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循環與平衡

易經也講了很多變化和平衡的道理,吉凶悔吝、剛柔相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強盛到極致的時候,就開始走向敗亡。困難的部份就在於一個「時」(哪個時間點)與「度」(哪樣的平衡)。

親愛的林瑋林瑄:

聽媽媽說,林瑋肚子痛了一陣子,有沒有好一些呢? 前幾年有一本書,英文叫「I contain multitudes – The microbes within us and a grander view of life」。這本書是 Bill Gates 推薦的,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講微生物與人類共生共存的書。

它說我們的体內有著莫約 1.5 公斤重的微生物,默默地在為我們工作。我們的身高、體重、健康甚至情緒都被這些微小生物所影響,我們吃下去的很多東西,像青菜、纖維…是人類原生消化系統無法處理的。但在我們的腸子裏,微生物把這些我們不消化的東西,轉化為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並且在我們體內建立一個消化生態系统。你吃的油多,那麼分解油的微生物就慢慢變多;你不吃青菜,那麼消化青菜的微生物就會餓死…我們吃得營養均衡,那麼「好菌」就應該變多,「好菌」太少,相對「壞菌」的比例就升高了。體內的生態平衡,才能讓我們保持健康。

從人體內的小世界,放大到整個地球,其實也是一樣。地球是一個負熵系統,能量的來源是太陽幅射。植物(和藻類)吸收了太陽的能量,分解二氧化碳形成氧氣,並產出許多穀物、青菜、水果,供給地球的生態鏈…而動物在死亡之後,遺体重歸自然,讓微生物分解、讓植物吸收。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整個自然轉換了太陽的能量後,在每一個大、中、小、微生物中循環輪轉。每個生物都扮演了能量轉換的重要角色,卻又是那麼地微不足道。

如果我們人類太多、植物太少,長久以來地球的二氧化碳就增加,無法及時轉換成氧氣,於是大自然就會融化南北極的冰川,讓海洋更多,用海藻來轉換二氧化碳,維持地球氧氣濃度的「平衡」。然而,這種調整也可能失效,例如火山爆發或慧星撞地球的大爆炸,產生大量煙塵遮蔽陽光,讓植物、海藻無法轉換氧氣和產生食物,就會導致食物鏈上大量的動植物死亡。其實說失效,也許並不正確。當大量動植物死亡之後,氧氣的使用變少。煙塵沉降之後,陽光繼續普照,大自然就能夠慢慢地、再次建立「平衡」。

自然界是如此,經濟和社會亦然。中國歷朝歷代都講著差不多的故事:朝代建立後慢慢興盛發展,但馬太效應造成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官員越來越腐敗,只要幾根導火索,就有農民、義士、野心家起義,推翻一個朝代,重新建立政治生態系統和平衡。

易經也講了很多變化和平衡的道理,吉凶悔吝、剛柔相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強盛到極致的時候,就開始走向敗亡。困難的部份就在於一個「時」(哪個時間點)與「度」(哪樣的平衡)。每天都在讀書、超級用功的人,也許會有成就,但身體肯定不好。如果每天讀完書,花點時間練練鋼琴,出門跑個步或跟朋友打打籃球,勞逸結合,那就是比較平衡的安排。做事也是一樣,拼了命往前衝,也許會成功,但同樣也需付出高昂的代價。然而,不往前衝嘛也肯定不對。人生的五顆球: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如何在不同的時間點(時),有不同的權重和平衡(度),這個就是智慧之所在了。

上次曾寫過著名的祈禱文,想要再送給爸爸的兩個寶貝。雖然不信基督教,但不得不承認,尼布爾神父寫得的確很不錯:

親愛的上帝:

請賜給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

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不為明天憂慮,享受當下的每一時刻,

把苦難視為通往平靜的必經之路。

效法耶穌,看清這個罪惡世界的真相,而不以自己的角度去衡量。

只要我降服在主的旨意下,相信主必使世界變得美好,

讓我在今世可以快活,今世之後能與主一起,超級快活

(這句爸爸翻的不好…但爸爸盡力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that I can

And wisdom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and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Amen

愛你們的爸爸

作者: George

林震 George 台灣大學機械系、機械研究所畢業 曾任:工廠廠長、技術開發主管、資材與供應鏈主管,現任上市公司資深協理、總管理處 6 Sigma MBB,台虹綠電總經理 著作:企業財務策略(華泰文化) email: clin887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