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技巧 II

每一頁投影片都要有清晰的重點,不要有過多的圖案、切換。不需要在短時間傳達過多的訊息…

親愛的林瑋林瑄:

​ 這週好嗎? 繼續上週的話題,我們談到,簡報的唯一重點,就是「達到目標」。要達到目標,簡報最好能夠有「結構化的引導」、「形象化的表達」、「適合的情境和環境」。

​ 目標是知道你的「主要」對象是誰,他住哪里學什麼經歷如何。簡報完畢要達到哪些效果、發生什麼改變。要知道你有多長時間報告,提早結束,才是準時。記得不要一開始就打開電腦,用便利貼把所有事項列出來,歸類整理。最好能夠 follow rule of 3,把想要報告的事項分成三三結構來說明。當事項過多的時候,就要做取捨 – 如果只能講三件事,那會是哪三件。把重點放在主報告,其他的資料就放在附件,有人問再回答。報告時先報告全貌,再報告細節,這樣老闆比較不會跳來跳去地問。這部份就是「結構化的引導」。

​ 今天我們多談談「形象化的表達」。每一頁投影片都要有清晰的重點,不要有過多的圖案、切換。不需要在短時間傳達過多的訊息,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子(爸爸用了一些上課和網路抓來的例子,方便我們看出差異):

這一頁投影片,是我們大家都會做的,基本上也算是可以的。但我們要想,還可以讓畫面更精簡美觀嗎?

這樣子如何? 我們用下面的範例,來看看調整的過程:

看到了嗎,原先的畫面比較雜亂,顏色太多,不容易抓到重點。我們想呈現這個產品的三個特色,那麼這個產品必需大一點,特色文字用粗體呈現,細字是給我們做報告的人的提示,用小字即可。色系最好不要太多。黑灰白是底色算一類,另一類可以用藍色系(深藍/豔藍/淺藍)或是代表你學校的色系,用深、中、淺呈現。這二類基本就夠用了,如果需要 high light 出一些特色,我們可以用反差比較大的紅色,來做第三類。下面的範例,有黑、灰、藍、綠。黑灰是一類,加上藍、綠總共就有三類了。藍和綠,反差不夠,突顯不出重點,我們可以修改一下:

同樣用三類,但對比就更明顯了。比較複雜的投影片,可以這樣做,把 Key Word 呈現出來。跟時間相關的投影片,可以比照下圖,用二類顏色呈現:


像這種字多的,可以這樣做


像上面的五張照片,雖然看起來美美的,但容易讓人分心,呈現不出你想表達的流程優勢。記得,你簡報的目的是傳達特定的訊息,簡報之後要發生你期望的效果。我們可以改成以下的畫面:

表格其實比圖還難,要呈現 Data 的 Insight,而且讓人一眼看出來。

改成下面的投影片,看來就高檔大氣地多:

這一頁看起來可以了,但下面會更好一些。我們想呈現 2018 年的業績,那麼 2017 年的重要性就比較低了,記得,呈現出真正的重點,才算厲害。

總結來說,簡報的視覺呈現要有一致性,包括字型、風格、配色、位置。報告的內容,是「聚焦」 – 把「資訊」呈現,把雜訊消滅(或是弱化)。儘量不要用紅框框或圈圈,顯得不很專業。可以用二到三類色系來呈現重點,黑灰白是一類,以中央大學來看,另外二類可以用藍色和紅色。至於台南女中,可以用紫色和黃色。那麼今天爸爸就講到這啦,祝大家一週平安順利。

愛你們的爸爸

作者: George

林震 George 台灣大學機械系、機械研究所畢業 曾任:工廠廠長、技術開發主管、資材與供應鏈主管,現任上市公司資深協理、總管理處 6 Sigma MBB,台虹綠電總經理 著作:企業財務策略(華泰文化) email: clin887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