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之我見(2)

俄羅斯擁有4100多架飛機,包括700多架戰鬥機、500多架攻擊直升機,烏克蘭則有300多架飛機、70多架戰鬥機、30多架攻擊直升機。數量上是俄羅斯十分之一弱,而且大部份是老舊的前一代產品。

上一節,我們稍微看過烏俄的歷史和經濟狀況,這一節我們看一下雙方的主將和戰力。

主將

資料來源是維基,不過我手上有三本寫普京的書,非常的精采…

烏克蘭 澤倫斯基

出生:生於蘇聯烏克蘭東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城市克里沃羅格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基輔國立經濟大學教授,曾長期擔任計算機科學與軟體系主任。

學歷:基輔國立經濟大學克里沃羅格經濟研究所(就是他爸爸任教的學校…)法學院讀書。澤倫斯基並不喜歡律師職業,除了兩個月的實習期外,他再也沒有從事過法律行業。

經歷:學生時代,他就有在劇院表演的經歷。1997年,他和同伴組建了喜劇表演隊95街區(Квартал-95),參與俄羅斯電視節目KVN(英語:KVN),澤倫斯基擔任隊長、演員、編劇。這是一檔在原來的蘇聯加盟共和國地域廣受歡迎的節目。2003年,他們不再與KVN合作,改與烏克蘭1+1電視台合作,他們的喜劇隊轉型為95街區工作室(俄語:Студия Квартал-95 )公司。團隊的喜劇節目時常涉及政治題材。澤倫斯基在95街區工作室擔任藝術總監、演員、編劇。

2015年開始播出的政治喜劇《人民公僕》在烏克蘭很受歡迎。澤倫斯基飾演中學歷史教師瓦西里·彼得羅維奇·戈洛博羅德科的角色。劇中,戈洛博羅德科上課期間,學校要求他班上的學生去布置總統大選投票站,氣憤的戈洛博羅德科開始用粗口挖苦、埋怨烏克蘭歷任總統。這一片段意外地被學生拍下並上傳到影片網站,並受到網民熱捧。

2018年下半年,雖然並未表態參選,澤倫斯基的民調支持率一直排在2019年烏克蘭總統選舉各候選人前列。2018年12月,澤倫斯基透露稱自己是與電視劇同名的人民公僕黨黨員,但他並不明確自己是否要參與總統競選。2019年烏克蘭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在4月21日進行。澤倫斯基以73.3%的支持率擊敗支持率為26.3%的波洛申科。

真的很奇妙哇,猶太人家庭出身的乖乖牌,當演員演總統…就不知不覺當上了總統…沒有行政經歷的政治新人。簡直就…很不對頭呀…像是安排好的…

俄羅斯 普京

出生:於列寧格勒(現名聖彼得堡),出身卑微。父親是一名海軍爆破手,母親是女工。

學歷: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國際法學系,有資格攻讀副博士學位,但是他沒有申請繼續深造,而加入了蘇聯國家安全會議(KGB,就是特務),並在列寧格勒區工作。

經歷:除特務外,曾擔任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副校長的外事助理、市長外事顧問、市長辦公室外事委員會主任、聖彼得堡政府第一副市長、俄羅斯總統辦公廳資產管理局副局長、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然後被提升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

1999年8月9日,普丁被委任為三位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之一。之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指定普丁出任總理。由於葉爾欽在一年來換了四任總理,公眾並不對當時默默無聞的普丁有所期待,認為他只不過是葉爾欽下台前的過渡總理。同年12月31日,葉爾欽突然宣布辭職,普丁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出任代總統。在隨後的大選上,普丁獲勝出任總統。

普丁擔任總統期間的主要政治改革如所得稅改成13%、降低利潤稅稅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政策和法律條文,利用他擅於特務工作的施政手段,確保國家機器運作的平穩。特別是普丁在位期間遇上史上最高油價,俄羅斯受惠於石油出口,賺進大量資金,使俄國的軍事與政治實力得以在蘇聯冰消瓦解後稍稍恢復,政治以及法制上都獲得了穩定發展。普丁在施政與管理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評價為「鐵腕總統」。在他的管理下,任內吸引許多外匯公司進駐俄羅斯,但國際原油價格反轉下跌後又呈現經濟疲態。總體而言,在普丁任內國內生產毛額上升將近72%,購買力平價也上升6倍左右,俄羅斯國內的貧窮人口亦減少一半,平均月薪從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有分析人士形容普丁的經濟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人很可怕,寒門、苦讀、做特務、從政資歷完整。擔任總統之前,很善於掩藏自己,一旦得到位子,從2000年到現在牢牢地掌握著戰鬥民族俄羅斯。其實應該可以不用比下去了,不過,軍力還是重要的判斷依據,畢竟仗打起來未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爭鬥,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軍事力量

俄羅斯軍隊中,有85萬是現役全職軍人,烏克蘭為25萬,足足相差3倍,另外包括警察、準軍事部隊等,俄羅斯的人數還是比烏克蘭多了三倍。

俄羅斯擁有4100多架飛機,包括700多架戰鬥機、500多架攻擊直升機,烏克蘭則有300多架飛機、70多架戰鬥機、30多架攻擊直升機。數量上是俄羅斯十分之一弱,而且大部份是老舊的前一代產品。

坦克部份,俄羅斯數量為12,400輛領先全球,美國為6600輛。裝甲車俄羅斯為30,100輛,是烏克蘭的2.5倍。

海軍在這次衝突中,最難派上用場,但卻是雙方懸殊最大的地方。烏克蘭海軍「沒有潛艇或是驅逐艦」,俄羅斯則有70艘潛艇、15艘驅逐艦,烏克蘭僅有單一護衛艦、護衛艦也無法跟俄羅斯相比,俄羅斯海軍軍艦數量總的約是烏克蘭海軍的16倍。

烏克蘭的軍力與俄羅斯比起來不值得一提,但「腦死的北約」呢?

北約 NATO

以下是維基百科的資料: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為實施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設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後西方陣營軍事上實施戰略同盟的標誌。1949年3月18日,美國、英國及法國針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公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於同年4月4日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後正式成立,後者於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相抗。蘇聯解體以致華沙條約組織宣告解散後,北約成為一個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北約總共由跨域歐洲和北美的30個國家組成。

公約第5條規定,一旦確認成員國受到攻擊,其他成員國將作出即時反應。該條款被理解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並不再需要各國政府的參戰授權,即集體自衛權。

這 30 個國家分開來打,都不可能是俄羅斯的對手,然而合起來怎麼打? 確實的戰力網路上不好查,而從目前的新聞,北約明確表示不會介入俄烏衝突。

這不是很妙嗎? 放火的不管滅火了? 認真說來,這個「防衛性組織」倒是很會放火、搞擴張:

1997年,說服波蘭、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約。

2004年,波羅的海三小國加入。

2008年,在北約討論喬治亞及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會議上,德國及法國都公開強烈的反對,但是在美國的堅持下,還是通過邀請這兩個國家加入。烏克蘭和喬治亞都在蘇俄的門口,並且也都有相當大的規模。蘇俄終於不願再忍受了。馬上藉口護僑進兵喬治亞。最後喬治亞求和,同意不再加入北約。鳥克蘭要加入北約之舉也停了下來。

2014年 西方國家策動推翻鳥克蘭親俄的總統,蘇俄出兵克里米亞。


軍力展現:2014 克里米亞戰爭

主要的資料來源還是 wiki…

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半島成為烏克蘭的一部份。許多半島居民對此不滿。半島上還駐有俄羅斯海軍的黑海艦隊,當時情況相當緊張,有爆發戰爭的可能。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在選舉中失利後,情況開始減緩。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亞半島宣布獨立,後來在俄羅斯的調解下決定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租借克里米亞南部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部份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1997年烏俄兩國簽定《烏俄兩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 根據條約規定,克里米亞半島歸烏克蘭所有, 兩國承認蘇聯時期劃分的俄烏邊界,互相尊重領土完整,並同意通過用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

2013年底,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開始,起因是總統亞努科維奇拒絕簽署與歐盟的經濟合作協定。烏克蘭親歐盟公眾認為該行為是總統受到俄羅斯方面的壓力。

動亂開始

2014年,抗議活動升級。2月18日,親歐盟示威者和警察發生嚴重衝突,至少導致82人死亡,包括13名警察與記者,超過1,100人受傷。2月20日,再次發生大規模暴力事件。2月21日,親歐派控制的國會彈劾亞努科維奇,其後亞努科維奇被罷黜,流亡俄羅斯。烏克蘭東部、南部地區的居民抗議基輔的新政權。

政治時序

3月6日,路透社報導稱,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以78票贊成、0票反對、8票棄權的結果通過投票,一致同意該地區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並將在16日進行公民投票決定歸屬。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阿爾謝尼·亞采紐克稱此決議違法。俄羅斯表示,總統普丁已經得知克里米亞的要求,並在國安會議上進行討論。美國則表示,此決議違反烏克蘭憲法。

3月7日,俄羅斯聯邦會議正式通過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並重新加入俄羅斯聯邦的請求。與此同日,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第9任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根納季·安德烈耶維奇·久加諾夫在國營電視臺發表聲明,支持克里米亞成爲隸屬俄羅斯聯邦管轄的自治共和國。同日,烏克蘭代總統亞歷山大·圖奇諾夫簽署命令,中止脫烏入俄公投決議的效力。

3月8日,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派在頓內次克、卡爾可夫、聶伯城等多座城市集會,要求仿效克里米亞,就「脫烏入俄」議題進行公投。同日,克里米亞在辛菲洛普成立自己的武裝部隊並舉行成立儀式,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總理阿克肖諾夫稱,駐克里米亞的親俄武裝力量已達到11,000人,已包圍了所有的烏克蘭軍事基地。美國表示將對俄羅斯進行進一步制裁,而俄國則表示將撤銷美國的核武器覈查權。

3月9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副總理捷米爾蓋瑞耶夫(Temirgaliyev)稱,烏克蘭臨時政府已將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財政部的電子系統封閉,並凍結其資產。

3月11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以78票贊成(共81名議員)通過獨立宣言,為通過法律程序及脫烏入俄公投鋪墊。

3月15日,烏克蘭最高拉達投票通過決議,決定提前解散克里米亞議會。在投票表決中,278名烏克蘭議會議員投贊成票。該決議經表決後立即生效。同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這一草案稱將於16日舉行的克里米亞公決「無效」,「不能構成任何改變克里米亞現狀的基礎」,當天投票結果為13票贊成、1票否決(俄羅斯)、1票棄權(中國)。由於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俄羅斯行使了否決權,故草案未能通過。

3月16日,克里米亞決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決正式開始,全民公決的問題如下:一、是否贊成克里米亞在享有俄羅斯聯邦主體權利的基礎上與俄羅斯重新合併?二、是否贊成恢復克里米亞共和國1992年憲法並贊成克里米亞作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3月17日,公投結果顯示絕大多數選民支持脫烏入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宣布聯合塞瓦斯托波爾市正式脫離烏克蘭獨立,並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準備加入俄羅斯聯邦,但未獲得烏克蘭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3月18日,普丁和克里米亞共和國「議長」、「總理」及塞瓦斯托波爾市市長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條約規定,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自18日起,各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普丁19日向議會提交了有關克里米亞共和國與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法案。

俄羅斯國家杜馬(下議院)於20日、聯邦委員會(上議院)於21日先後批准了克里米亞共和國及塞瓦斯托波爾市作為新聯邦主體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國家間條約,以及有關克里米亞共和國及塞瓦斯托波爾入俄和俄羅斯聯邦新主體一體化過渡期的程序的聯邦憲法法律。

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已獲俄羅斯國會上下兩院批准的法案,完成克里米亞共和國與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的所有法律程序,使兩地正式加入俄羅斯聯邦,並被編入克里米亞聯邦管區。

3月24日,克里米亞共和國宣布正式啟用俄羅斯盧布作為其流通貨幣。

3月25日,願效忠於烏克蘭的軍隊開始陸續低調從克里米亞撤離。

3月27日,聯合國大會以100票贊成,11票反對和58票棄權通過無約束力決議,認定克里米亞舉行的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的全民公投「破壞了國家的領土完整,違反國際法,是一次不合法的投票活動」。

戰鬥時序

2月27日,俄羅斯軍隊與民兵武裝人員在克里米亞佔領一些重要建築物,包括議會大樓和兩個機場,然後謝爾蓋·阿克肖諾夫被選為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基輔政府指責俄羅斯干預烏克蘭內部事務,但俄羅斯官方則否認這種說法。代理烏克蘭總統亞歷山大·圖奇諾夫指阿克肖諾夫被任命為總理違反烏克蘭憲法。

3月1日,俄羅斯議會批准總統普丁在烏克蘭使用武力,將出動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進駐烏克蘭境內,幫助謝爾蓋·阿克肖諾夫,直到烏克蘭的社會政治情勢正常化為止。謝爾蓋·阿克肖諾夫發表聲明,接管國內全部軍隊、警察與安全部隊,並請求俄羅斯總統普丁協助,確保克里米亞領土和平。謝爾蓋·阿克肖諾夫後來宣布將在3月30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克里米亞的地位。而烏克蘭代總統、議長亞歷山大·圖奇諾夫於晚間下令烏克蘭武裝力量進入完全備戰狀態。

3月2日,剛被任命為烏克蘭海軍代理總司令的傑尼斯·別列佐夫斯基拒絕聽令於烏克蘭政府,並在幾小時以後向克里米亞部長會議主席謝爾蓋·阿克肖諾夫宣誓效忠克里米亞。

3月3日,位於克里米亞的烏克蘭空軍第240戰術航空旅巴爾貝克空軍基地倒戈,宣布效忠克里米亞親俄當局。該空軍基地有超過800人部隊以及約50架飛機,其中包括45架米格-29戰機及4架L-36教練機(但僅有4架戰機和1架教練機可以使用)。克里米亞當局發言人表示,加上這個基地的軍事人員,克里米亞的整個軍事力量已經超過6,000人。

3月4日,約300名烏克蘭士兵試圖前往處於俄軍控制下的巴爾貝克空軍基地,俄軍對烏克蘭部隊鳴槍阻行,烏部隊高唱國歌、高呼「美國支持我們」,徒手與俄軍對峙。當日,烏克蘭第50、第55和第147飛彈防空團,三個團、超過700名士兵倒戈,效忠克里米亞當局,消息指出該部隊裝備超20個「Buk」飛彈系統,以及超30個「S-300 PS」飛彈系統。當日夜間,據認為是來自俄羅斯的武裝人員在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市附近的一個烏克蘭軍事基地外面與烏克蘭士兵對峙。一名BBC記者表示,兩輛俄國軍用卡車在基地外徘徊,周圍都是武裝人員和親俄國示威者。

3月5日烏克蘭的基輔地方法院下令拘捕阿克肖諾夫。俄羅斯黑海艦隊鑿沉一艘反潛艦以封鎖克里米亞港口的烏克蘭艦隊。

3月8日,烏克蘭臨時政府稱,烏克蘭一架軍用偵查機在距離烏克蘭與克里米亞邊境千米處遭到炮轟,軍方偵查到當日有百輛俄軍車從費奧多西亞向辛菲洛普方向推進,並有兩百輛俄軍車於7日晚登陸克里米亞東部。但截止3月10日6時19分,俄羅斯尚未證實這一說法。當日,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派遣的50多名國際觀察員第三度試圖進入克里米亞,駐扎在哨點的親俄羅斯武裝向他們對空鳴槍驅逐。親俄羅斯武裝人員表示,觀察員沒有獲得授權進入克里米亞。歐安組織表示事件中無人受傷。

3月15日,據綜合媒體報導,美俄兩國都在克里米亞或附近地區增派駐紮軍隊及增發武器,克里米亞地區火藥味十分濃重。在聯合國就克里米亞問題進行決議遭俄羅斯一票否決後,俄軍更是在克里米亞增派駐軍,至16日,有消息表明此地俄軍已經達到22,000人,已經超過黑海艦隊駐克里米亞海軍基地有關協議所規定的12,500人。

3月18日,位於克里米亞辛菲洛普的烏克蘭軍事基地附近,有一組穿俄式制服、拿美式步槍的疑似俄軍的武裝人士在活動,過程中射死一名當地自衛隊員,另有一人受傷;隨後該組武裝又襲擊了軍事基地,造成一名烏克蘭士兵喪生。

3月19日,位於塞瓦斯托波爾市的烏克蘭海軍總部被200名克里米亞親俄民間活動人士占領,現場沒有發生武裝衝突,但海軍司令格杜克(Sergiy Gayduk)遭到人身控制。親俄人士要求烏克蘭士兵「要麼離開基地,要麼加入克里米亞部隊」,士兵隨後離開海軍總部,該總部降下烏克蘭國旗,升起俄羅斯國旗。當天,克里米亞親俄武裝又在克西部的諾沃奧澤爾涅的一處烏克蘭海軍基地,用拖拉機撞開大門,控制了該基地的入口。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謝列茲涅夫(Vladislav Seleznev)在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Google+上稱,「俄軍」控制基地後停止了前進,目前正與烏克蘭軍隊對峙。當晚,兩處基地被親俄勢力和俄軍占領。烏克蘭安防負責人帕魯比對此表示,正在計劃撤離在克里米亞的全部烏克蘭士兵及家屬,並計劃對來烏克蘭旅行的俄羅斯民眾實行簽證制度。俄羅斯則稱可能以同樣方式回擊。烏克蘭國防部長也於當天表示,試圖進入克里米亞緩解局勢的努力,因克當局禁止其入內而落空。

3月20日,路透社報導,位於克里米亞辛菲洛普西南30公里處的巴赫奇薩賴的烏克蘭海軍基地被俄軍占領,烏克蘭士兵被要求離開,未發生暴力衝突。這已是第三處被俄軍和親俄勢力占領的烏克蘭海軍基地。

透過政治時序和戰鬥時序來看,俄羅斯人用二十天,以驚人的效率極低的戰損,告訴人們戰爭可以這樣打。

下一篇,我們想一下,從普京的角度來猜測這場戰局。

作者: George

林震 George 台灣大學機械系、機械研究所畢業 曾任:工廠廠長、技術開發主管、資材與供應鏈主管,現任上市公司資深協理、總管理處 6 Sigma MBB,台虹綠電總經理 著作:企業財務策略(華泰文化) email: clin8870@yahoo.com.tw