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與不逼,都是問題

哈佛第二十七任校長 Mr. Summers 談教育。他說,良好的教育意味著讓學生們能夠理解人類如何思考、能夠探究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運作、能夠欣賞美、思考人性與情感。好的教育讓人不斷提昇自己,學習新知識、改善思維方式。通過思考、推斷、討論、辨論、分析、研究數據…不斷去接近真理,並樂在其中。

親愛的林瑋

​ 收到你的來信,爸爸很開心。這幾天南通市早晨的溫度已經低到 0 度左右,來自北方的冷風呼呼地吹來。不過,爸爸已經摸清楚對待這種寒冷天氣的方法。衣服沒有穿很多,但只要穿得有技巧,就比較不會冷了。

​ 從物理的角度來看,人類會冷,是因為身體正常產生的熱量,比發散出去的熱量少。那麼熱量如何散逸出去的呢? 是了,熱用三種形式:對流、傳導、幅射,從高溫區流到低溫區;溫度的梯度越高,熱的流動越快。在正常的情況下,傳導的效率大於對流、對流大於幅射。

​ 我們穿的有技巧,就是找出一個有效率的方法,把熱封在衣服裏面,減少身體的熱,藉由傳導、對流和幅射散逸出體外。你可檢查自己的每個單位面積的「衣服量」。譬如,你的胸口有三件衣服保溫,但你的脖子只有一個領子口;或是你只穿了一條尼龍襪;或是你的整個頭部,面積很大卻沒有「衣服」,那麼當室外很冷、溫度梯度夠高的時候,熱就會加速從這些防守不佳的位置流出,而身體就會發出冷的訊號。

​ 科普完畢,爸爸問你兩個物理問題(非搞笑…)。第一個問題:你現在穿了兩件衣服,但你覺得很冷。你櫃子裏有一件排汗衣,在其他情況不變的狀況下,你加穿了這件排汗衣,那麼,你會覺得比較暖,還是你會覺得更冷? 第二題,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你認為,貂毛應該穿在外面,還是在裏面,才是更保暖的穿法?

​ 最近爸爸聽到一個演講,是哈佛第二十七任校長 Mr. Summers 談教育。他說,良好的教育意味著讓學生們能夠理解人類如何思考、能夠探究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運作、能夠欣賞美、思考人性與情感。好的教育讓人不斷提昇自己,學習新知識、改善思維方式。通過思考、推斷、討論、辨論、分析、研究數據…不斷去接近真理,並樂在其中。爸爸覺得,他講的十分有道理。

​ 另外一件事,是最近一則關於教育的新聞,爸爸覺得很有趣,摘錄如下:


01

前几天,好友芊芊入职了一家新公司。

部门里的几个同事,在一家很有氛围的西餐厅给她开了个欢迎会。

餐厅里有一架诺大的白色钢琴,在柔和的灯光下格外显眼。

席间,喝了有几分醉意的一个女生,在众人的怂恿下,上去弹奏了一曲。

女生柔弱纤细的手指飞快地在黑白琴键中跳跃,优雅的钢琴声如行云流水般,令人陶醉。

芊芊对我说,当时的她,就坐在下面,看着弹钢琴的那个女生,又羡慕又后悔。

7岁那年,她也曾一时心血来潮,缠着父母给她报钢琴课。

然而,学了不到两个月,就嫌每天练琴又枯燥又辛苦,哭闹着不去上课。

父母也从来不逼她,于是,她的成长,只留下了满屋子的“无用之物”:

一架钢琴,一把吉他,两幅破旧的乒乓球拍;一套跆拳道服,一双滑轮鞋,三盒没用过几次的水彩颜料……

她的所有兴趣,全都以虎头蛇尾告终。

到这个年纪,她仍一点特长都没有,唯一擅长的就是在手机游戏里打排位。

她只能羡慕地坐在台下,看台上的人大放异彩,为别人的表演鼓掌。

有时候,逼孩子一把,真的很重要。

蔡康永曾经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逼孩子一把,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看到更美的风景。

02

《向往的生活》有一期中,请来了女星 Angelababy 和小提琴家吕思清。

看着吕思清老师将小提琴拉得婉转动人,Angelababy 羡慕不已。

演奏完后,她私下问同样会拉小提琴的刘宪华:

“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

刘宪华回答说:“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然后我就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Angelababy 又问:“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Angelababy 叹了口气,画外音说:“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


​ 好了,現在假設你結了婚生了孩子,你會逼著孩子學習數學、音樂、或是武術嗎? 如果孩子不喜歡,那麼你會逼著他學習或是就此放手呢?

愛你的爸爸

作者: George

林震 George 台灣大學機械系、機械研究所畢業 曾任:工廠廠長、技術開發主管、資材與供應鏈主管,現任上市公司資深協理、總管理處 6 Sigma MBB,台虹綠電總經理 著作:企業財務策略(華泰文化) email: clin887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