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與人生哲學

一切的緣法都是無常的,每件事都重要,也都微不足道。要努力爭取,也要能放手。要學會沉思、要覺悟、要智慧、要跨過,達到彼岸。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聽說林瑄下週要月考了,時間過的真快,轉眼爸爸就待在大陸超過三個月,非常思念大家。

前不久,爸爸跟大伯聊天,大伯提到我們共同的幾位朋友,他們目前的狀況和煩惱。爸爸突然想到,好像很少跟你們談到宗教和哲學。也許,我們可以利用幾個禮拜的書信時間,爸爸跟你們介紹一下爸爸所知的事情。至於未來你們要不要選擇宗教,或是選擇哪一個信仰,你們大可自行決定。

爸爸很小就接觸宗教了。爺爺奶奶是基督教徒,爸爸對於新舊約聖經是十分的熟悉。到了大學時代,大伯帶著爸爸去學習「拜佛氣功」,道場距我們所住的水源路不遠,老師的眼睛雖然瞎了,但卻很熱心的,在講講佛教道理之後,教導我們摸脈、推拿、針炙等手法,然後帶著我們拜佛練氣。還有最重要的,是對我們這些窮學生,從來不收費。

但是,爸爸一直不覺得自己需要宗教,直到爺爺生病之後。有時候,晚上爸爸獨自一人照顧爺爺,爺爺夜裏打呼很大聲,這個爸爸沒問題,但常常打呼到一半就停了(遺傳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爸爸就會擔心是不是該給爺爺急救、叫救護車…因為擔心,常常睡不安穩,似夢似醒。爸爸就會想,萬一爺爺走了,會去哪裏,是基督教的天國嗎? 在那裏,爺爺是不是就可以沒有病痛了呢? 那爸爸自己呢? 我們從哪裏來,又去向哪裏? 生命的意義何在?

這些問題,常在爸爸的心中迴響,但沒有解答。有時帶著爺爺去醫院,看到醫院裏的人們充滿病痛與愁苦。其實我們的人生,除了老、病、死之外,愛情、別離、想買的東西買不起(也稱為:求不得)…都會往復出現,是一條人生必經之路。既然是必經之路,那麼我們就應及早準備,以免事到頭來不知所措。

爸爸發現,所有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回教),都強調有「天國」,那是一個美侖美煥、只有歡樂的理想國度。也都強調惡、或者地獄、末日…惡與痛苦是不能不談的,要引出善的美好;強調戒律,要存善念做善事 –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強調「信」- 要相信主、相信佛陀、信阿拉真主…

我們把故事再講一遍。在公司,我們建立制度,告訴大家什麼是對的,是錯的。做對的我們獎勵、做錯的讓他下地獄。我們建立公司文化,像是「要創新、要實誠、要技術、要客戶」。日本公司上班第一件事是呼口號:「優質產品、豐厚成果」、「品質為本、財富為果」,什麼「一個疏乎百人忙,人人細心更順暢」…現在爸爸管理的工廠也都這樣,要有班前會、呼口號、背口訣、指動作…你看,像不像唱聖歌、作禮拜、拜佛、齋戒?

那麼這樣做有沒有效呢? 非常有效。爸爸自己的例子,在爸爸最傍偟難受的時候,會想到以前大伯放在桌上的小金佛。那是一個打坐的如來佛,他沉思的面容莊重安靜,但不嚴肅;坐的很挺直、但肌肉的線條很放鬆;他閉著眼,但我知道他正看著我,他看透了我,他也讓我看到最深層的自己。似笑非笑的他,告訴我一切的緣法都是無常的,每件事都重要,也都微不足道。要努力爭取,也要能放手。要學會沉思、要覺悟、要智慧、要跨過,達到彼岸。

這種感覺很難用言語形容,也許只有切身體會才能知道。除了宗教的佛學之外,哲學的佛學也很有趣,而且中國的佛學,跟印度的佛學是不同的。爸爸期許自己,能利用時間,去理解典籍,融合儒、釋、道,來建立爸爸的,一以貫之的「道」。這條路頗為漫長,不過也十分有趣。爸爸再把心得跟你們分享。最後,祝原力與我們同在…

愛你們的爸爸

從 Virus 看決策力

悲劇的戲碼都差不多:一樣對於災難來臨時,認為自己很安全,警覺心不足。一樣失去簡單的判斷能力,並對專家的意見嗤之以鼻。一樣在災害發生後,找甩鍋對象、找藉口掩飾錯誤。獨居的老人、弱勢的養老機構,社會底層、沒錢檢驗也沒錢失業的拉美人、黃種人、黑人…成為弱智領導者「licence to kill」的獻祭品。

親愛的林瑋林瑄:

本週好嗎? 上週聽到林瑋物理實驗時,找尋答案所付出的努力和驚險過程,以及最後找到答案、上台報告、得到老師同學讚賞的成就感。爸爸著實為林瑋感到驕傲。這種找到答案的感覺,根據爸爸自己的經驗,就像是知道了天底下最大的秘密、或是產生一種對這個問題了解到透徹、微小的數據變化你就能清楚知道發生什麼事、全身毛髮都鬆開的暢快感…小心,這種感覺是會上癮的。

爸爸知道,你已經快要具備成為優秀的科學家的三個基本條件:高學習力、強好奇心以及尋找答案的堅持力(恆毅力)。這個世界上,學習力很好的人還真不少。但學習力好、又具有強烈好奇心的,那就比較少了。然而爸爸認為,恆毅力才是這三者中最困難的。很聰明的人,通常習慣於走速成的路,也因為成功得來容易,所以通常比較懶,不容易有紀律的堅持。爸爸的同學裏,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人才,看到市場好、有容易的錢賺,就放棄了理想轉到業界,沒能攻讀完博士,十分可惜。

三個基本條件之後,也有雖非完全必要、但若能擁有,可以增加成功機會的三個條件:資源、環境和團隊。資源可以是很好的圖書館、能夠輕易的調閱世界上最新發表的期刊論文、有很好的實驗設備可以驗証理論、或充足的研發經費等等…環境有人把它整合為 PESTLE –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culture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Legal. 像二十年前,政府和整個社會著力發展半導體相關產業。而新冠肺炎的流行則帶動病毒解析、藥物疫苗、抗體、蛋白酶、醫療儀器的研究發展。團隊則很好理解,最好有三個諾貝爾獎得主帶著師兄師弟,有的做理論、有的搞實驗,分工突破學理的難關。爸爸認為這三個條件,台灣的大學裏很缺乏,我們得向外找尋。

爸爸曾經也是一個科學家,擅於解決工程上、電腦程式的問題。近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更多的是研究社會經濟的未來走向,以及公司應對挑戰的方法。爸爸最近看了一本書「巨浪下的小學」(Ghosts of The Tsunami),是一位英國駐日本的記者 Richard LIoyd Parry,花了六年時間研究 2011 年日本的 311 地震時,發生在大川小學的悲劇。

日本的海嘯預警,做的十分厲害,地震發生後六分鐘,就全面發佈了紅色海嘯警告。大川小學位於日本本州島北部的釜谷村。這裏距離海邊有 3.6 公里。在學校背後不遠,就有一個 200 米的小山。九米高的海嘯自外海而來,從地震發生到海嘯襲擊,中間間隔了 50 分鐘。按理來說,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將人群疏散到比較高的地方。當時位在大川小學附近的其他九所學校也全部被海嘯淹沒,但除了一位學生在撤往高地的時死亡外,其餘所有師生都平安地撤離了。這位英國記者不了解,為什麼釜谷村的三百人中,有一半在海嘯中喪生,而大川小學當時在校的 89 名老師和學生,只有 5 位存活了下來?

調查的結果是這樣:三月十一日下午,在地震發生後的五分鐘內,大川小學的所有師生就在學校空曠的操場上集合完畢,他們井然有序的疏散的速度和排隊的整齊程度,可以稱的上是日本小學裏的典範。很快的,開著喇叭的麵包車,大聲廣播著九米高海嘯來襲的消息。一些老師和學生建議立刻爬到學校後的小山上,包括教務主任、同時也是教授自然科學的遠籐老師。然而,其他老師和過來學校避難的村民們,認為待在學校裏面會更安全。最後,副校長做了決定,所有人撤向校外的空地(這邏輯真怪…)。就在行進的同時,他們看到遠處當頭而來的滔天巨浪。遠籐老師叫學生立刻往小山跑,其中一些高年級的大孩子還勉強反應過來,拔腿就跑,而中低年級的小孩們全都愣在當地…最後只有遠籐老師和四位學生僥倖逃生。

其實在做決策的時候,只要查一查自己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做出逃往哪裏的正確決定一點都不困難。然而,群體的智慧取決於領導者。品質不好的領導者就算帶領菁英團隊,也會成為烏合之眾。王永慶曾說:「獅率羊群羊變獅,羊率獅群獅變羊」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就算很有智慧,在一群烏合之眾裏面,也發揮不了作用。

本書還有談到政府的態度。相關部門在出事之後,消極地調查、積極地掩飾。沒有人願意說出真相,只有官官相護和互相推諉。除了細節上的眾多矛盾,當面對家長的質問,官員數次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對回答問題的下屬,做出噤聲的要求。唯一活著的大人 – 遠籐老師,也在幾個月後從日本消失,只留下幾封辭職的書信。後來部份家長聯合起來,在法律追溯期的最後一天狀告政府失職。為什麼是部份家長呢? 因為有些家長一直找不到孩子的屍體,他們需要政府的協助才能在山坡、河邊挖找。政府就是利用人民依賴政府的需要,對家長施壓。纏訟四年之後,法院的判決很搞笑 – 沒有任何官員失職,但家長勝訴了,獲得了一些賠償。日本人的政治妥協文化,展現得一覽無遺。

親愛的林瑋林瑄,我們把這個故事重覆一遍,但把海嘯換成新冠肺炎,把國家從日本換成美國。你會發現,這種悲劇的戲碼都差不多:一樣對於災難來臨時,認為自己很安全,警覺心不足。一樣失去簡單的判斷能力,並對專家的意見嗤之以鼻。一樣在災害發生後,找甩鍋對象、找藉口掩飾錯誤。獨居的老人、弱勢的養老機構,社會底層、沒錢檢驗也沒錢失業的拉美人、黃種人、黑人…成為弱智領導者「licence to kill」的獻祭品。新冠肺炎還沒完全控制住,就要過早地開放經濟,任一個白癡都知道,病毒十分可能再次流行。畢竟現在待在家都控制不住了,上班上課那還得了? 但深層一點來想,也許川普並不想讓病毒那麼快就得到解決? 因為解決之後,他就會面對全美民眾的無情審判。唯有在十一月大選之前,讓不是他的選民消失,讓活著的民眾需要依賴政府的醫療資源、經濟救助…疫情拖到十一月,不敢亂說話、亂告狀的人們,只能再讓美國偉大一次,讓川普再做一屆。那時他又滿血重生,繼續為所欲為。

親愛的林瑋林瑄,爸爸希望你們能記著這本書的教訓 – 在任何災難來襲時,要做最壞的打算、並做最充份的準備。當你感到地震時,不要想,不要聽別人講,就是跑!! 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有 9.1 級的地震降臨。颱風來臨之前,確實地準備好食物、清水、生活必需品,因為誰也不知道,這次的颱風會不會在台灣繞個十圈八圈,讓台灣長期停水停電…同理,中國和台灣之間,也不可能長期什麼事都不發生。那麼,我們難道不該做些什麼? 台灣的人們,是不是認為自己很安全? 是不是認為有個強大的外國勢力,能保護台灣? 是不是群體失去智慧,盲信盲從? 大川小學的悲劇戲碼,或許也將在台灣上演。

另外,爸爸很感動於本書所描述,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些段落,爸爸幾乎是一面流淚一面讀過去的:失去孩子的家長幾乎都活在深深的自責和悔恨中。有個媽媽在找到孩子的屍體後,用盡全身上下的衣服擦乾了孩子身上的污泥,最後卻發現眼裏還有污泥未清。著急的媽媽最後用舌頭一口口舔淨了孩子那雙永遠失去靈性的眼睛。媽媽告訴記者,她想知道女兒生前最後一刻所發生的一切:「當時的天空是怎麼樣的? 風是如何吹? 她覺得冷嗎? 她想回家嗎? 逃跑時,她和誰在一起? 她有握著誰的手嗎…」但,即使知道了,也永遠無法挽回女兒的寶貴生命。

親愛的林瑋林瑄,雖然很少當面表達爸爸對你們的愛,但請你們知道,爸爸十分十分愛你們。爸爸寧願自己流血,也不願你們受傷、寧願自己挨餓,也不想你們受苦。爸爸希望你們能照顧好自己,永遠平安健康。請記得,做任何事情都提早一些,不要急急忙忙。騎車子尤其如此 – 提早出門,即使塞車也要優雅慢行,不要著急。好了,拉拉雜雜講了那麼多,希望你們耐心看完,下週我們再聊!!

愛你們的爸爸

從 Virus 看強國的衰亡

翻看各國歷史,看到各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羅馬、中國。這些國家的起源都在一個「有點好,又不會太好」的地方。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早上起來看新聞,新冠疫情的感染人數,全球已超過四百萬人。美國則已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死亡接近八萬)。看到許多號稱自由民主的強權國家,不做好防疫工作,口水戰倒很擅長:怪中國隱瞞疫情、怪世衛防堵不力、怪口罩品質不行、怪病毒中國發行。怪來怪去就算了,還可以無恥的請中國派人派物資去協助、同時向中國求償。有趣的是,中國一月底封武漢城的時候,有一堆外國記者連夜逃出,當時這是個相當另人震驚的報導,全世界也都在看。當中國政府因防疫不力,把武漢市的市長撤職的同時,歐美國家沒有反應、沒採取作為,導致一發不可收拾…就算中國的數字不準,把中國染疫的八萬人乘以三,是二十四萬;乘以十好了,八十萬人,中國的防疫工作也遠勝這些歐美強權。

爸爸很好奇,強盛的美國在面對疫情時,為何表現如此荒腔走板? 美國國內的媒體居然也沒有什麼批評政府的聲音出現,反倒是向美國疾控專家福奇、微軟 Bill Gates、橋水基金 Ray Dalio…這些很早就開始大聲疾呼示警的人物們…口誅筆伐不斷。類似「寒蟬效應」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第三世界,也許我們不會太驚訝,但在美國,爸爸覺得很有問題。

孟子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外則無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爸爸翻看各國歷史,看到各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羅馬、中國。這些國家的起源都在一個「有點好,又不會太好」的地方。中國的發源地在今天的河北,是在黃河經常氾濫改道的黃土高原;印度的恆河也是每年氾濫;埃及有大片的沙漠;古巴比倫在現今苦哈哈的伊拉克;而羅馬呢,在地中海邊,本身沒有太多耕地,四面都是敵人。這些文明古國,大多不在好位子上。擁有好位置的泰國,稻米一年三熟、海裏水產豐富、椰子樹下躺,吃飽喝足易…這樣美滋滋的地方,為什麼沒法發展成為強盛的「古國」? 中國的發源地和中心,位在河北河南,既不是靠海的山東(齊魯)、也不是產糧的四川、更不是繁華的江南…這些好環境是養不出強國的。有人說,富不過三代,安樂日子過多了,就自然步向衰亡。就像住在太乾淨環境下的美國,一個小流感能死一堆人。當然,最差的環境也很難產生強國,唯有在「有點好,又不會太好」的地方,人民有自外的壓力、有向上的動力,也有一些資源可以活動利用,那麼國家強盛的機率就大了一些。

我們再看看這些曾經強盛的古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應該都已經不存在了。就說中國,自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國。每隔幾代,中國就會被西夏人、蒙古人、女真人、洋鬼子、日本小鬼子所佔領。說的好聽點是文化融合,說的難聽,就是被別的文化以武力侵略而亡國。嗚呼,曾經漢唐的輝煌,如今安在? 其實早被消滅。

爸爸認為,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說被創造出來 – 陰陽、儒、墨、名、法、道德、農、縱合、染、小說家…各自發揮、百家爭鳴,那才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軸心。但後來儒家一家獨大,雖然有釋家道家,但畢竟在治國、倫理、宗法、選才都是以儒家為主,國力當然好不起來。想想看,管農業的、造武器的、控財政的、判官司的、甚至打仗的,都得自小苦讀四書五經,動不動來個孔子說,弄弄理學心學,專業科目擺一邊。外國人的技術學問、管理方式,就是異端邪說、棄之如敝屣…那這國家還有救嗎? 每朝每代開國時資源重新分配,強盛一段時間之後,就步上歷史老路:文人把持朝政,權貴大道橫行,貧富差距加大。然後呢? 就再來一次,要嘛被自己人,要嘛被外國人推翻,資源再次重新分配。一幕幕的歷史大劇就跟抄作業套公式一樣,好像都差不多。

爸爸看到的美國,似乎也走上強國變弱的老路。中國的晉惠帝鬧笑話。百姓沒飯吃餓死路邊,他說:「何不食肉糜?」美國現在的領導人,常常在媒體大放厥詞:病毒不好殺,就注射消毒水(還真有人這麼做…),媒體阿諛不絕於耳,而有道德理性的人民則噤若寒蟬。我看這世界的政治格局,可能會有變化。

希望爸爸是錯的,但如果美國不再強盛,那台灣就得要很小心了。

愛你們的爸爸

賺錢與花錢

大原則只有四句話:不亂賺錢、不亂花錢、不亂省錢、格局高點。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爸爸在大陸十分思念你們,不知道何時新冠肺炎的疫情可以降下來,爸爸很想回來跟大家相聚。

今天爸爸想跟你們聊聊用錢的觀念。錢是個奇特的東西,不能不明瞭,但中國的家庭好像很少談錢。古人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講到錢,就說是銅臭;做個商人也不行,士農工商中敬陪末座 – 「無奸不成商」。古人把金錢罪惡化,爸爸認為不妥。

近幾年來,在「自由經濟」的體制下,新聞媒體大肆報導那些傑出商人賺錢的英勇事績,每年評比富豪榜裏誰上誰下、解析富豪的豪宅、豪車、私人遊艇飛機…好像你必需很有錢,才是個 somebody。這種把錢過度炫染,爸爸認為不對。

聖經也講錢。有人統計,聖經中跟錢有關的經文有 2000 多句,禱文有 500 多句。英國著名的神學家 John Wesley (Wesley 宗或循理宗的創使人)要信徒門「盡力賺錢,盡量省錢,全部奉獻」(你看看你看看)。過這種清教徒式的生活,少了人生很多樂趣,爸爸認為太累。

爸爸的金錢觀,大原則只有四句話:不亂賺錢、不亂花錢、不亂省錢、格局高點。怎麼說呢?

不亂賺錢:不該賺的錢不賺。不該賺的錢至少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去賺不合法不合理的錢,這個應該沒有爭議,肯定不該做。另一個不該賺的,是在別人痛苦中賺錢。像是發國難財、或是藉由壓榨別人來賺錢。這種錢財拿了不心安,不拿也罷。

不亂花錢:亂花錢也有層次問題。當你錢賺的很少的時候,必需節衣縮食或開拓財源,不可以借別人的錢來花。當你開始有錢的時候,需要存儲一定的金錢以供不時之需,也可以用來投資、以錢滾錢。當你很有錢的時候最好低調一些,可以拿出一些錢來改善家庭生活、或是資助家族中的成員念書。爸爸基本的想法是三三制。假設你每個月賺三萬五千元,扣掉各種稅賦五千元,那麼你可動用三萬元。爸爸建議你一萬元用於生活各種支出、一萬元用來投資自己(買書、看書,或學習對未來有幫助的課程、參加校內外的社團等等)、一萬元存儲起來(爸爸建議你,可以購買指數基金來長線投資)。至於日常使用的東西,到底是買貴的還是便宜的? 這點見人見智,每個人對於想要的東西,其定價是不同的。像大伯喜歡高檔的衣服、手錶,認為這樣的產品不旦質量好而且不退流行,可以穿用更長的時間。因此即便是用了較高的錢購買,也頗為划算。爸爸在某些方面是認同這個觀點的。不過爸爸對於很多創新的多功能電子產品,實在是有著過多的好奇心,總想著買來試試(難道是爸爸的心魔…)。重點是,買東西前做好功課。因為一時衝動而買、買來了放著不用,這就是浪費了。像衣服,你可以用先進先出的方法,穿過洗過的衣服放在最後面,而每次挑選衣服就從前面拿,那麼你擁有但不愛穿的衣服就會集中到前面來。久而久之,你就知道什麼衣服就算買了你也不會穿,那麼下次就不該花大錢去買。

不亂省錢也是重點:食物不用質精,但營養要均衡,這是健康身體的基礎。每天要吃足夠的蔬菜、蛋、肉,要固定吃水果,不可以偏食。穿的用的可以不是好的品牌,但一定要乾乾淨淨。在不同的場合儘量穿適合的衣服,這是對自己、對主人的尊重。投資自己絕對不可以省,雖然我們最好能靠自主學習就能獲得知識。但是有些很好的 seminar,可以學到重要的經驗,減少自己很多試誤的時間,那麼這個錢不可以省。

最後講賺錢用錢的格局,一個人的成就能到哪裏,跟格局有很大的關係。用錢的格局要看長看遠。譬如說賺錢,一筆訂單能賺 20% 的話,爸爸建議你,拿 15% 就好了,5% 要回饋給客戶、供應商和你的下屬同事們。這樣子你的客戶、供商和下屬更願意跟著你做,你的生意就可以做長做大。爸爸看到很多有格局的老闆,自己穿的用的都很平常、甚至到了很節儉的地步,但對於合作夥伴和下屬們很大方,跟他合作的人都很快富了起來。對比之下,如果一個老闆,自己吃好穿好、買豪車豪宅,但供應商賺不到錢,員工窮困潦倒。那麼這位老闆的賺錢路,想來走不了太遠。

爸爸認為,有錢不太是問題,貧窮才是可怕的。貧窮會把人性的「惡」放大,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所以錢必需先夠。然而太多的錢放在銀行,只會是一個數字,你用不到也鮮少產生價值,應該適量的花出去,多做一些對社會有幫助、雪中送炭的好事。畢竟,社會安定政通人和,其實才是對我們這些有點錢又不會太有錢的人們,提供最好的保障。

對了,林瑋可以教我們一些物理學的知識,爸爸很想知道光是什麼? 時間是什麼? 量子物理在說啥…期待你們的來信。

愛你們的爸爸

變化, 循環與平衡

易經也講了很多變化和平衡的道理,吉凶悔吝、剛柔相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強盛到極致的時候,就開始走向敗亡。困難的部份就在於一個「時」(哪個時間點)與「度」(哪樣的平衡)。

親愛的林瑋林瑄:

聽媽媽說,林瑋肚子痛了一陣子,有沒有好一些呢? 前幾年有一本書,英文叫「I contain multitudes – The microbes within us and a grander view of life」。這本書是 Bill Gates 推薦的,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講微生物與人類共生共存的書。

它說我們的体內有著莫約 1.5 公斤重的微生物,默默地在為我們工作。我們的身高、體重、健康甚至情緒都被這些微小生物所影響,我們吃下去的很多東西,像青菜、纖維…是人類原生消化系統無法處理的。但在我們的腸子裏,微生物把這些我們不消化的東西,轉化為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並且在我們體內建立一個消化生態系统。你吃的油多,那麼分解油的微生物就慢慢變多;你不吃青菜,那麼消化青菜的微生物就會餓死…我們吃得營養均衡,那麼「好菌」就應該變多,「好菌」太少,相對「壞菌」的比例就升高了。體內的生態平衡,才能讓我們保持健康。

從人體內的小世界,放大到整個地球,其實也是一樣。地球是一個負熵系統,能量的來源是太陽幅射。植物(和藻類)吸收了太陽的能量,分解二氧化碳形成氧氣,並產出許多穀物、青菜、水果,供給地球的生態鏈…而動物在死亡之後,遺体重歸自然,讓微生物分解、讓植物吸收。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整個自然轉換了太陽的能量後,在每一個大、中、小、微生物中循環輪轉。每個生物都扮演了能量轉換的重要角色,卻又是那麼地微不足道。

如果我們人類太多、植物太少,長久以來地球的二氧化碳就增加,無法及時轉換成氧氣,於是大自然就會融化南北極的冰川,讓海洋更多,用海藻來轉換二氧化碳,維持地球氧氣濃度的「平衡」。然而,這種調整也可能失效,例如火山爆發或慧星撞地球的大爆炸,產生大量煙塵遮蔽陽光,讓植物、海藻無法轉換氧氣和產生食物,就會導致食物鏈上大量的動植物死亡。其實說失效,也許並不正確。當大量動植物死亡之後,氧氣的使用變少。煙塵沉降之後,陽光繼續普照,大自然就能夠慢慢地、再次建立「平衡」。

自然界是如此,經濟和社會亦然。中國歷朝歷代都講著差不多的故事:朝代建立後慢慢興盛發展,但馬太效應造成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官員越來越腐敗,只要幾根導火索,就有農民、義士、野心家起義,推翻一個朝代,重新建立政治生態系統和平衡。

易經也講了很多變化和平衡的道理,吉凶悔吝、剛柔相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強盛到極致的時候,就開始走向敗亡。困難的部份就在於一個「時」(哪個時間點)與「度」(哪樣的平衡)。每天都在讀書、超級用功的人,也許會有成就,但身體肯定不好。如果每天讀完書,花點時間練練鋼琴,出門跑個步或跟朋友打打籃球,勞逸結合,那就是比較平衡的安排。做事也是一樣,拼了命往前衝,也許會成功,但同樣也需付出高昂的代價。然而,不往前衝嘛也肯定不對。人生的五顆球: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如何在不同的時間點(時),有不同的權重和平衡(度),這個就是智慧之所在了。

上次曾寫過著名的祈禱文,想要再送給爸爸的兩個寶貝。雖然不信基督教,但不得不承認,尼布爾神父寫得的確很不錯:

親愛的上帝:

請賜給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

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不為明天憂慮,享受當下的每一時刻,

把苦難視為通往平靜的必經之路。

效法耶穌,看清這個罪惡世界的真相,而不以自己的角度去衡量。

只要我降服在主的旨意下,相信主必使世界變得美好,

讓我在今世可以快活,今世之後能與主一起,超級快活

(這句爸爸翻的不好…但爸爸盡力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that I can

And wisdom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and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Amen

愛你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