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經濟學

「小島經濟學」,我覺得十分有趣。這本書有點像是建立一個基礎的、簡單的經濟模型,當我們推測世界是否會發生變化時,可以利用這個模型來簡單推導。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爸爸記得曾經講過一個「戰俘營里的經濟組織」,介紹一些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不過最近看到一本「小島經濟學」,我覺得更為有趣。這本書有點像是建立一個基礎的、簡單的經濟模型,當我們推測世界是否會發生變化時,可以利用這個模型來簡單推導。當然,真實的世界十分複雜,有很多因子互相干擾。然而就像大部份數學或物理的公式,我們把影響最大的關鍵因子找出來套進去,忽略一些小的影響,結論也許可以八九不離十。經濟一步步建立的時候,就像是我們打 don’t starve 或是 AOE 的技術發展,一步步看下來,十分有意思。

這個故事很長,我們今天先簡單地看完。對了,網路上有別人濃縮的版本,我們故且看之,有問題爸爸再稍微修改並補充: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岛,岛上有3个人ABC,他们靠吃鱼生存,每人每天需要吃一条鱼也只能捕一条鱼,所以他们三个人为了生存每天只能不停捕鱼其他什么都干不了。突然有一天A决定做个捕鱼网来提高效率,于是A饿了一天(牺牲),创造了捕鱼网(资本),第二天A就能用捕鱼网一天捕2条鱼(生产效率提高),那么A就空出了一天的时间可以不用捕鱼。

关于多出来的鱼A有几种处理方式:

1、每天捕更多的鱼屯起来(储蓄)
2、把多余的鱼直接吃掉(消费)

但这些处理方式看起来并不特别好:此时没有银行和治安,储蓄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引起BC的恶意攻擊,而把多余的鱼吃掉,除了產生肥胖的健康問題,自己的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除了捕鱼什么也干不了。

这时候B和C看到了A的成功也想要渔网,A又有以下几种选择:
1、借渔网给他们(自己此前牺牲忍饥挨饿没有获得赞助让A对这个方案心有不甘,同时渔网有可能被损坏)
2、让他们自己做渔网(B和C表示不想挨饿,也担心做失败了)
3、自己做渔网卖给他们(自己需要付出劳动)
4、把鱼借给他们,这样他们做渔网的时候就不会挨饿了(但是借给他们再1:1换回来也让A为自己此前的牺牲心有不甘,而且,万一他们收了鱼不干活那自己就要凭空损失2条鱼)
5、把鱼借给他们,B和C承诺如果把渔网做好了就一人还他2条鱼(投资,凭空赚了2条鱼,同时整个小岛的捕鱼量同步增加,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来创造其他的价值了,当然也存在BC没有把渔网做好损失2条鱼的风险)

A还没有做出选择,B和C看到A享受的生活便向A申请消费贷款,他们承诺未来会将鱼还给A,A处于人道主义考虑将钱借给了B和C,于是B和C也和A一样开始了消费度假享受,但当要还钱时,由于B和C还是只能一天捕一条鱼(生产效率并没有提高),于是他们只能忍受一天的饥饿而把捕的鱼用来还钱(生活质量下降);A发现这个情况后,拒绝给B和C贷款,后来由于B和C的生活质量下降导致他们生病了,A正好将之前没有借给他们的消费贷的钱向B和C发了应急贷款,等他们生病好了之后还,虽然可能存在还不上的情况,但如果不给他们贷款,他们可能死亡(小岛的生产力消失)。

后来ABC达成一致采用了方案5,BC的渔网制造成功了(创造了更多资本,生产力提升),现在BC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了,他们于是开始做更好看的服装、丰富厨艺、造房子,生活变得更好了。

A觉得捕鱼的效率还可以更高,于是提出了要造大型捕鱼装置,将捕鱼事业自动化产业化。但这个事情A一个人做不了,于是A联合了BC投入这项可能失败但前景巨大的产业,最后他们成功了,每天他们只要付出很小的维护成本自动就能获得大量的鱼,ABC基本从捕鱼中解放出来开始发展其他行业,B发明了冲浪这项娱乐活动、C做起了服装、A开始建造独木舟和手推车解决交通问题。(农业社会发展起来后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才开始极大丰富起来)

其他小岛上的人听说了这个小岛的繁华,纷纷移民到小岛(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人们拥有的东西各不相同,开始的时候人们用以物换物的方式交易,但是,裁缝想要理发,但理发师并不想要衣服,他想要吃一顿美食…于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流通物能衡量所有物品的价值并能随时兑换,于是鱼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所有的商品都用鱼来进行交易(本位币出现)。

渐渐的有人发现,如果自己去捕鱼,一天只能捕7条,但自己擅长做桌椅,用一天做的桌椅可以换8条鱼,那么自己就盈利了1条,于是开始出现了分工。又有人发现,自己去给别人打工,比自己单干赚的更稳定,于是出现了就业。

岛上的居民C,通过造独木舟赚钱,但独木舟的成本很高,需要10条鱼,只有富人才买得起,后来C通过优化制造工具,将制造独木舟的效率提高了,降低了成本,只要5条鱼就能造完,于是独木舟开始降价,岛上普通的居民也能买的起独木舟。這使得更多人来买独木舟,C赚的比以前更多了,岛上居民的生活也更好了。(通货紧缩的显著特征就是物价下跌,物价下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科技进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物价下降;另一种是人们对商品未来的价格持续看跌,不愿意消费。物价下跌后,一部分人如果觉得价格会持续下跌,则会选择储蓄,因为未来为更值钱;另一部分人则因为低价而刺激了他们的消费,他们觉得未来价格不会持续下跌了,他们会开始购买,一般情况物价下跌后会由于低价刺激消费而再次回升。案例中的物价下跌是因为科技进步效率提高,这种进步而导致的下跌时间都很短,毕竟科技进步不是一天就能把成本压缩一半,只要人对於商品的需求还在,就不会拒绝购买。如果价格已经跌倒了合理的水平,人们还是拒绝购买,此时银行有大把的储蓄可以做投资,只要人或者就会需要消费,不消费只是商品不符合需求罢了。实际上,市面上的所有消费品的产生效率只会越来越高,理论上这些消费品的价格应该是越来越低的,但是现实却正好相反。)

随着人们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屯下的鱼也越来越多,人们把鱼存在家里实在是很危险的事情,随时要防止偷鱼贼,而人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判断一个项目适不适合投资,会亏损还是会赚钱。于是,居民D发现了商机,他用最坚固的石头建造了一座低溫储藏室,并且雇佣强壮的守卫保护,一开始他是向岛民收取保管费,后来发现这样赚的很有限,对岛民的吸引力也有限,D具有非常厉害的投资眼光,于是他对外直接给所有来存鱼的岛民约定一个利息,自己利用岛民的魚來放贷投资,将投资收益用于支付利息和雇用费用,剩下的就是自己所得。(储蓄诞生!银行诞生!)

D为了让自己的银行持续健康经营,一方面,要对贷款项目进行严格的考察,对于不合格的贷款项目提高贷款利率或者不予批准;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投资资金,鼓励人们进行长期储蓄,人们储蓄时间越长利息设置的越高。这个利率还受到不可预测的市场的影响,有时候存鱼很多,不缺存鱼的时候,D就会降低储蓄利率,抑制储蓄,同时降低贷款利率,鼓励人们贷款;有时候存鱼很少,D就会通过提高储蓄利率,刺激储蓄,同时提高贷款利率,抑制贷款。

那些被D筛掉的未来不明朗的项目,被E看上了,E通过将贷款利率提高的非常高来弥补失败的高风险,这些项目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一部分愿意冒险的人则跟随E投资。

人们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年,小岛出现了罕见的干旱。最早人们都住在河边,直接取用河里的水,旱灾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水可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旱灾过后。居民F决定建造自来水系统,在天气好的时候,将雨水收集起来,防止未来无水可用,同时把淡水自动输送到各家各户。自来水系统造好后,原来远离水源的地方也被开发了,人民减少了之前提水的过程,空出了更多的时间,生产效率再一次得到了提高。(基础建设开始发展)

在小岛的西边,有个更小的岛,这座岛上的居民擅长做鼓,在小岛的南边,还有个小岛,这座岛上有很多制造防晒用品的植物原料,两座小岛各自需要对方的东西,于是他们开始交换各自所需。(国际贸易开始产生,其实和个人之间的贸易差不多,用自己多余的交换自己没有的同时又是别人多余的东西)

一开始岛上只有ABC的时候,他们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和平共处,但随着人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偷鱼贼,其他岛的居民有时候也会来掠夺本岛的资源,人们的生活变得困难,开始迫切需要有组织来处理矛盾和维持小岛治安。于是他们推举了德高望重的领袖来做守护者,守护者主持公正,雇佣强壮的岛民来维持治安(政府诞生),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税收)来获得更安全的生存环境。而人们为了防止领袖乱来,又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宪法),来详细说明领袖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国家的钱该怎么花,同时选出了法官来维护宪法的有效性监督领袖按照宪法的规则走。

就这样,小岛继续繁荣。

后来政府的权利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想成为领导人,要成为领导人就要想办法让民众投票给自己。又一次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岛民G发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向选民保证,自己会给受灾区救助和补偿,于是民众给了他选票,但实际上政府根本没有足够的鱼来救灾,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G想了个办法,发行鱼元(美元),来替代鱼,民众随时可以用鱼元来兑换回鱼,鱼元轻便易携带还没有鱼腥味,很快就得到了推广,然后G开始开始不停印鱼元,远远超过了银行的鱼储备量,有人提出反对说如果岛民发现自己的鱼元最后根本换不到鱼了就会收回自己的储蓄,我们就会倒闭。但是G没有理会,并把反对自己的人干掉了。

为了解决鱼<鱼元的问题,G又想了个办法,岛民原来存进来的是条大鱼,但如果岛民过来兑换,通过手术缝补一只小点的鱼元换给岛民,一开始只是10%的缩水,大部分岛民并没有看出来了(物价上涨,1鱼元的价值变小,能买到的东西变少),G继续随心所欲印更多鱼元並大搞建设,但鱼并没有增多,因此缩水的更厉害了,为了防止岛民比较银行的鱼和自己縫补的鱼之间的差距,把谎言圆下去,G要求所有岛民捕到鱼后必须交给政府消毒,最后,干脆直接严禁岛民捕鱼,将捕鱼的权利抓在政府的手里。

为了取悦民众,政府无节制的开始加印鱼元,后来岛民发现物价越来越贵,于是岛民开始停止储蓄,拼命消费,银行的存鱼越来越少,鱼元的价值越来越低,政府没钱用来投资项目,整个经济陷入崩溃边缘。

这时候,远方有一座小岛叫中岛国(中国),这座小岛上领导人掌握绝对的权利,岛民劳作的大部分鱼都要上交给领导人,自己只能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中岛国看到了鱼元小岛的繁荣,发现他们繁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鱼元这种可随意兑换的流通货币,于是中岛国除了自己發行中元(人民幣,但別的島還是喜歡鱼元)也运来了大量的鱼来兑换鱼元,对小岛来说中岛国的鱼简直是绝处逢生的天赐良机,于是小岛承诺中岛可以换鱼元回去并且随时可以在小岛银行兑换回鱼。

于是小岛上又有鱼了,岛民的魚元可以兑换正常的鱼了,物价回落,岛民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当中岛的鱼源源不断运入小岛,小岛上开始重点发展娱乐服务业,比如冲浪、音樂、歌剧等,并认为捕鱼制造这类低级的工作应该外包给中岛的人,他们的成本更低廉。

但毕竟小岛上所有的鱼都来自中岛,如果中岛要求小岛将魚元兑换回鱼,小岛根本没有鱼来兑换。而可怜的喜欢储蓄的中岛岛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勤恳工作,并相信自己老了之后有足够的魚元来享受生活。

在小岛的远方还有一座小孤岛,他们的领袖觉得魚元就是一场骗局,于是带着大量的魚元来小岛的银行兑换存鱼,银行不能让岛民知道银行早就没有足够的存鱼用于兑换魚元了,于是只能给小鼓岛兑换直到无法负荷,小岛开启了紧急会议,并决定,关闭魚元兑换存鱼的窗口。

小岛经济受到震盪,魚元价值一度下滑,但由于魚元流通已久,而小岛又是一个繁荣的国家,魚元已让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可以在世界上各個小岛购买商品,所以一段时间后魚元价值趋于稳定,小岛的又一次危机总算解决了。即使小孤岛继续叫嚣,也没有再对小岛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

随着小岛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来住的洞穴已经无法满足岛民的需求,商人们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创建各种优质的棚屋,但棚屋的价格不低,能买的人很少,很多人是储蓄多年后一次性拿出攒的钱来购买棚屋,后来银行开始为信誉良好的人提供棚屋贷款,只要交一部分首付,就可以提前住进棚屋。

然而符合要求的还是少部分岛民。第56次领导人选舉的时候,岛民H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告诉选民,如果选他為領導人,他会让大部分人都能贷款买房。毫无悬念H获得了领导机会,于是H建立了2个半官方贷款机构,以低门槛低利率的方式贷款给普通岛民,而有钱放款的人则本着对官方的信任,放心的投入了大量的本金进去。由于获得贷款的门槛越来越低,棚屋价格开始逐渐升高,而棚屋除了用来消费住宿之外,成为了最热门的投资的方式。岛民开始争相购买棚屋,并通过倒手转卖瞬间获得巨额财富,于是棚屋的市场更热了。

后来有个岛民I想到一个“以小换大”的贷款方式,你可以用你手上没有还款完的棚屋作为抵押贷出更多的钱,然後購買更多的棚屋,來賺取更多的魚元(槓桿),于是棚屋市场泡沫开始。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火山口海景房棚屋项目,在投入巨额成本之后,没有卖出足夠的棚屋而使得投資失败后,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人们开始审查手上的棚屋贷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还款能力,结果自然是没有。大量棚屋开始被抛售,棚屋價格巨跌,泡沫破灭。

小岛向中岛贷款了10万条鱼来度过这次危机,后来中岛上有人向领导人谏言,我们不需要把商品卖给小岛,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消费自己生产。于是中岛领导人开始停止向小岛输送鱼,并且带着屯着的魚元进入小岛大肆购买,将小岛上能买的都买回了中岛上。

小岛失去了中岛的支援,岛上只有服务业,没有基础制造、建造行业,很快就进入崩溃时期。


這個故事講的是 2007 年的次貸危機。小島經濟學是一以種“建模型”的方式,說明一個事件。也許,我們可以用這類模型,推測新冠肺炎對小島的衝擊會是什麼。

愛妳們的爸爸

地下城與馬太效應

最近翻閱了一本 Bill Gates 推薦的書,大陸的書名叫「地下城」。這本書是一位由普立茲新聞獎得主 Catherine Boo,在印度孟買,花了三年時間,對真人真事的追訪而成書的。英文書名叫 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以前爺爺總說,讀書的時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間,大量的自由時間跟以交朋友,大量的時間可以選擇喜歡的課程學習…到工作時需要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為工作努力、為子女的成長、為家庭付出…學生時期的爸爸,老實說並沒有把爺爺的話放在心上,不過爸爸年紀越大,越覺得爺爺的話很有道理。

最近翻閱了一本 Bill Gates 推薦的書,大陸的書名叫「地下城」。這本書是一位由普立茲新聞獎得主 Catherine Boo,在印度孟買,花了三年時間,對真人真事的追訪而成書的。英文書名叫 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這本書寫了二個故事,爸爸寫給你們的,部門是抓取網路上的簡介,部份加上爸爸的補充。故事之前,先看看幾張有意思的圖。

這張是印度孟買金璧輝煌的航站樓

看到機場旁的貧民窟了嗎?

把貧民窟放大是這樣

再放大

兩個故事,非常生動地講述著「馬太效應」-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則越來越窮…限於篇幅,我們講一個故事就好。


故事一:希望通过劳动致富的阿布杜一家

阿布杜·胡赛因一家,在安纳瓦迪是让人嫉妒的。在鄉下活不下去的這一家人,來到「永遠美麗」的孟買機場找到撿垃圾的工作。雖然父亲因长期从事垃圾处理工作而患肺结核,阿布杜依然在六岁便加入拾荒大军。因为擅长分类,手脚麻利,这个孩子比其他拾荒者略胜一筹,仅凭这份在大多数印度人眼中的低贱工作,他让全家十一口人的生活提升到一般水平之上。

邻居法蒂玛的自焚,为他的好运按下了暂停键。警方找到他和他的父亲,作为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阿布杜听从了父母的决定—逃跑。

事件的起因是阿布杜家决定修缮房屋。在安纳瓦迪,只要稍有经济余力,人人都会这么做,除了改善卫生、防范雨季,更是因為這一區屬於機場的違建。如果不勞固些,很容易被機場的推土机破坏。如果一户人家的房屋不易拆除,当局承认其用地所有权的几率便会增高。阿布杜家和法蒂玛家仅隔一面不结实的砖墙,敲打墙壁引起了双方争执。为构陷阿布杜一家,法蒂玛将做饭用的煤油浇在自己头上,划根火柴点燃,然后准备用水浇灭。但煤油燃得太快,法蒂玛沒能及時熄滅。她住進醫院時,全身燒傷了 35%。本來這種程度的燒傷也沒什麼,但因為窮,醫院給她住在很差的病房,用的是被尿浸溼的被子,傷口的繃帶用了再用,已呈黃黑色,針頭也跟他人共用,她最终因烧伤感染在医院死去。死亡的時候,醫院擔心責任,就改了她的病歷為 90% 燒傷而死。

阿布杜在逃亡的過程中不幸被捕。皮鞭落在阿布杜身上,他想解释前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但没人听。贫民窟残障人士的遭遇不是警员们想了解的,他们只想从中获利,逼犯人交出钱财,以避免不实的刑事指控被记录下来。如要免于牢狱之灾,每个环节都需打点,警员、在医院提取法蒂玛证词的执行官、贫民窟主阿萨,连看一眼控诉书也要付五千卢比。阿布杜的母亲婕若妮萨没有这么做,阿布杜和他的父亲于是被移至阿瑟路监狱,审判一再搁置。贪腐无处不在,继续榨干穷人。

當法蒂玛自焚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卻沒有人為阿布杜証明清白? 為什麼呢? 一是怕惹禍上身。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權貴人士(警察、法院)敲詐取財的方式。二是希望阿布杜一家人不幸倒下,他們才有機會在垃圾回收的生意上多賺一些,改善家里的生活。於是,警察、政府官员甚至邻居,都因眼红阿布杜一家的小小积蓄,通过关押、殴打、做伪证等手段,繼續吸著这家人所剩不多的血液。

“由于世界的运作方式,我没办法成为更好的人。”阿布杜曾试着让内心的坚冰融化,它却“渐渐变成了脏水”,因为在安纳瓦迪,“财富不是来自人们做了什么事或做得多好,而是来自他们避开了多少意外和灾难”。

法蒂玛死了,阿布杜被关,斗争并未爆发在不同阶层之间,而是消化在穷人内部。在这里,水掮客垄断水源,从中牟利;有人向受欺负的孩童收取保护费。“无能为力的个人会由于自己的匮乏,而责怪无能为力的其他人。

這本書的結局,容爸爸賣個關子,有興趣想知道的話,可以上網查詢,或到書店,一個鐘頭就可以掃完本書(好像不很好…)。看了這本書,爸爸很難過,不只是因為印度的貧窮,也因為「地下城」無所不在。人性的貪婪,好朋友間為了一點利益而在身後剌你一刀。這事情在爺爺奶奶的身上我們就看過了很多次…

就如同作者所說的:无法摆脱的,難道只是贫穷?在这里,人像垃圾一样被严格分类,正义像垃圾一样彼此交易,生命更像垃圾一样一文不名。

就在過去三週內,昔日自由平等博愛又強大的美國已有超過 50 萬人感染新冠肺炎,1600 萬人申請失業。這疫情,不也像「地下城」一般,照出了平常我們看不到的陰暗。有醫療人員不懼染病,勇敢地在第一線努力,然後壯烈地犧牲生命。也有權貴份子打嘴炮推責任。然而死去的人更多是得不到醫療資源的可憐老人和窮人…

孩子們,爸爸很抱歉地跟你們說。爸爸和大伯已在籌劃一個慈善基金,把我們這輩子賺來的大部份錢(雖然不很多),投入慈善事業。而孩子們,爸爸希望你們,靠著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你們的天地,然後跟大伯和爸爸一樣,用心回饋這個育養我們的、不完美的社會。

愛你們的爸爸

高效學習方法

第一是「交替學習」。就是一門課程的複習時間最好在 20-30 分鐘,然後就切換到另一門課程。

第二件重要的事是睡眠。大腦在睡眠時會整理記憶(像人工知慧,來回測試記憶,找出正確的位置存放,並清除不必要的記憶)。在快速動眼階段,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而非快速動眼階段,提昇我們對知識的記憶。

親愛的林瑋林瑄:

​ 這週好嗎? 爸爸很關心你們的健康,希望你們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必需去,也請務必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工作。目前,這個地球上有 3/4 的人口躲在家里,經濟活動降到極低。上兩週,美國有 995 萬人申請失業救助。有銀行的經濟學家預估,全美將有 4500 萬人在此次疫情結束前失業,失業率將高達 32%. 爸爸擔心,全球的不景氣即將到來。

​ 爸爸常常在想,我們認為我們知道的,很多未必為真。像是我們一直自以為我們知道,自由經濟體制對比於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性。然說這一場疫情中我們看到,中國是第一個發生大規模傳染的國家,從最初對新冠病毒一無所知,以為是一般流感,到疫情開始時的人謀不臧,沒能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封城行動,加上醫療器材的不足,理論上中國應該受災最嚴重。不過奇妙的是,中國僅八萬多人感染,死亡三千多人。而且,爸爸的企業在 2/13 就已復工生產。到現在五十多天了,爸爸這邊大部份的人們都不戴口罩了。中國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失業、破產,沒有發生糧食問題…事實証明,中國不但能夠快速控制疫情,現在也可稱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 反觀美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這些老牌的歐美強國,明明有著比中國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準備。但碰到這場疫情,只會亂搞扯皮。中國已經考過試了,題目跟考古題是一樣的,答案也有中國同學出了版本。但歐美這些「自由民主發達」的國家卻不約而同地考出了極差的成績 – 大規模的不合作、不戴口罩不關店、搶完手槍搶超商、搶失業(航空、汽車、服務業)、經濟迅速滑落。歐美國家醫療雖然進步,看醫生卻需花費極高的代價,一般的窮人是看不起醫生的。我們看到這疫情中,大量的窮人、老人被遺棄/放棄…孩子們,再想想,是不是很顛覆? 我們認為哪一種政體是比較強健的呢? 未來的你想要從事哪一種職業,才不會被類似的疫情所衝擊?

​ 不過爸爸今天倒不是聊疫情。最近大伯寫信,爸爸想起小時候半夜爬起來讀書的事。對照最近我們在練習的記憶法,爸爸發現,以前摸索出來的讀書方法,竟然很有科學根據。有一本書「如何學習」,作者是紐約時報科學專題的記者,以他三十年追蹤腦科學及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匯總所寫的書。

​ 本書第一部份是基礎理論,內容很像是我們上的記憶課,也講了信息的輸入、多種剌激和海馬迴的功能。不過他也說到,人腦至少有兩套記憶系統,一套負責潛意識的記憶、一套是意識的記憶。記憶不存在單獨的地方,而是沿著大腦皮層各個不同功能的區域來分布。

​ 記憶力好與不好,跟記憶的提取有直接關係。剛剛記下的單字或公式,過一會兒就想不起來,那麼你需要多練習記憶提取。大腦有個習性,越是提取它,它就會記得更勞固、讓你越容易提取(本書使用了「必要難度法則」)。這就是小卡片的用處,你一直問考問自己(提取,增加大腦的難度),就越記得住。還有分散式複習 – 像 Anki 一樣,分不同難度,每隔一段時間要再拿出不同難度的小卡片來複習,對記憶很有幫助。

​ 使用口訣和不同感知系統的記憶技巧,我們已經練習過,爸爸就不再多說了。有兩件事在本書有提到,爸爸覺得很重要:第一是「交替學習」。就是一門課程的複習時間最好在 20-30 分鐘,然後就切換到另一門課程。30 分鐘後,可以再切到別科或切回來。作者說大腦對於一個刺激,在 20-30 分鐘後效率會大打折扣(簡單地說,就是精神不集中)。與其如此,更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換一個科目,讓大腦的重回高效運作。第二件重要的事是睡眠。大腦在睡眠時會整理記憶(像人工知慧,來回測試記憶,找出正確的位置存放,並清除不必要的記憶)。在快速動眼階段,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而非快速動眼階段,提昇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人在睡覺剛醒來時,就像電腦重新開機,記憶效率很高。

​ 爸爸不是說,天天趟著睡是好的。而是利用短時間、半個小時的睡眠,對大腦就很有幫助。像在中午,睡半個小時的午覺可以讓大腦整理早上學習的東西,也可以讓大腦在下午運行地更好。爸爸以前學習並不突出,直到後來爸爸和大伯每天大概十點睡,早上兩點起床讀書到四點,再睡到六點起床上學。這種方式巧妙地讓大腦不過份運作。第一次睡眠可以整理和記憶整天學習到的東西。而清晨大腦的效率很高,複習的效果事半功倍。然後第二次睡眠又讓大腦「再整理記憶」一次,如此,充份利用了腦袋最高效的學習方式,使用短時間,得到大效果。另外,晚上能夠爬起來讀書的人,心志一般比較堅定(或是他有個意志堅定的弟弟)。這樣的人一般也比較不會認輸或放棄…

​ 不論如何,知道原理,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爸爸希你們多多嚐試、調整、利用方法讓自己的學習更高效。

愛你們的老爸

遊戲人生

很多時候、很多人,在乎的不是勝利的結果,而是比賽的過程。

親愛的林瑋林瑄:

​ 先謝謝林瑋給爸爸寫信。爸爸很喜歡讀你們的信,知道你們最近開心、難過、或是困惑的事情。也許爸爸有一些壞點子,能寫出來讓大家開開心。

​ 爸爸今天講兩個故事,第一個你們一定看過,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故事情節很簡單:老人家八十幾天沒補到魚,原本船上的小男孩也放棄了他,到別的船上討生活去了。他獨自在海上,與大馬林魚僵持,這隻大魚,是他這條小船難以承載的,所以雖然他最後贏了大魚,但血腥引來了鯊魚。鯊魚哥佛心來了,留下老人的小命,只帶走了馬林魚全身上下的肉,留下幾支魚骨頭讓老人回去炫耀炫耀。

​ 小時候的爸爸,讀到這篇小說時…覺得這書裏的老人簡直笨到了極點。他捕魚捕了一輩子,難道不知道,釣竿上的大魚不是他能夠釣的起、運的回的? 在他長長的釣魚生涯裏,肯定也遇過鯊魚…正確的做法,是在起竿發現這條大魚不是他能處理的時候,果斷地把線割了,放自己和那條可憐的配角馬林魚小弟一條生路。他沒這麼做,結果好了,不但沒補到魚,連吃飯的傢伙,像釣竿、小船和漁網都弄壞了,自己也搞得傷痕累累(又得花錢治療)。

​ 知道林書豪來大陸 CBA 打球嗎? 前一陣子爸爸在家裏自我隔離,實在很想出門動動,但隔離中連大門都出不了。於是乎,爸爸上網尋找林書豪在北京首鋼的比賽錄影過過乾癮,有時看到林書豪在場中飛,感覺自己都輕了幾斤。大陸這邊很會騙廣告,搜尋的錄像外表跟內容常常不一樣,而且很惡劣的是,要在觀看 40 到 50 秒的廣告之後,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總之,爸爸找的是林書豪,卻讓我看「最強大腦」(有押韻…)。這也引出了爸爸想講的第二個故事。

​ 我不知道是哪一季,我只知道是一個決賽,中國人小朋友李雲龍對抗外國小朋友(名字忘了,可能是安德烈或安德魯)。中國小朋友李雲龍的名字爸爸特別記得,是因為他跟都梁「亮劍」的男主同一個名字。這個男主,爸爸是很喜歡的,於是就沒轉台,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這個最強大腦的節目,是考驗兩個人的記憶、科學、反應等等…比賽競爭很激烈,雙方成績差距極小。爸爸印象很深的,是李雲龍小朋友,因壓力過大而在比賽場上數度崩潰、大哭…而外國小朋友,雖然也有點緊張,卻始終情緒平穩。最後比賽李雲龍逆轉勝(也不知是不是有貓膩)。出我意料之外的,卻是外國小朋友開心地、非常友好的跟李雲龍握手,送上他的祝福。外國小朋友還說,他剛剛很擔心李雲龍,那時他很想去擁抱他,讓李雲龍平靜下來…

​ 很多時候、很多人,在乎的不是勝利的結果,而是比賽的過程。老人如此,外國孩子也是。老實地說,爸爸從高中時代就很討厭化學,也不喜國文和三民主義,覺得這些鬼東西爸爸一輩子都不會、也不想用…爸爸還記得高中化學老師姓程,第一次月考爸爸化學考 37 分,程老師把我這個班長叫起來罵了老半天。後來爸爸回家時就想,我可以選擇放棄,但我也可以把化學當成一個遊戲,“既然遊戲無法避免,那麼你爸就該開心的玩他一玩“。它能有多難? 我要來挑戰它。玩著這個「有趣」的遊戲,慢慢就生出了贏它的樂趣(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化學贏了我…唉…)。記得爸爸常常要你們猜答案嗎? 猜答案就是爸爸高中時候發展出來的策略,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解題法不夠快速不夠有趣,看到題目就要能猜出答案才酷。

​ 吹蕯克斯風也是這樣,這麼簡單的樂器,怎麼在我的手裏,卻只能發出「狗在哭」的音符? 我覺得不服氣,我想挑戰它。它就像一個超大型的遊戲,爸爸想辦法攻克一關又一關,從幾個簡單的音符到簡單的小曲子…慢慢進階。爸爸很笨,花了很多錢、用了很多時間。而且每次練習,都讓一家子(現在是樓上鄰居…)民不聊生,把門窗關得緊緊的,害怕魔音轟腦(對了,爸爸最近練習超高音,練到連自己都挺不住了)。不過呢,爸爸也得到了遊戲過程的樂趣。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爸爸征服了蕯克斯,還是蕯克斯征服了爸爸? But, who cares? I just want to have some fun!

​ 爸爸覺得,人生也是一場遊戲,我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身懷太多錢,就得下地獄(這是為了押韻…爸爸已經處理好了,有機會上去)。這個階段,爸爸希望能夠引導出你們兩位喜歡的和擅長的能力。在未來出社會時,擁有謀生和應變的方法。至於會不會拿諾貝爾獎或是大富大貴,這不是我們可控的,不需在意。甚至,很多時候名聲很大的、或太有錢的人,反而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幸福。然而對爸爸來說,更重要的事,是希望你們一輩子活得很有樂趣,一路玩得開開心心。在勝負之外,享受遊戲或比賽過程的快樂。只要用心地過好每一天,能有所收獲和成長,那就是個好天。

​ 有人說,成功就是:差一點點就失敗了。失敗? Who cares? Let’s have some fun…

愛你們的老爸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機嗎?

Kobe 曾講過的一段話:「You work hard enough to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You know that, we all know that. But hopefully when you get home at night, you realize that those times when you get up early, you work hard. Those times when you stay up late, you work hard. Those times when you don’t feel like working, you are too tired and you don’t want to push yourself. But you still do it anyway. That is actually the dream.」

親愛的林瑋林瑄: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機嗎?

爸爸最近在寫一個全自動控制醫療級血液分析儀的程式。原本跟那家談好,只做影像識別的工作,但總經理看過我的程式後,認為全機台自動化的部份也想請我幫他完成。於是爸爸就在每天下班之後,用 python 把整個機台的界面、機器控制、LED燈、鏡頭、辨識的軟體都寫全了。上個禮拜爸爸過去時,測了一整天,發現機台的工業電腦和機台的下位機(就是類似 Arduino 的板子,客戶是用 STM 的控制晶片板),兩個豬頭雞同鴨講。電腦因為要處理數字、中英文、特殊符號,所以用了 unicode(utf-8/utf-16)來編碼,而下位機只認數字,所以直接用 int 轉 hex (或 hex 轉 int)…問題是 python 的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 VM)對 serial 的傳輸基本只用 unicode … 最後在客戶那沒有解決,只好回家自己寫一個解碼器。這個禮拜天爸爸再次過去上機實測,兩個機台講話是通了,但電腦因為跑多線程(multi-thread, 一個跑人機界面,一個要跟機台傳輸並監控機台是否異常),所以電腦老是慢半拍(抱怨一下,python 的多線程是假的,其實只有一顆 cpu 在工作…用最高速傳的時候還會傳錯,必需降速才成),透過 com (serial port),一個指令還沒傳完呢,下位機就開始插嘴說,你的指令不對哦…處理了大半天才解決。最後當機台按照人機界面程式設定並自動執行時,爸爸的心裏真的好感動。這個程式,寫了接近一萬行…

除了在晚上熬夜寫程式,去客戶那裏測試也很麻煩。這個客戶在無錫,爸爸從如東過去,不塞車的情況下要開二個半小時的車,有次塞車爸爸開了四個半小時。為了減少開車時間,也讓自己早些到客戶那裏,爸爸常常六點爬起床,簡單收拾一下,六點半出發,這樣子八點半左右可以到。有時候寫程式碰到瓶頸、有時候開車開到好累,爸爸其實是很想放棄的(反正客戶還沒付錢)。爸爸不是沒有錢,而且爸爸生活超級簡單,不抽煙不喝酒不求美食不追名牌。那麼爸爸的辛苦與堅持是為了什麼?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機嗎?」說這話的人叫 Kobe Bryant,是湖人隊的明星控球後衛,是 NBA 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他說一般的球員早上10 點開始訓練兩個小時,中午吃飯休息看比賽錄影,下午再訓練一次。而他呢,每天三點多起床,四點就出去跑步兩小時,回家休息小睡一下,白天和隊友練兩次。晚上回家之後,九到十點再練一次。他的一整天,都圍繞在訓練、休息恢復這兩件事上。他說他天天如此,長久下來,對手和他越差越遠。

那天爸爸聽到廣播裏 Kobe 曾講過的一段話:「You work hard enough to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You know that, we all know that. But hopefully when you get home at night, you realize that those times when you get up early, you work hard. Those times when you stay up late, you work hard. Those times when you don’t feel like working, you are too tired and you don’t want to push yourself. But you still do it anyway. That is actually the dream.」

曾有記者問 Kobe ,哪一種動物最可以形容他? Kobe 回答「黑曼巴 (Black Mamba)」。那是一種眼鏡蛇,是世界上速度最快、也是是非洲最長、最可怕的毒蛇。爸爸認為 Kobe 的黑曼巴精神,是快速、精準、熱情於工作、執著於勝利、嚴厲於自己和隊友、無畏困難的挑戰和失敗。

愛你們的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