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或不成功,並【不是】問題

林肯遇到了妻子玛丽·托德。林肯向玛丽求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出于爱情,但在深入的相处中,林肯发现自己和玛丽从性格到生活方式、价值观都大相径庭,最终选择了逃婚。第二次是出于道义。逃婚事件后,玛丽迟迟未嫁,逼林肯对他负责,一番挣扎后林肯承担了责任,娶了玛丽。

玛丽是一个脾气暴躁、瑕疵必报、争强好胜的人,对林肯动辄打骂,让家里充满了地狱般的折磨和怨恨。对于这段婚姻,本书作者卡内基写到“对于林肯来说,一生最大的悲剧不是被暗杀,而是迎娶了玛丽·托德。”但即便如此,林肯也没有对玛丽动过手,更没有选择离婚。

親愛的林瑋:

謝謝你給爸爸寫信,爸爸十分開心,也相當珍惜你寫來的信。爸爸最近寫比較多的信件給你,是因為最近工作比較不忙,加上去年爸爸因為翻譯那本「企業財務策略」,很多想唸的書都沒有唸,想整理的筆記也沒整理,正好利用這個空檔,把一些想法記錄下來。你不用急著回信,甚至也不用看完每一封信,但可以把信留著,在你覺得需要的時候,用不同的心態來看信、寫信,也許效果會比較好。

爸爸也常這樣子買書,在書店亂翻,覺得可以就買了,或是看到網路上的推薦就買下來。買來之後也未必立刻就看,通常就是先翻一翻看看目錄看看內容,然後放在書架上。甚至,有一些書,買來翻沒幾頁就後悔了,覺得書寫的不好(甚至我覺得作者想法不正確),但我通常還是把這本書放在同一類書裏,暫時不去動它。

爸爸覺得唸書的最大價值,是當爸爸碰到問題,或是心血來潮突然很想看某一類書的時候,能夠很快的把同類的書或是之前的筆記找到,在那時候的那個心態下讀書、思考,往往會有最多的觸動和突破。有時甚至對於某些書籍,以前的我覺得寫的很爛,但現在讀起來卻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不同時間點用不同的心態看書,可以有不同的體悟;同樣的,在不同時間點,用不同的心態看成功與失敗,也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好像你做實驗,前面的實驗雖然失敗了,但你能站在失敗的基礎上,做出了後來成功的實驗。那麼,你能說前面的失敗是失敗的嗎? 又或者說,爸爸之前跟你有提到過,爸爸舊時的好友,因為聯考失敗了沒有振作起來,現在過的並不好。然而,如果他用了身上最後一分錢,買了大樂透並成為台灣最有錢的人之一,你說,他算是成功了嗎?

爸爸和大伯,為了理想(或錢…)到大陸來工作,把老婆孩子老母留在台灣,雖然說表面光鮮,但沒有家人的陪伴,內心常常是孤獨的,你說,爸爸是成功的嗎?

李白、蘇軾留下了那麼多美好的詩文,但他們一生大多處於不得志的階段,清華附小四年級的學生,為蘇軾做了一張成就表,可以發現,超過 60 分的年頭並不多,李白應該就更差了,那麼他們算是成功人士嗎?

爸爸最近,聽了一本戴爾 卡內基為美國林肯總統寫的傳記(我把一些資料放在附件,有興趣看看)。我猜,如果李白、蘇軾也看到這本林肯傳,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釋懷 – 竇娥冤算啥,林肯的不幸是世界第一。但,這位不幸的林肯做到了美國總統,請問,他是成功的嗎?

歷史從來沒有寫過農夫的故事,在工業革命以前,不論在漢唐宋元明清,農民都是佔人口比例最高的群体,他們一生,努力顧著田地和作物,而天地可以降旱澇、官員可以施暴行,終年碌碌卻往往難以善終,這樣是成功的嗎?

成功和失敗如此難以界定,那麼我們面對選擇時,該如何做才是「成功」的選擇? 如果,所謂的「成功」其實並不那麼的重要? 那麼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愛你的

爸爸

2019/04/09

附件:網路上 林肯傳的資料=======================================================
林肯是美国第16位总统,他任职期间结束了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因为卓越的政绩,他多次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但本书并有把重点放在林肯的政治成就上,相反的,书中的林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非常不幸、屡屡失败的人。林肯出身低微,幼年丧母,15岁才认字,26岁时因为初恋女友去世几乎自杀,很长时间在事业上一事无成、负债累累,到46岁还是一名穷律师。那林肯是如何从失败中成长为伟大总统的?成功学大师卡内基通过这部“失败史”要传达给我们怎样的成功之道?通过这部《人性的光辉:林肯传》,你可以找到答案。

这本书通过四段不幸的遭遇讲述了林肯的故事。

第一段不幸,穷困的童年。

林肯出生在美国中西部森林深处一个猎户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不识字的私生女,父亲是个浑浑噩噩度日的猎户。林肯小时候的生活非常贫困,常常挨饿受冻,有时甚至靠森林里的野果子果腹。

林肯9岁那年,母亲忽然染上一种流行病。因为父亲的迷信,没有给母亲提供应有的救治,使得母亲最终去世。这段惨痛的经历让林肯的性格变得忧郁,也让他总是对弱者充满同情,不愿意随便抛弃任何一个生命。而且,母亲去世后,林肯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甚至后来父亲去世时,林肯也没有去看他。

林肯15岁的时候才识字,断断续续的上过几天学。他很爱读书,从未因任何困境停止学习。林肯一生中受过的正规教育加起来也没超过12个月。他天才般的演讲能力,以及在法律、政治方面丰富的知识,都来自于自学。

第二段不幸,事业上的屡次失败。

林肯尝试过很多工作,有开船工、小店员、杂货店老板、邮差、律师等。作船工时,林肯曾遭遇黑人歹徒抢窃,头部被刀砍伤,但他并未因此憎恨黑奴,反而同情他们的凄惨处境。开杂货店时,因为经营不当,合伙人又死于酗酒,杂货店很快破产。原本可以通过法律漏洞逃避一部分债务的林肯,毅然承担了所有债务。这笔巨额的欠款,林肯用了14年才还清。

25岁时,林肯当选伊利诺伊州议员并连任三届。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38岁的林肯当选国会议员,到华盛顿任职。但因为发表了反对美西战争的言论,激怒了伊利诺伊州的选民,林肯被迫退出国会,顶着骂名回到老家,进入事业的最低谷。林肯以沉默和忍耐承受了这一切,他把痛苦凝固起来,放到一边,从不让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或者伤害别人。

在默默无闻、忧郁压抑的做了六年的律师后,出于消灭奴隶制度的决心,林肯再次参加竞选,多次失败后,51岁时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第三段不幸,付出生命的总统生涯。

林肯刚当选上总统,南北战争就爆发了。战争之初,林肯领导的北方军队节节败退,最危机的时候,华盛顿几乎失陷。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奴隶宣言》。虽然在宣言发布之初,战争局势一度恶化,但很快就出现了有利于北方的变化,最后林肯一方方取得胜利。在林肯的指示下,这场战争的受降被称为史上最宽容的受降,没有处死叛军领袖、没有战俘、士兵们可以直接回家。

总统生涯中,考验林肯的不仅仅是战争,还有矛盾重重的内阁。林肯的内阁大臣认为他缺乏政治经验和领导力,在政务上并不和他一条心,使得林肯一度面临被弹劾的危机。但林肯凭借宽容、大度的心态和灵活智慧的手腕,最终赢得了大臣们的信任和尊敬,建立起对国家强有力的领导。

因为卓越的政绩,林肯再次当选总统,并在民众中获得极大声望。但是,不幸又一次袭击了他,连任没多久,林肯就被刺杀身亡,时年54岁。

第四段不幸,家庭生活的不幸。

林肯曾经有过一段甜美的初恋,但就在准备结婚前,女孩却因病去世。这个打击让林肯陷入极大痛苦,差点自杀,并从此患上精神衰弱,这个疾病折磨了他一生。

之后,林肯遇到了妻子玛丽·托德。林肯向玛丽求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出于爱情,但在深入的相处中,林肯发现自己和玛丽从性格到生活方式、价值观都大相径庭,最终选择了逃婚。第二次是出于道义。逃婚事件后,玛丽迟迟未嫁,逼林肯对他负责,一番挣扎后林肯承担了责任,娶了玛丽。

玛丽是一个脾气暴躁、瑕疵必报、争强好胜的人,对林肯动辄打骂,让家里充满了地狱般的折磨和怨恨。对于这段婚姻,本书作者卡内基写到“对于林肯来说,一生最大的悲剧不是被暗杀,而是迎娶了玛丽·托德。”但即便如此,林肯也没有对玛丽动过手,更没有选择离婚。

林肯的4个孩子中,有3个夭折了。第二个孩子威利去世时,正是美国内战形式非常严峻的时候。丧子之痛和政务的压力,让林肯几乎崩溃。但他并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哀痛中,而是用更多经历给那些因战争失去孩子的家庭写信,宽慰他们。这种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也成为林肯走出不幸的力量。

林肯曾說,“在我死后,希望有人会这样形容我:‘在每个能够开花的地方,拔去荆棘,种下花种。’”虽然并非人人要和林肯一样成为伟大的总统,但每个人都有遭遇困境的时候。到那时,林肯所示范的宽容、理解他人和忍耐的品质,将成为度过困境的力量。

作者: George

林震 George 台灣大學機械系、機械研究所畢業 曾任:工廠廠長、技術開發主管、資材與供應鏈主管,現任上市公司資深協理、總管理處 6 Sigma MBB,台虹綠電總經理 著作:企業財務策略(華泰文化) email: clin887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