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公司?

2018 農曆春節時,幾位要好的同事相約聚餐。在吃吃喝喝的時候,同事們各自分享了他們投資的心得,包括投資了哪家公司、為何買進、現值與盈虧等等…當同事們忙著探聽各種小道消息時,有位年輕的同事問我,到底什麼是「好」的公司?

也許我們該限縮這個題目,將「好公司」設定在「適合投資的好公司」。因為大家都知道,「適合上班的好公司」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未必適合投資。而「適合併購的好公司」以及「適合與之作生意的好公司」,應該也不會相同…

在「企業財務策略」(華泰文化)一書中,對於什麼是「適合投資的好公司」有一些說法,首先是要有好的產品,這產品能夠符合企業的策略意圖和目標;然後是要有好的事業,這指的是一套好的營利模式,把產品換成現金(或資產)。若營利模式不佳,那麼就像擁有千萬用戶,但仍不支倒閉的眾多公司一樣,無法創造價值。有了好產品和好事業,如果經營管理能力不佳,或財務策略失當導致跳票,也將讓投資者承受損失…最後,也許是我們身為投資人最關心的,這個好公司會不會是個好投資? 如果高點買進之後,股價長期低迷,發放的股利也無法償還股東的損失,那,對投資者而言,還會是個好公司嗎?

身為公司的股東,獲利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來自於股價的上漲,專業的說法是「資本利得」,另一種方式則是來自於股利的發放,也就是所謂的「盈餘分配」。事實上,身為小股東的風險是很高的。股價是否上漲,通常是被市場(或作手)所左右;而盈餘分配,也是公司高階主管,提報董事會後「喬」出來的。這兩種獲利的方式,通常跟小股東沒半點關係。小股東住進套房(股價被套牢)還算是好的,至少有個再次上漲的夢可以做做,然而若是公司經營發生問題,到最後清算的時候,小股東通常也只能血本無歸…

一般講到「風險」,就得講講「報酬」。專業上的講法,是「預期風險」和「必要報酬」所呈現的線性關係。當我們投資於「預期風險」很高的行業,我們需要獲取更高的「必要報酬」來補償我們承受的風險。每位投資人,因為他們所擁有的資產、所在的年齡、對於市場的了解程度不同,而會有不一樣的風險承受的能力,所以對於不同的投資人,「適合投資的公司」也未必相同。甚至有些較為專業的投資人,會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做出風險與報酬的規畫。專業的投資組合,可以由高低風險與資產的動態分配,讓投資組合的平均風險與報酬,符合自己的投資屬性與效益。

對於一般小股東投資人,我的建議是:
1. 找一個自己熟悉的產業 – 比較能夠知道產業的發展和動向
2. 公司的股本要夠大 – 比較不易受到股市作手的操弄
3. 過去三至五年獲利能力是穩定的 – 當然,最好是穩定上升
4. 公司的產品不要太複雜 – 跨足多產業的公司,因為難以被估值,所以通常無法得到市場公平的對待
5. 公司的價值被低估,以利我們逢低買進 – 這個嘛…我們後續會討論如何估計公司價值,到時再談…
6. 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公司的執行長,是否是具有高能力、高誠信的專業人才 – 財務報告是有操作的空間,經理人的能力與誠信,我覺得是買進公司股票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自律與才識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

親愛的林瑋林瑄:

本週好嗎? 星期六的早上,爸爸一早起來,陪奶奶到河堤邊散步。約莫十點左右,爸爸帶奶奶去善化鎮上買奶奶需要的保養品…很可惜沒買到,爸爸會用網路下單。接著爸爸帶奶奶去星巴克喝喝咖啡、吃吃小點心,十分愉快。

中國歷史的各朝各代裏,爸爸最不喜歡清朝。但清朝的官員裏,爸爸卻是佩服曾國藩的。他有三個好習慣,一是每日藉著寫日記反省;二是每天堅持讀書寫字;三是寫家書。據說他某一年,寫了253封家書,不斷教導家人和子女,傳承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據說他為自己立下十二條規定:

  1. 主敬:每天衣冠整齊、心思端正
  2. 靜坐:每日靜坐四刻(一個小時)
  3. 早起:黎明即起不睡懶覺
  4.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這個嘛…)
  5. 讀史:每天念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圈點十頁
  6. 謹言:三思而言
  7. 養氣:正直浩然之氣
  8. 保身:節制慾望、飲食
  9. 日知其所無:每天讀書、寫筆記
  10. 月無忘其所能:每個月複習所學,不使忘記(以前就用字卡了??)
  11. 作字:飯後寫字半小時
  12. 夜不出門(這個也不容易…)

這十二點對自己的規範中,有數點在現今的時代可能不合時宜,但我們可以由此看出他的用功和對每日生活的用心。他有個「六戒」,爸爸常常放在腦中思考,也是非常有參考性。大部份的人或書,都從第一戒開始,不過爸爸比較喜歡倒回來看: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中國人稱讚他人,一般說某某很有「才」,很少談到「識」。識是什麼呢? 識原本是「知」的意思。佛教到中國後,這個字被拓展,增加了「思維」、「判斷」、「人的精神主體」等等意思。如識神,就是一個人的心靈、心識。我們也可以說,識這個字是一個大局觀、或是一種「發大願」式的使命感。

爸爸聽到一個故事,西元 1975年,當Bill Gates 創立微軟的時候,在他家的車庫(那時的微軟總部)的黑板上,寫了一句話:「讓每個家庭都擁有一台電腦」。三年過後,整個中國只有六台電腦,一台在北大,其體積大約等於一個超大教室。有個北大人回憶,當年上課時,教授也對他們講了 Bill Gates 的雄心壯志,他們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都發出了哄堂大笑,說 Bill Gates 講大話也不怕閃了舌頭。我們現在回頭看,不得不感嘆 Bill Gates 的「識」。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想讓天下人都有一個可以「開店」的平台。張忠謀創立台積電,開創了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辦大事的人,只有「才」是不夠的,要懷有一個遠大的胸懷、使命感。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普通人只要能吃苦耐勞,過上好生活並不困難,最忌諱一個「懶」字。從小,爸爸一直不喜歡你們晚上不睡覺,白天不起床。爸爸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因為生病,幾天沒到學校,漏了一些課程和作業。回到學校之後,這些課程不了解,作業也太多。心里上就開始偷懶、拖延,沒有把課程補起來就算了,新的課程也開始偷懶。爸爸發現,按照既定的規律走,有紀律地執行計劃,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反之,一旦放鬆形成習慣,要再積極起來,就十分困難。生活也是,一旦生活的規律被破壞,就容易走向崩裂。像是好不容易減了幾公斤肥肉,某一天跟朋友喝了手搖飲料,就一發不可收拾。後面那段,曾文正公說:「有才的人,常常因為看不起別人、孤傲自大,樹敵太多導致失敗。」人上有人天上有天。「有才」這兩字離我們太遠,咱們先對付懶惰。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要共享,才能激發團隊的積極性。古人說「檔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獨吞利益的人很少有好下場。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是爸爸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曾說:能拿到八分利益的生意,他只會拿六分。因為能跟大家分利,大家往往更願意跟他合作,願意配合他的行動。小米的老闆雷軍曾說,優秀的公司常常先考慮利潤,但偉大的公司卻要考慮人心。小米從手機賣到衣服、書包、吸塵器、牙刷…雷軍建立小米平台的「生態系」。把最大利益留給團隊,誰搶到戰利品,就由誰來分配。他投資生態鏈裏的公司,但從不控大股。這樣子,各事業負責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拼命去戰。至於下一句,謀可寡而不可眾。一般公司的重要決策大多是由董東會裏為數不多的董事所決定的,太多的股東,每人說一兩句就可以搞個數天,還做什麼決定? 尤其是一些謀略,說出來就不靈了。另外,假定你是一個將軍,有攻城的時候,你發現一件可怕的事。你率領的大軍,後路被堵、糧食被劫。現在手上的食糧只能再吃兩天。這時候你難道開一個全軍大會,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有一本書叫「烏合之眾」,想想看,我們每人一張選票投出國家的領導人…真的超可怕。

下個星期爸爸再把曾國藩的其他三戒說完。結束之前,爸爸想分享李嘉誠辦公室的一幅對聯: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向高處立,就平處坐,從寬處行。

愛你們的爸爸

策略, 價值與斷捨離

斷捨離之後,自己清理的,不只是人事物,而是自己的想法、觀念和行為

親愛的林瑋林瑄:

​ 本週好嗎? 因為有你們和家人陪伴,爸爸過了一個很美妙的週末。星期五那天,爸爸早上上班,下午開車到中壢,把林瑋接上車,去跟同學(也是林瑋乾爹)聚餐。晚飯後,林瑋和爸爸在回家的路上聊了很多。爸爸很開心地知道,林瑋很喜歡物理學、喜歡實驗課、也有很強的 python 程式能力,能把實驗數據化為資訊、圖像、成果,寫出很棒的報告。星期六我們為阿媽慶生,到新營西堤用餐。全家很開心地吃飯聊天,可以說是人生最美好的事。

​ 上週公司開董事會,討論公司是否該分割一個研究部門,獨立出一個新公司做新材料的計劃。有些主管認為,留在母公司,很多人事、財務、研發甚至業務資源都可以共用,是最省錢的作法。但爸爸覺得,企業轉型為什麼困難,不只是研發出新產品就可以,還有很多深層的結構要調整。一件小事沒做好,就會影響後續的發展。

​我們來看台積的例子:為什麼台積電要專心做晶圓代工? 台積可以向產業的上游發展,做 IC 設計;也可以往下發展,做晶圓封裝測試。這些事台積都做過了,也…不能說成功。甚至,台積當年也做過太陽能晶圓、做過 LED 晶粒,結局同樣不好。以台積的研發的能力、財力、業務力,做這些小打小閙的生意尚不能為之,何況是其他很多公司,在面對企業轉型時,想從做食品的買賣轉做半導體…只有一個字:難。

​台積電向上做設計,會有跟客戶衝突的問題,我們不談。但做封裝測試為何會失敗呢? 明明是很簡單的機台和製程,台灣日月光、矽品,大陸的長電都能夠做起來。憑著台積對晶圓的熟悉度、技術的成熟度…為何台積不行呢? 從產業特性來看,半導體代工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而封裝測試卻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需要一堆人沒日沒夜的生產。台積電的經理,年收入在四百萬台幣以上,而封裝測試業的廠長級主管,可能三百萬不到。那麼,當台積找內部人去封測廠擔任主管,通常的結果是「不去」。會過去的,大部份是二軍級的人才,在台積的發展受限,才會另尋出路。但這些「二軍」本身能力不是頂好,對產業不熟悉,如何能做起來? 從外部找一些對產業熟悉的人,對台積人來說,就是土裏土氣、沒有台積文化的外來者,你們說,衝突怎麼能不發生? 不信任內行,讓外行人來領導團隊,最後就只能以失敗收場。

​成功的案例不是沒有。像 IBM 從硬體轉做軟體服務,它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就是把整個硬體部門,包括人員、廠房設備、甚至客戶都分拆賣掉。IBM 發現,做硬體所需要的人材、資源,和做軟體服務是完全不一樣的。從管理的能耐、員工的腦袋到上班的型態都有巨大的差異。想要二者通吃十分困難,果斷的砍掉包袱才是正解。同樣也成功的案例,是 Philips 從一個設備儀器為主的公司,轉型到健康醫療公司,也是砍掉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部門,不破不立。

​企業如此,個人也是一樣。剛入社會的新鮮人不談,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大部份的人,都是依靠 90% 經驗,加上 10% 知識來完成工作。一些學習力強的高階主管,知識的比例會增加,但絕大部份的人,都是按照過去的經驗來延續發展的方向。然而,我們得想一想,這些過去的經驗,對於新的事業,到底是資產,還是包袱? 爸爸的想法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是資產,沒有幫助的就是包袱了。也因此,我們在判斷事物時,尤其是對自己來說是比較新的事物,就必須拋掉包袱,重新盤點。

​確認未來的方向,我們就要做「斷、捨、離」,把對未來沒有價值的包袱丟棄,空間騰出來,建立對未來有用的資產(可以是知識、經驗、能力、物品…)。要做的,就是告別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最後,你可能發現,斷捨離之後,自己清理的,不只是人事物,而是自己的想法、觀念和行為。爸爸這次回台灣,其實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職涯發展。這些年爸爸都在製造的領域打轉,其實很狹隘。爸爸想朝更高階的公司治理邁進,跟大伯寫財務的書就是爸爸的佈局。可是在職場上,爸爸一直沒能做出脫離製造的決定。爸爸想,在退休之前,還有幾年的時間,也許是時候該斷捨離了…有消息爸爸再跟大家回報。

愛你們的爸爸

減少【無效努力】

思考你長遠的價值,是專業能力還是啥麼。如果可以,應該建立具有長時間回報率的價值鏈。

親愛的林瑋林瑄:

這週好嗎? 爸爸的隔離生活已經到了最後倒數的時日。說實話,爸爸覺得這樣的日子也不錯,雖然上班還是要上,但有更多時間可以思考、唸書、寫信。

上回林瑋的來信有說,升上大二的他,繁忙於課業與活動。每天三點睡(下午嗎?),早上又趕八點的課。爸爸當下沒有回信,而是放在心裏,思考著是不是要給林瑋一些建議。如果是,那又如何給比較妥當。爸爸記得,三年前,林瑋在高二接社團、十分繁忙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有過類似的討論。那時候的爸爸媽媽,認為林瑋可以做妥善的時間安排,也因此,我們並沒有出聲。

現在的爸爸媽媽,跟三年前一樣,也同樣信任你們,能夠妥善地安排時間。因此,爸爸也不會建議你該如何如何做。不過這次爸爸想要分享一些管理學的心得,同時也給你們一個作業:想一想,三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將有什麼,下個階段想去哪裏。

管理學上有一個名詞「無效努力」。意思是說,一個人或企業,對於發展的方向搖擺不定。又想賣牛肉麵、又想製造手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司上下都很忙碌,但牛肉麵和手機都沒搞好,平白耗費了很多資源和時間。就像站在台南火車站前的大圓環,如果你不知道去哪裏,那拼命向前跑的意義不大。

一般我們碰到這樣的企業,就會協助企業的高管們,把企業三、五年、甚至更長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先找出來。

找到了願景、使命、價值觀,就可以從上而下,把公司的發展方向、策略、戰略一直往下到管理制度、行為規範、獎勵措施重新整理,聚焦於重點。把不要的丟掉,有「捨」才能「得」。

沒有足夠的睡眠會影響健康,這是爸爸不希望看到的。另外如果沒時間放鬆、靜下心來思考一天的得失對錯、思考未來該做的事,那麼很明顯,你需要「斷、捨、離」。選擇現階段自己最需要做的三件事,這三件事應佔據約莫 70% 的時間,然後把其他生活的需要、運動、社交、愛情填進去剩下的 20%,留下 10% 給自己放空、思考、靜坐都好。不重要的事要勇敢說「不」。像有一些社團或系上的事,也許往後放一放,或是直接捨棄。

思考你長遠的價值,是專業能力還是啥麼。如果可以,應該建立具有長時間回報率的價值鏈。

好像又變成爸爸的建議了…爸爸的意思你懂的。只是希望你自己能夠「好謀而成」、「不疾而速」,像所有的高手一樣。當然年輕人有衝勁是很好的,不過也得量力而為,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什麼可以讓你未來更有競爭力、更能達到你的理想,那麼就花時間在上面耕耘。好啦,應該快到期中考了,大家加油吧,我的兩個寶貝。

愛你們的爸爸

簡報技巧 III

「適合的情境和環境」,這一點比較見人見智。不過基本的思路還是從「主要對象」來思考。譬如你要做一個 job interview,你該穿得很正式? 有點正式? 還是穿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服?

親愛的林瑋林瑄:

中秋節快樂。爸爸的隔離生活已經到了第五天,真的覺得有點太宅了。前幾天,爸爸發現旅館的電視有 CNN 頻道,就讓 CNN 一直不斷地播放,嘗試創造出一個全天候、全英文的環境。爸爸的確感覺到,英文在這段時間進步的快了一些。一面聽新聞,一面查查單字恢復更多的字彙,在隔離的日子裏,也不該浪費時間。

爸爸想到簡報技巧還有一些工具和想法,可以做為你們簡報時來應用。不過首先咱們得複習一下簡報技巧:

簡報的唯一重點,就是「達到目標」。要達到目標,簡報最好能夠有「結構化的引導」、「形象化的表達」、「適合的情境和環境」。

目標是知道你的「主要」對象是誰,他住哪里學什麼經歷如何。簡報完畢要達到哪些效果、發生什麼改變。要知道你有多長時間報告,提早結束,才是準時。記得不要一開始就打開電腦,用便利貼把所有事項列出來,歸類整理。最好能夠 follow rule of 3,把想要報告的事項分成三三結構來說明。

當事項過多的時候,就要做取捨 – 如果只能講三件事,那會是哪三件。把重點放在主報告,其他的資料就放在附件,有人問再回答。報告時先報告全貌,再報告細節,這樣老闆比較不會跳來跳去地問。這部份就是「結構化的引導」。

補充一個簡報結構的問題。我們之前有講過 rule of 3,但爸爸漏了一個大的結構,是 deductive approach(演繹型) or inductive approach(歸納型)。Deductive approach 通常從 theory 開始講,然後假設啦、數據啦、最後是結論。

而 Inductive approach 就不一樣了,通常從故事開始講,用一些故事帶出好的、壞的解決方案,然後做結論。這兩種都很常用,也沒有什麼對錯,還是要看主要對象的接受度。如果是對應你的老闆,他對解決問題的背景已經清楚,也沒有太多時間聽故事,那麼用 deductive approach 是不錯的,甚至直接講結論,再來推導和做法細節。像 TED 的演講,或是一般商業物品的推廣,通常是 inductive approach,講故事、講品牌,一步步引導他人走進設定好的情節。工程類的報告,一般則是 deductive approach 比較多。

「形象化的表達」- 重點在於一致性的配色、文字、位置。

一般的情況下(還是要看主要對象的習慣),每一頁投影片都要有清晰的重點,不重要的部份可以用濾鏡做暗化。

文字可以用雅黑體,大小和位置儘量一致。上次有一些例子可以參考。儘量不要在短時間傳達過多的訊息,這樣有一個風險,如果主要對象一時走神,就會影響你報告的邏輯性。

要讓簡報看來高檔些,用「圖+標」的表現是有必要的。像下面這一張投影片:

有幾個不錯的網站,你可以上去看一看。記得,在使用工具時,善用搜索,不然很容易就會迷失在這些圖片圖標之中。

https://thenounproject.com/

https://www.flaticon.com/

 

https://www.freeimages.com/cn

https://www.ivsky.com/

「適合的情境和環境」,這一點比較見人見智。不過基本的思路還是從「主要對象」來思考。譬如你要做一個 job interview,你該穿得很正式? 有點正式? 還是穿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服? 另一個點,是有些演講者常常用專業術語或是英語,這樣的對錯,還是要看演講者的目標是否能達到而定。有些演講的目的,並不是想讓台下的觀眾知道一些知識,而是要告訴他們,自己做為演講者,有豐富的學歷經歷。那麼,用一些特殊的策略也許不算錯。「真正的簡報,在你認為開始之前就已開始,在你認為結束前可能早已結束。」很多 job interview,主考官可能更重視你的人格特質,他會看你是否在報告前提早到場安排軟硬體、有的考官故意讓你報告的電腦或投影機故障,看你的反應、故意問一些挑戰型的問題看你在壓力下的反應、是否會被激怒…甚至在 interview 之後看你會不會打電話 follow up…所以,真正的簡報,也許在你認為結束後,也還沒真的結束…

好啦,這週咱們就到這邊,祝我的兩個寶貝們中秋節快樂!!

愛你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