呢,爸爸也發現,這種方式的一個缺陷:過於效率的生活,就會遏止創造力。爸爸以前很喜歡看電影、電視劇、看看政論節目,不過因為覺得沒效率,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幾乎不開電視了;跟朋友吃飯,如果看到長長的排隊人,就會不自覺地避開,去選擇人比較少、比較不用等的館子;上下班的路線、每天運動的公園,基本上也不會改變…這樣子追求效率,會減少了很多很美好、或不很美好事物的剌激,長期下來也是不行的。爸爸規定自己,每個禮拜要找一天,最好在星期六,去一個新的地方走走,或去一家沒去過的咖啡廳、或換一條新的路線探險、或是去跟新舊朋友聚會聊天…讓自己很有紀律地,跳出自己設定的規律或框架。在這一天,我們練習,用不同的方式沉澱、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用不同的角度思考。

爸爸也利用易經,幫忙爸爸跳脫效率型的大腦。易經在創造之初,是一本占卜的書,後來儒家(在沒有徵求作者的同意下),增加很多義理的解釋。爸爸目前是先使用易經的占卜功能,幾個大原則要先確認:一定要做的事不問、沒有疑問的事不問、同一件事不能連續問(間隔三個月或以上)。一定要做的事,通常是律法或是你道德的底線,但如果神說「你不要做」,那麼你到底是要做還是不要做? 做與不做都心有罣礙,那麼不如不問。有疑問的事問神是最好的。通常我們介於選擇之間猶豫不決,代表這些選擇的期望值差不多,所以很難選。期望值有明顯差異的、好選的,連問都不用問就選了。反過來說,這種很難選的問題,答案也許是「選哪個都好, 選就對了」。如果有神的指示,反而讓你加強信心,即便後來結局不很好,都是神的旨意,神讓我們選這個,好處可能不是現在就有,而可以在未來領取(之類的)…另外,易經的卦辭爻辭文字很簡要,很多情況必須把文字和現實放在一起,思考可能的意義,這也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問題,重新思考卦神給我們答案的意義。

像爸爸從台灣回到南通,問事業前景如何? 卦神告訴我「艮卦」,沒有變爻,就看艮卦的本卦。艮卦的卦辭是說:「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字義上是說:「使人的背靜止,不要行動,即使行動也只能在門庭之中,不與外面的人接觸,如果這樣,就可以沒有災難。」這個時候剛好我們第一台向日本人購買的新機台開始裝機,爸爸認為這時候就應該守在工廠裏面,帶領團隊把機器裝好,把第一次 DOE 做完。爸爸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推掉很多應酬,專心帶著團隊把這件事情做好,結果效果很不錯。整個團隊,因為這次測試,讓我們對明年一月量產的信心度大增,士氣也為之高漲。

總之,爸爸覺得易經的效果不錯,也持續在練習易經。爸爸把每一次卜卦的記錄都留了下來,常常拿出來看看體悟。下次有心得,再跟你聊一聊。

愛你的爸爸

證明【不存在】

意志、精神存在嗎? 德國的叔本華有寫一本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道家講「精氣神」,佛家也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佛家認為這個世界是五蘊構成,精神與物質是不可分的…可見,意志或精神這種東西,並不是東方的文明所獨有…所以,精神存在嗎? 測量得出來嗎?

親愛的林瑋:

媽媽有給我看到,你 TOEIC 775 分的成績。看來你找到了讓英文進步的方法,爸爸實在為你感到開心。我請媽媽把 Adventure 定義的獎勵金 7500 匯到了你的郵局帳號,爸爸覺得你可以買個小禮物給自己,當做達到目標的紀念。

爸爸繼續講講研讀易經的一些想法。先說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門外來了個人,問他是誰?學生自豪地說:「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那客人說:「太好了! 我問你,一年到底有幾季?」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用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錯了,四季!」「三季!」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恰好孔子從屋裏走了出來,學生向前問道:「老師,這位客人問我,一年有幾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學生沒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麽說只有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的嗎?他是蚱蜢變的,蚱蜢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有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點虧,磕三個頭,就算了。」

這個「三季人」的故事,跟「夏虫不可以語冰」很類似,都是形容人的目光短淺。但可怕的是,很多所謂的科學人也很可能犯上這種三季人的錯誤,認為看不見的、或無法証明存在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氣功存在嗎? 經脈存在嗎? 氣功看不到摸不著,但如果不存在,為何中醫、針炙、穴道按摩盛行於世?

觀想有用嗎? 除了中國的佛教、道教,印度瑜珈也靜坐冥想;回教「五功」中有念功、拜功、課功、齋功、朝功;天主教也有祈禱和冥想,可見觀想、冥想這種靜心內觀的方法是普世的法門。妙的是,觀想冥想的真正效用卻是難以在統計上實証。

在大自然中,沒有負兩棵白菜、負三頭豬這樣的事情,但我們從小學就教了負數;高中、大學教的複數平面 a+bi 也不是我們人類能夠觀察的到的。但沒有這個工具,就無法利用 Laplace transform(or Fourier) 把時域 (time domain) 轉到頻域(frequency domain)來解微分、偏微分方程式…那麼,複數的世界不存在嗎?

意志、精神存在嗎? 德國的叔本華有寫一本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道家講「精氣神」,佛家也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佛家認為這個世界是五蘊構成,精神與物質是不可分的…可見,意志或精神這種東西,並不是東方的文明所獨有…所以,精神存在嗎? 測量得出來嗎?

我們接著可以問,神鬼存在嗎? 超能力存在嗎? 會不會因為我們是「三季人」就認為這些事不存在? 雖說絕大部份的人類看不到,但可能有少數人是可以的,我們該說他們是對的嗎? 問題是,神與鬼的故事,不論在中國、歐洲、英美、日韓,尤其是泰國,鬼片都曾盛行一時。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問題不重要。但爸爸覺得,假設這些看不見的靈、意識、神鬼是存在的,只是以大部份人類無法看到、無從量測的方式,跟我們所在的世界共存的,甚至相互影響的話,那麼想出方法找到這個量測方式(或通訊方式)就會是很好的突破。想想看,我們現在發訊息,寫郵件都得用手慢慢輸入。如果能夠用藉由精神力的傳送,也許可以達到遠距、方便、節能的效果。假設我們找到一種補充精神力的方法,那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的老人家活得更為健康快樂? 又或許,我們可以找出一種鍛鍊的方法,開啟人類的超能力…

但,這些跟學習易經有什麼關係…嗯,這是個好問題…

愛你的爸爸

知【 道】

爸爸不是迷信的人,但爸爸覺得之前爸爸學習工程、學管理、學經濟財務、學寫程式和人工智慧…在有限之年,這些學習還是太局限了。易經要我們與時消息、與時偕行、與時俱進。藉由易經來拓展爸爸的視野,「易與天地准,故能稱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親愛的林瑋:

本週過的如何? 微積分小考狀況如何? 爸爸所在的南通,早晚已經開始涼了,溫度大概在 12、13 度。爸爸在這裏建設工廠,去年十月拿到土地,今年一月開始打椿、四月鋼筋水泥入廠施工,到今天十月十九,十個月的時間,四棟主要的建築已經在收尾的階段、第一個無塵室接近完工、第一台向日本採買的機器日前剛剛裝好,第二台和第三台主機台昨天進廠準備安裝。整個團隊從剛開始的三個人到目前三十多,已經進入衝刺的倒數階段,到年底前就要能夠大量生產。

工作雖然緊張,心裏還是平靜舒適的,也許跟爸爸最近學習易經有些心得有關。說來好笑,約莫一年前,當大伯說他準備讀易經的時候,我還在笑他:世界上有那麼多學問,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易經這種老古董、過期的知識呢? 爸爸是學科學的,對易經這種占卜(或義理)的書尤其不感興趣。但後來爸爸轉念想到,易經為六經之首(也有人說五經)。過去二、三千年來,中國最聰明的讀書人都唸過易經,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似乎應該了解一下。

不讀不知「道」,唸了易經就很快就唸出了興趣。易經所講的是變化。每一分每一秒,這個天地宇宙萬物都在變。佛家的講法,變化是無常,無常即苦,解脫為樂。道家則是思考變化背後的原因,推演自然的規律或法則,像爸爸以前講的「自然率」。但易經更為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太陽每天升起落下,這是規律,但是春夏秋冬太陽的角度不同、升起落下的時間也不一。了解的越深刻,就越能跟事實接近,然後就可以預測未來、順應天道、趨吉避凶。好比你們的物理實驗,其他學校可能一、二個小時就做完了,但你們系上的實驗卻要把各個 factor 找出來做驗証。做得越仔細,了解越多,越能看清楚每一個細節、以及他們之間相互的影響,然後推測出更精準的結果。

易經繫辭有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聖人設卦觀象…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易經裏變化之道,不僅僅講到乾天剛健自強不息,坤地方直厚德戴物,也講剛起步時的屯卦、學習的蒙卦、等待時機的需卦、帶兵打仗的師卦、碰到挫折的困卦、居無定所的旅卦、男女感情的咸卦、夫妻相處的恆卦。在卦之下是六個爻,講的是在這個卦之中的狀態和我們該如何做、或不該如何做的道理…這些古人領悟出來的智慧,十分值得我們參考借鏡。

爸爸不是迷信的人,但爸爸覺得之前爸爸學習工程、學管理、學經濟財務、學寫程式和人工智慧…在有限之年,這些學習還是太局限了。易經要我們與時消息、與時偕行、與時俱進。藉由易經來拓展爸爸的視野,「易與天地准,故能稱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周易也跟時間曆法相關,一年十二個節、十二個氣,潮汐的漲落,可以由易經來推算。中國人的醫學、黃帝內經、修道練氣采補,都跟易經有關。爸爸小時候,跟著師父學習中國功夫和練氣功,當時以為練氣功就是修道,現在才知道,練氣功只能強化我們的精神力,讓我們神凝氣聚,達到更容易修道的狀態。而真正的修道,是要從心開始修行,一切唯心造。易經說「處中而制外」,中就是我們內心的本我。心念一動,身體的感受和心理都隨之變化。

如果有機會,爸爸覺得你可以找時間,了解了解氣功,重新學習呼吸、放鬆、凝神觀己的法門。爸爸自己的經驗,練習氣功可以開發你的潛在能力與智慧、提昇你讀書的效率,也對身體和心靈很有幫助。另外,如果你對未來有疑問,也不用客氣,把你的問題跟爸爸說說,爸爸可以連線幫你卜卦解卦。卜卦有一些限制,必需要做的事不卜,沒有疑問的事不卜,心不誠不卜…這些事爸爸慢慢再跟你聊。

天氣變涼了,注意保暖;期中考應該快到了,爸爸祝你一切順利!

愛你的爸爸

計劃前的準備

管理書裏有一個管理循環 PDCA,就是這麼教的。先做一個 Plan 然後 Do 持續 Check 發現有問題就要做 Action。聽起來很有幾分道理,不過爸爸認為大有問題。我們做計劃前,其實應該靜下心來,把計劃前的準備做好。爸爸提過一個 PPAP 的 model,第一步是 Put everything down and Prepare。

親愛的林瑋:

爸爸每個星期都很期待收到你寄來的信。爸爸想跟你說,你的信越寫越好,除了文筆流暢之外,你的一些學習上、生活上的體悟,也對爸爸很有幫助。

你信裏談到,上一次的報告花了 23 個小時,原因是教授問的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資料沒有查好就開始跟團隊瘋狂討論,導致事倍功半。有趣的是,管理書裏有一個管理循環 PDCA,就是這麼教的。先做一個 Plan 然後 Do 持續 Check 發現有問題就要做 Action。聽起來很有幾分道理,不過爸爸認為大有問題。我們做計劃前,其實應該靜下心來,把計劃前的準備做好。爸爸提過一個 PPAP 的 model,第一步是 Put everything down and Prepare。教授出的作業,一定有他的道理 – 他想讓你們了解哪些知識點? 想要發現 / 解決哪些問題(大陸都用「矛盾」二字)? 我們基本上不用重新發明輪子,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文獻書籍、論文(或學長姐寫過的作業…),看看別人怎麼做? 優點缺點又如何? 接下來,我們就應該提出自己的觀點、假設…或者,我們有新的方法,能夠更精準、或更快速、或更便宜地把可接受的結果估算出來。到了第二步的 P,才是 Plan and Predict – 把計劃做出來,誰負責哪一塊什麼時限完成、什麼時候討論、需要用到哪些資源等等…如果宥於時間、器材的不足,沒有辦法把所有的驗証做出來,那麼就要 Predict 這些未完成的數據將對於結果產生多少誤差,是不是在這個專案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後面的執行牽涉到佈局和行動 Arrange and Action,爸爸就不多說了。

事實上,這就是撰寫論文的基本架構。這個世界上,擁有碩士學位的人們應該要具備這樣的能力。然而,爸爸接觸到不少名校碩士畢業生。他們做案子的時候,明顯沒有做好準備就端出了計劃。沒有足夠的 paper survey,也不清楚業界其他人的作法,只憑著簡單的邏輯想法就向公司要資源興建廠房、買機器、雇人力…爸爸只能退回去讓他重做。說真的,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系學會的事,爸爸認為你的決定很好。剛上大學,我們應該把基礎打好。先在我們物理專業上做到領先。有空的時候,把未來必需的英文練習好(就是佈局)。中大科教中心的活動,我相信是很好的訓練,可以跟主任、學長多請教與學習,同時也需注意時間的投入是否過當。你說的很對,不要做自己將會後悔的事。有人說:「生活是一本書,而你就是它的作者。你決定了它的情節和步調,而且…只有你…在一頁一頁地翻著它。」理想的狀況下,在我們建立了清晰明確的生活重點後,把「主」、「次」分好,依此原則行事,就能有高度的安全感,並讓你更積極、更和諧的處事做人。一段時間之後,你一定可以成為一位思考有章法、有方向、有智慧,行為獨具一格、積極而有力量的優秀人才。

爸爸最近的確比較忙,在公事上,爸爸在如東的廠房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第一台機台,總共四十幾個櫃子已經在 9/26 從上海港出關,運送到了廠房,等待日本技師 10/8 來如東安裝。從廠房、機電、無塵室到人員的安置都需要爸爸的團隊來計劃和執行。私事上,這兩天你乾爹過來,我們有一個投資案想跟如東官方合作。爸爸花了些時間,把我們需要的投影片、成本與獲利試算做好。也出面約了如東縣招商局的官員,我們做了匯報和討論。這個案子跟大陸豬瘟防疫相關,算是目前很夯的話題,而且日本、台灣已經有類似的產品。我們拿到了台灣與大陸的專利授權,如果可以在大陸生產和銷售,那也是一門很大、很有趣的生意。爸爸的投影片,也是用撰寫論文的邏輯架構,先有調研、競品分析,加上我們創新點、商業模式以及獲利的估算。如果有空,你可以看一看。

愛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